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济师》2019,(6)
2016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山西作为全国去产能力度最大的省份,2016年全年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煤炭产量同比压减1.43亿吨、减幅14.7%,减产总量占全国压减煤炭产量3亿吨的47.7%,GDP对应羲少约209亿元人民币。2017年,山西将化解落后过剩产能1740万吨,同时新增先进产能7000万吨。山西煤炭去产能,既是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又是自我救赎之道,下一步,要认清四个问题,处理好五个关系,认真执行相关政策,加快兼并重组,重视焦煤发展,发展先进产能,妥善安置职工,毕竟煤炭产业对山西太过重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产业仍然是我们山西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1月26日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国家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也拉开帷幕,通过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促进煤炭行业扭亏脱困升级和健康发展,对煤炭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有不少挑战,本文结合开滦(集团)蔚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蔚州公司)化解过剩产能实际,探讨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际,随着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持续深入,产能过剩的局面得到进一步改善.枣矿集团高庄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煤公司)发挥优质煤种、高能高效的竞争优势,通过推行材料成本管控制度,实现价值链良性循环,助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当前,我国传统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去产能可能引发失业、通缩、金融不良等风险,同时将会带来行业并购,行业集中度提升等投资机会.具体而言:(1)产能过剩行业的“散小乱弱”:行业集中度低、产能利用率低、亏损面广.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散小乱弱”问题,产业集中度较低.煤炭行业,前3位的企业市场份额为21.3%,前10位的市场份额为41%;钢铁,前10大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份额约为36.59%;水泥,前10大企业熟料产能仅占全国52%.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6.99%,过剩产能约为4亿吨;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68%,过剩煤炭4.2亿吨;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68%;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67%;化工行业,钛白粉产能利用率75%.煤炭行业,行业亏损面为95%;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面达到50.5%;水泥行业,行业亏损面达到33%;平板玻璃,行业亏损面近半数;有色金属,行业亏损面达到23%.(2)去产能的挑战:产权改革是核心,价格信号是关键.在产能过剩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国企和央企,存在出清障碍.中央和地方责权不清容易导致做大是地方政府最优的策略.化工、水泥等行业存在结构性过剩,需要通过价格信号进行调整.产能过剩行业牵涉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就业及社会稳定等问题,容易导致地方保护.边际成本低,沉没成本高,前期留存利润仍可坚持,容易陷入囚徒困境.(3)去产能的路径:行政命令+兼并重组+市场淘汰+严控金融风险.行政原则,控增量、去存量;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提高行业集中度;严控金融风险,积极处置企业债权债务.(4)去产能的机遇:并购机会增加,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利润提升.钢铁,《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重点推进产钢大省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退出部分过剩产能;煤炭,发改委提出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利用3年时间,力争单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全部达到300万吨/年以上;水泥,2016政策推动大企业“大整合”,约占行业40%的产能.(5)去产能的风险:失业、通缩、不良.需就业人员安置约300万人;拉低GDP0.4个百分点;PPI通缩缓解;隐性不良显性化,但系统性风险较低,局部风险可化解.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的产能过剩为什么这么严重、而且久治不愈?这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产能过剩和货币超发这两大顽症,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中国经济无法回归到稳增长之路。产能过剩严重危害中国经济在中国,产能过剩现在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2013年,《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说:"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介绍了当前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电解铝产能是否过剩的判断指标,剖析了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缺乏竞争力产能和扩大铝消费等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指出,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有周期性过剩、结构性过剩、体制性过剩和绝对性过剩四种类型,应该对当前的过剩产能进行分类分业分步处理,化解产能应和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区域布局、贸易流向及市场布局结合起来,同时还需防范失业、金融等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我国推出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使相关产业、行业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致部分行业的产能严重超过需求,目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痼疾。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治理产能过剩作为重要任务,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后,出现过三次产能过剩。①针对每次产能过剩治理的  相似文献   

9.
