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十多年来,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译为"品管圈",即品管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已被公认是一种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纵观QCC小组近年的活动情况,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活动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领导重视程度持续下降、质量教育组织不力、形式主义作法等问题。有些单位虽然部分成果在省部级、局级QCC小组成果评选中多次获奖,且数量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提高,但就大多数QCC小组活动进展情况,仍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读者、QCC界朋友: 《中国质量》“OC小组平台”在您的关注、呵护下一同走过了2003年,又以崭新面貌迎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2004年。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也经受住了市场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成为企事业单位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推动力。为此,2004年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主题是:QCC——应用统计技术,提高活动实绩。有两点希望,愿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起步于1981年.1982年新加坡生产力促进局(SPRING)设立了QCC国家注册中心--NRC,负责QCC的推进及培训咨询事宜.在新加坡,根据所有制性质的不同,QC小组的称谓分为两种,私营企业叫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G;民营及公立组织叫业务改进团队,简称WIT.  相似文献   

4.
风林 《中国质量》2003,(7):57-60
QC小组需要抓住QC小组活动本质,采取适应环境变化的、更灵活的活动。日本e—QCC活动模式,即是各类现场采取必要灵活的形式开展QC小组活动的总结。此活动模式较详细地阐述了由不同部门或现场的性质、特征而对应的不同类型QC小组活动方法和程序。尽管它不可能网罗各行业QC小组的所有工作现场,但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活动借鉴思路,希望对我国QC小组活动的推进者、实践者以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前言 本人走入品管人生已经54年,现仍为TQM、QCC快乐的志工,质量界永不退休的老兵.自1997年以来,多次参加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主要目的是来向大家学习. 我对大家很羡慕,在中国质量协会强有力、前瞻性的领导组织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蓬勃发展.中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进步发展令人叹服,在这里特别对大家的努力表示敬佩.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亲爱的读者、QCC界朋友: 2002年原《现场管理》与《中国质量》合刊,合刊后的“QC小组平台”正式与您见面了! 本栏目旨在与QC小组活动成员及推进者搭起QC小组的桥梁,立足现场管理,结合现场实践开展的各种质量改进活动、创新思路与QC小组活动的方法和应用,同时开辟海外交流专  相似文献   

7.
<正>质量管理小组(QCC)活动作为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已在国内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具有强大的适应性与生命力。交运集团青岛温馨巴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馨巴士公司”)自组建以来始终高度重视质量改进与创新工作,近年来坚持运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指导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结合城市公交行业特点与温馨巴士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经验,对传统服务业企业如何高质量开展QC小组活动及后续活动成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风林 《中国质量》2003,(6):53-55
日本自1962年开始QC小组活动以来,已有40余年的历史了。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与时俱进,日本QC小组总部不久前提出了“进化的QC小组活动”的理念,简称”e—QCC”。这里,“e”是evolution之略,即日文中汉字“进化”的英译。 近来,企业及其现场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提升个人素质、实现自我、让顾客满意、建设充满活力的现场及实现PDCA循环等管理的实质未变,但QC小组活动还是需要采取适应环境变化的更良好的活动形式。为此,一些日本企业或现场曾做了种种尝试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日本QC小组总部总结这些经验提出“进化的QC小组活动”,其主旨在于:(1)开展“提高小组成员价值、共享感受与激动”的活动;(2)开展“在与业务一体的活动中实现自我”的活动;(3)开展“不拘形式能在各部门运用”的活动。本着“进化的QC小组活动”的理念,日本《QC小组》杂志还总结出按部门之别的“e—QCC”的活动模式。本刊将陆续介绍近年来日本关于QC小组活动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主办的“’97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英文缩写:ICQCC97)”金秋时节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97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的主题是QCC——人才·质量·效益。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目前已遍及世界上70多个国家,这是因为: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广大职工的能力,创造有竞争性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从1979年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以来,19年累计发展QC小组1200多万个,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1960亿元,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主办的“’97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97)”于8月30日至9月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本次会议的主题是:QCC——人才·质量·效益。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目前已遍及世界上70多个国家。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广大职工的能力,创造有竞争性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从1979年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以来,1…  相似文献   

