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TAFE学院的课程是在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下,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行业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为满足行业需要而设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并重,且多数是以技能培训为主的一组结构严谨有序的科目组合。澳大利亚TAFE学院之所以能够培养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与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职业教育课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吴崑  牛江华 《现代商业》2011,(30):278-280
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卓有成效,尤其是其课程设置特色显著,课程的设置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基础之上的,以行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充分体现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指导思想。笔者通过深入考察西悉尼TAFE学院商业管理专业,在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TAFE模式商业管理专业对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启示: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着眼于关键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建立高素质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必然走国际化道路,但同时国际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必须本土化。TAFE(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简称)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与澳大利亚HOLMESGLEN学院合作办学,引进、吸收、消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积极使澳方优质教育资源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国际商务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张婧 《北方经贸》2004,(7):120-121
通过对澳大利亚在终身教育理论基础上的TAFE (即技术和继续教育 )优势和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 ,从教育思路 ,教育体制 ,教育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各国所瞩目的热点。对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包括资格证书框架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与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区别等方面,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过借鉴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盛立强 《市场论坛》2012,(8):62-63,79
纵观TAFE的发展历程,校企合作也经历由“学院为主、企业为辅”向“新学徒制”时期的“企业为主、学院为辅”转变.全面考察TAFE在解决校企合作的问题采取的策略,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学分制以"以人为本"为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发展,在高校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在研究学分制改革。总结了三个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层次(美国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英国BTEC教育)教育体系中有关学分制的理念与特点,剖析其中对我国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启示,总结其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曾艳英  屈颖  陈涛  刘如意 《中国市场》2010,(41):163-166
本文借鉴国外教育评价理论,探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力测评与关键能力培养的学业考核体系。首先说明了美国"真实性学生评价"理论可为关键能力评价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教师一般采用12种标准测试方法中的某几种作为对课程的考核手段和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次重点分析了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的5条基本原则以及三个方面的测评标准(基本素质、理论知识、技能的测评)。最后论述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关键能力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内容及5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对军事人才实行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就是军事人才的培养.新时期的军事人才培养要求把军事人才的全程培养作为影响长远、关系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对这一重要战略任务进行统筹规划,扩大其范围,挖掘其深度,从而真正使其发挥军事人才培养的功能.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好提高素质与获取文凭、考核使用与培养绩效、在职学习与脱产学习、超前培养与现实需要的关系.本文中,笔者就对新时期军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TAFE教育是世界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具有与行业联系紧密、办学机制和课程设置灵活、双师型教师队伍充足等办学特色,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起到推动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楠楠 《江苏商论》2020,(3):131-133,140
随着终身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双创”教育的深入推进,从事创业教育的高校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创新教学能力。研究在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教师自身意识、高校政策支持和社会企业实践三维循环模型,从教师、高校、社会三个方面有效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TAFE培训包的开发工作由澳大利亚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任务并配套经费,由相应领域内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和行家、专家学者进行系统性开发;再由国家培训质量委员会审核批准并发布实施;TAFE培训包有利于建立统一规范的职业教育市场,有利于实现教育系统间的沟通与协调,有利于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办学质量,有利于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3.
牛虹 《北方经贸》2004,(7):125-126
自近代以来 ,日本一直十分重视教育 ,视教育为立国之本。文章从终身教育思想的引入以及教育改革和调整两个方面 ,介绍了日本的教育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汪于祺 《中国商论》2021,(8):116-120
源于“智慧地球”的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成效显著,其可持续发展内涵不断扩展。在新型的智慧城市中,新型教育生态体系既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内涵,又是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其对于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城市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均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智慧教育城市的建设必不可少,且应不断延伸。本文基于PEST分析模型,对于智慧教育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各方面进行解析和阐述,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An emerging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education is exploding through the confluence of both new demand and supply factors. The demand factors include important and reciprocal demographic changes in both the developed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 and a new emphasis on improving ‘human capital’ as a source of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quity. The supply factors include the adoption of new competitive trading strategies by countries competing for student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changes in the need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se dynamic factors and discusses remaining bottlenecks to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duca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laying out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arkets.  相似文献   

16.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客观审视,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未形成相对成熟和切实实用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指出目前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在义务教育发展目标上的体现,我国当前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解决教育机会均等放在首位,形成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普惠制,并实现教育资源投入的公平,建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将人才视为“新经济”最核心的生产力,在实施“新经济”教育中着力改革办学模式,重视培养高技术人才。教育、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是美国经济持续强盛的不竭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总体文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源结构矛盾突出,地区差距明显。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探索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材。  相似文献   

19.
温韬 《江苏商论》2013,(10):27-30
从趋势看,高校营销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结合已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高校营销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高校营销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结合的制约因素;并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高校营销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结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