乔宠如 《经济》2016,(4):30-36
钢铁"去产能"的号角已经吹响。2016年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研究抓好今年有关重点工作时强调,抓住化解过剩产能、消化不合理库存、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的难点问题,综合施策,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1·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已开始显现。近两年随着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已逐步显现。2004年,钢材生产能力4·7亿吨,产能利用率66·6%,还不包括在建的7000万吨、拟建的8000万吨生产能力。汽车生产能力869万辆,产能利用率58·5%,也不包括在建的220万辆,以及正在酝醇和筹划新上能力的800万辆。其他如铁合金、电解铝、电石、水泥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存在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2·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十五”时期,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熊欣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27):F0002-F0002
一方面是高达0.5亿吨的过剩产能,而且市场前景出现极大不确定性,一方面又酝酿新增2亿吨产能的大跃进——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石化。以中石化中石油等四大巨头主导的国内炼油行业的现状让外界很不解。目前,已有专家对此提出了风险警示。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方向,提出要加强和中国周边国家的合作.考虑到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和周边部分国家的国情,作者认为我国可以抓住"一带一路"发展的机遇,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化解了国内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奕萍 《环境经济》2013,(10):40-43
目前,我国水泥产能过剩,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给水泥行业的环保转型提供了新思路,符合国家对产业向生态环保转型升级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呈几何级增长,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垃圾围城"越来越成为当下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垃圾约有100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6倍,钢产量的14倍。而据官方数据,2013年我国城市垃圾总量已达1.8亿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煤炭行业的各项财务指标,面对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进行煤炭行业盈利能力预测分析.得出煤炭行业要走出如今的发展困境,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去产能化,追求多元发展,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水泥产业研究部主任高智认为,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对经济社会发展危害极大。应采取五大措施化解水泥过剩产能:加强宏观调控,遏制产能扩张;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淘汰力度,降低总产能;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延伸产业链,引导消费。  相似文献   

16.
煤炭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需求疲软,再加上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高产量、高库存造成供求失衡,且高速增长的进口煤具有价格优势,严重冲击国内煤炭市场。因此创新发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成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稳步发展的长效之策,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指出,不宜在严重缺水的西北部地区集中发展煤制气产业。李俊峰认为,煤制天然气的耗水量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每千立方米耗水量高达7吨以上。我国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的项目大部分集中在内蒙古、新疆等西部水资源贫乏地区,发展煤制天然气实际上会对当地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处于不同阶段煤制气项目50个,其中实际建设中项目5个、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项目16个、计划中的项目18个,另有2013年以来新签约的项目11个。以产能规模统计,截至2014年6月,全国煤制气项目总计划产能已经达到2250亿立方米/年。其中,已投产产能仅27.05亿立方米/年,计划建设的项目规模是已投产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无论是支出政策,还是税收政策,抑或是财政体制的调整,都会给宏微观供需关系带来一定影响。2009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若干化解产能过剩的相关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持续4~5年,用于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给予奖补,以出清市场。虽然化解过剩产能的相关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住产能过剩的体制性因素,去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类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带来的隐性担保和扶持政策及各部门单兵突击的管控思维。具体措施包括:减少政府过度干预,加快产业政策转型;健全地方"去产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提供间接的"去产能"补助,进一步发挥中央专项奖补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并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以"去产能"为契机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张广和 《新经济》2014,(20):15-15
在经历了煤炭行业"黄金十年"之后,我国煤炭行业进入了"寒冬期"。陕西省作为我国煤炭大省,在目前煤炭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完善、行业整体素质落后、产能过剩、税负过重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当前问题,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合煤炭资源,推进税费改革以及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经济增长正从高速向中速减退,这让很多人担心中国将以何种方式"着陆"。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产能过剩,都让人忧心忡忡。但如果换个角度,很多方面中国的速度不仅没有减,还在快速增,比如快递行业。2010~201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分别为23.4亿件、36.7亿件、56.9亿件、92亿件,四年后是四年前的4倍;业务收入分别为574.6亿元、758亿元、1055.3亿元、1430亿元,四年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