11.
凉夏 《中国质量》2002,(9):41-44
应日本科学技术连盟QCC活动本部邀请,由中国质协组织的中国QC小组代表团,于不久前出席了札幌日本第4320届QCC活动成果发表大会,并在闭幕式主会场发表了<解决变量柱塞泵漏油口漏油超标问题>和<九江市长江干堤溃口复堤段上下连接段软基处理>2篇成果.在日期间,代表团还访问了雅和露涛饮料厂、中央发条汽车弹簧厂、达伊奈克斯汽车齿轮箱厂和东京电力品川发电所4家企业,并与日方的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及QC小组成员在生产现场进行了课题成果演示交流,此外,在东京日本科学技术连盟总部还听取了知名学者和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访谈,代表团成员耳闻目睹了日本QCC活动的现状及特点,深深体验和感触到了QC小组活动的魅力之所在.现摘登代表团成员的部分见闻及感想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苏陶 《质量春秋》2006,(8):53-54
企业对QCC成果评价的工作,QC小组活动主管部门历来都视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每年都会按规定组织对成果的评审活动,召开成果发表会发表成果,定级奖励。对这项管理,有关领导人是比较重视的,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是比较多的,由于没有把这项工作看作是一个增值的管理过程,是对年度QC小组活动工作的总结,是对下年度工作持续改进的推动,加之对评价标准理解的限制,又受到传统观念的干扰,使这项干得辛辛苦苦的工作,其增值作用往往不大理想,激励作用发挥有限,还会出现某些偏差,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为提高企业这项管理的工作质量,促进QC小组活动朝着健康、持续和高效的方向开展,有必要对这项管理来个认真的思考。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为思考提供一些有关的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推广QCC活动成果的价值QCC活动成果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的(有形的),又包括精神的(无形的)。在物质方面的价值尤为显著。据统计,仅1995-1997年韶关工务段累计有371个QCC,创造经济价值345万元,广东全省累计有51万个QCC,创造可计算的经济价值达87亿元,为全国之冠。在管理方面的价值,推广QCC成果既是具体体现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方法,又是具体体现巩固、发展、提高QCC活动的有效途径。在精神方面的价值,广东省乃至全国的QCC中,不仅服务行业的QCC占三分之一以上,而且企事业单位的QCC为加强爱岗敬业,增强员工职业道德的活动成果占15%以上,为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实践服务承诺制等,都具有明显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讲,QCC成果与科技成果相比,推广面更广,应用面更宽,实用性更强。QCC成果一定要体现活动的价值,然而,QCC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地、片面地追求高效益,  相似文献   

14.
QC最新书讯     
中国质量协会为更好地指导我国QC小组活动,根据小组实际需要,组织国内专家和QC小组活动推进者编写的《QC小组活动应用指南》即将出版。 该书针对我国QC小组活动实际,通过案例分析,意于正确引导应用QC小组活动程序和方法,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该书是一本具体指导QC小组活动实践的“作业指导书”,对QC小组活动的步骤、方法提出应该如何做,可以用哪些常用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们欣喜地看到:自1996年推进QCC活动以来,公司已注册了97个QCC,先后有535人次参与了QCC活动,共召开8次成果发布会,58个课题成果获得了奖励,可计算直接经济效益达165万元。改进范围从提高产品质量,扩展到降低周期时间、流程改进、环境和安全改进、管理创新、设计创新和改进等方方面面;改进小组大多为跨职能QCC,以及与关键供应商联合建立的跨公司QCC;改进过程和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客户和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管理工具和手段的发展,尽管TQC活动并不像从前那样在企业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TQC活动中的QCC这一活动形式经过发展却一直没有失去它应有的位置,要在企业内使QCC这样一种活动形式继续取得成功,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QCC活动,走出QCC活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管理工具和手段的发展,尽管TQC活动并不像从前那样在企业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TQC活动中的QCC这一活动形式经过发展却一直没有失去它应有的位置,要在企业内使QCC这样一种活动形式继续取得成功.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QCC活动走出QCC活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凉夏 《中国质量》2004,(2):66-67
1981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第一次把质量管理小组(QCC)介绍到香港。当时,两名HKPC顾问被派往日本学习和研究QCC活动的理论与方法。从那时起,许多公司都开始开展QCC活动,用以提高他们员工的素质和产品的质量。当时,实施QCC活动的公司都集中在生产制造领  相似文献   

19.
方静 《上海质量》2008,(10):31-33
今年是我国引进、推广质量管理小组活动30周年,回顾上海石化开展QC小组活动的发展历程,不由心潮澎湃,感慨万千。1979年上海石化响应北京内燃机总厂等一批QC小组活动代表发出的《工业企业职工开展QC小组活动的倡议书》精神,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我国QC小组活动的主题是:注重数据分析,提升QC小组活动水平。进一步强调了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力度。经过几年的宣传、推广,多数小组普遍提高了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小组活动课题的意识与能力,从中也提高了小组活动的实效。但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寻找规律、分析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