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社区就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一大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走上了工作岗位。据调查,到2002年6月末,全市社区就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76万人,占全市安置再就业人数的29.3%。我市社区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社区就业社会保险机制当前是指为解除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再就业后顾之忧并提升其安全预期所采取的,由政府、社区、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机制既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再就业的需要,也是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权益的需要。为了掌握我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有关社区就业机制的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机制的对策,笔者选择了省内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处于发达、中等和欠发达不同水平的青岛、济南和菏泽三个城市进行了调查。本文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影响社区就业社会保险机制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提出构建社区就业社会保…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下岗、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已被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个普遍的共识已经形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作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使之真正成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那么,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业有哪些需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对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情况如何?最近,新疆对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19个城市,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社区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区就业在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社区就业的重要形式之一的家政业更是如此。在许多大城市家政业领域里都活跃着一支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在内的钟点工群体和住家全程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浦东新区以人为本,大力发展非正规劳动组织,开辟了就业新思路和新渠道,有效地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促进了社区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学历人才失业已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学术界对此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但没有从系统科学角度思考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组织力学系统理论的高学历失业群体经济自治社区这一解决高学历失业群体就业问题的全新模式,构建了高学历失业群体经济自治社区力学系统框架,阐述了力学系统框架运行机理以及系统内各个作用力节点的功能,刻画了高学历失业群体经济自治社区成长轨迹,阐明了轨迹各阶段社区力场对外部环境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潍坊市潍城区以解决辖区内失业、下岗职工就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形成了区、街、居三个层次互为补充的系列化、网络化社区服务体系,开创了社区就业的新局面。从1996年至今,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使3000多名失业、下岗职工得到了安置,基本上解决了辖区内的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1997年潍城区被山东省命名为首批社区服务示范城区,1998年又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潍城区把社区服务的小天地,变成了推动就业的大市场。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各级组织管理体系。为促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潍城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党政主要领导任主任,由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十几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九个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社区区位优势,力促社区内失业人员就近就业,今年初,古塔区福德社区以辖区内各居民楼为单位,建立了“就业信息快递站”,着力做好对社区内就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失业人员开通一条就近就业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9.
社区就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研究社区就业需要把握社区就业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结构性失业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灵活就业理论。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如何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既是政府的“民心工程”,也是我们社区就业援助员的责任,更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区就业是安置特困失业人员群体就业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2007来以来,各地在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成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短波快讯     
济南市文东街道促进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了确保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济南市文东街道率先开展了创建“就业无盲点”社区试点活动。截至目前,摸底调查新增下岗失业人员65人,现已安排再就业人数52人,占摸底调查登记人数的80  相似文献   

13.
裘梦露 《中国就业》2013,(10):38-39
当太阳在头顶上火辣辣地照射着,强烈的阳光直射得人眼睛白晃晃,吴英芳早已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工作。如今,上门走访、掌握社区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已是吴英芳每天的必修课之一。为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状况,吴英芳勤于跟踪了解,准确、及时记录社区内失业人员的就业动态,并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多方面、多渠道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现在,双东坊社区的劳动力就业率已达到9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了92%,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社区也连续四年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在去年7月份举行的全国就业先进表彰大会上,吴英芳被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14.
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满足社区需要,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思路,在巩固劳动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社区就业实体,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安置就业能力,扩大了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就业规模。  相似文献   

15.
威海市以社区为依托,已在中心市区的三个办事处辖区内开展创建“再就业先进社区”活动,深化再就业援助行动,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在第一阶段使“4050”(女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的下岗失业人员)人员中有就业愿望者全部再就业的基础上,今年实施第二阶段,力争现有的就业转失业人员中有就业愿望者基本实现再就业,创出一批“零失业”社区;“十五”后期的两  相似文献   

16.
日前,按照劳动保障部要求,各地普遍开展了“2004再就业援助活动周”活动。该活动目的是,将再就业援助作为2004年落实再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新开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困难,推进就业援助制度化。在活动过程中,各地以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以“帮您再就业,我们的责任”为主题,向下岗失业人员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具体内容是: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走访居民家庭,把政策送进援助对象家中,采取多种形式,开发一批岗位,掌握一批空岗  相似文献   

17.
"如果政府不对我们农民实行就业失业登记,没有社区就业社保服务站的帮助,我这个年过40又没啥技术的农村妇女不可能有这份稳定的工作。"拆迁征地后住进安置房的就业困难人员代里琼说。现在的她有了工作,解决了小孩  相似文献   

18.
社区就业显成效玄武区是南京市最大的中心城区,现辖街道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即原居委会改建)86个,村民委员会12个。近3年来,玄武区、街道、社区委员会努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拓展社区就业渠道。目前,社区就业已经成为区内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并呈逐年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19.
朱巧莉 《中国就业》2006,(12):61-61
青岛市四方区采取四项举措,着力拓宽妇女就业领域:一是加强领导,优化妇女创业与就业环境。成立妇女就业与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同时深入街道、社区开展调研。建立就业台帐。二是强化宣传,帮助失业妇女转变择业观。通过《青岛就业服务》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妇女就业能力和上岗率。结合妇女特点和市场需求,先后开办了服装、缝纫、美容美发等培训班,同时在各主要街道建立了社区职业培训点。四是加强就业服务,为失业妇女提供及时有效帮助。举办失业妇女、失业随军家属专场就业招聘会,并把就业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落实小额贷款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紧密结合,为失业妇女再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相似文献   

20.
济南市天桥区纬北路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几年来,解决了4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烈军属的就业再就业问题,不仅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也为社区繁荣注入了活力。这个街道党工委被济南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