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强化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审判的法律监督,必须赋予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最基本的“知情权”,结合《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当前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民事抗诉权时受到的制约,并就当前民事抗诉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进行完善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强化法律监督权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回避程序是为确保司法公正而设置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也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民事审判中的回避制度规定了如果审理具体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与案件具有一定利害关系,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审判人员应主动退出本案的审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权请求更换审判人员。  相似文献   

3.
何薇玲 《时代经贸》2007,(2Z):125-126
诉讼时效制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事法律制度。这项制度重在保持民事活动中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及交易安全。本文在对诉讼时效的概念、构成要件进行阐述的同时,综观世界各国民事立法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进一步探讨诉讼时效的效力。并综合各国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关于诉讼时效主张及适用的规定,分析我国在审判实务中对诉讼时效的态度,总结世界立法潮流。由此引发对我国民事立法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以及对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做一点小小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一般涉外合同中,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这已经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立法所肯定.而在涉外消费者合同中,国家往往基于保护弱者利益的需要,对合同当事人的法律选择权做出限制.我国2010年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称《法律适用法》)第42条首次对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做出规定,该条将消费者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作出区分,消费者合同适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以此代替"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赋予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提供地法律的权利.此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选择方法,其适当性如何,仍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解决水污染纠纷的法律制度,但总体上讲,中国水污染纠纷法律制度还相当不完善,处理效率也不高。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存在的一个主要缺陷是"重行政,轻民事"。环境法律中缺少环境民事赔偿法律规范,《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中也缺少相应的规定。实践中许多环境纠纷,尤其是水污染纠纷难以得到及时、公正地处理。该文就如何完善水污梁纠纷民事解决制度提出了四方面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 民事行政检察(以下简称民行检察)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职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日益增多,民行检察对保证审判活动依法进行、提高民事审判质量、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精神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民行检察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民行检察工作的开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法律渠道,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化解各种矛盾,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2、民行检察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外部环境。首先,检察机关通过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保证民事、行政法律在全…  相似文献   

7.
一、依法行政概念的界定依法行政,是指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自身职责,管理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保证政府的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一)宪法和法律是依法行政的依据。行政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循"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之"的原则。在各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依法行政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宪法更是最终判断标准。(二)法定的权限是依法行政的活动范围。行政权力必须受到制约,行政活动必须有其范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的权力,均由人民通过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授予,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也可委托下一  相似文献   

8.
刘巍 《经济研究导刊》2010,(17):151-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为维护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同时也为将来强制执行法的制定奠定了法律的基础.由于在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过程中,侧重于认为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为民事诉讼程序,而忽略了与实体法的融合、衔接.加之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也疏于实体法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的适用,致使诸多实体法的规定在民事强制执行中难以体现.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有些法律、法规应该作出修改和矫正,立即向<物权法>靠拢和<物权法>、融合和衔接,以保证执行工作的正确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刘宜军  龚丽梅 《发展研究》2007,(12):101-103
本文从补强证据的涵义、法律渊源及在证据规则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谈起,对补强所规则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基本理论问题逐一阐述,就证据补强规则在我国民事审判中的具体适用情形、存在的缺陷发表看法,同时,就我国建立证据补强规则的实体性、程序性规则提出设想,试图对我国民事审判司法实践有一些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环境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立法方面颇具创造性。其法律依据不仅有《日本民法典》、日本《民事诉讼法》及《民事特别法》等一般法的相关规定,还集中体现在日本《环境基本法》、专门立法以及各个单项法规中。日本环境健康损害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的民事诉讼"向"专门的公害健康损害行政救济"发展。在日本,公害受害者可依据《民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相似文献   

11.
在农民环境抗争中,如何证明自身遭遇到的污染以及污染受害是个重要问题,它将关系到农民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程度.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民在此过程中受到知识与权力的限制.“审判性真理”是福柯知识/权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真实性的界定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国家控制能力的加强以及政治经济渗透性的深入,“审判性真理”逐渐从依赖个体感官的“目击者证明”转为“监控”.在农民环境抗争的语境中,“审判性真理”表现为对人和自然进行客观化的那些知识手段,它们限制了农民对污染以及污染受害的证明.法律场域中的环境诉讼恰恰是观察和分析这种“审判性真理”的有效场域.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持。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处于起步阶段的当下,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法经济学原理为视角,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环境司法审判体制,对于更好地实现司法审判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力。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力,承担民事责任。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这是我国立法首次以基本法的形式对企业法人财产权做出规定,是我国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司法解释制度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法律解释,其他国家的法律解释主要是指判案法官的个案解释。而我国的法律解释权是由国家机关来行使,由此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又分为检察解释和审判解释。检察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中具体适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审判解释是指最高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适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我国1996年修改通过《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二)违反回避制度的;(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这是我国刑軎诉讼法中首次详细规宗稃序件讳洪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6.
改革民事审判方式 提高办案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必将有大量的民事、经济行为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整,案件上升幅度大与法院审判人员少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为此,迫切需要探索高效、快捷,又要符合现行法律的审判方式来扭转被动局面。1992年,无锡市南长区法院大胆探索改革民事审判方式的新路子,进行了依法直接开庭的试点。1993年,全面推行了依法直接开庭的做法,经过两年的实践,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了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土地财政"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土地出让法律制度、土地税收法律制度以及土地收费法律制度。税收国家作为财政国家的一种类型,是指国家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中国的财政国家转型的大方向是税收国家。税收国家的基本宪政意蕴实质上就是纳税人权利的彰显以及政府权力的制约。在税收国家框架下,"土地财政"法律制度亟需改革。  相似文献   

18.
民事审判面广量大,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民事案件处理不力,最易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法律的信心与信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种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权属登记行政诉讼与相关民事诉讼的交叉问题,不仅历来被法学理论界所重视,而且也是行政、民事审判中的难点。在审判实践中当二者发生交叉时,要从理论上划清二者不同法律关系的特点。从公法优于私法的角度确定审判顺序,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段,以全面体现正当程序原则、司法统一原则、公正效率原则、责权一致原则和司法权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工程分包合同中"pay-if-paid"和"pay-when-paid"两个条款的使用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不同的国家对这两个支付条款的有关规定和解释差异很大,但总体而言,这些国家都是持否定的或严格限制的态度。本文主要根据美国、英国、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地区或组织对这两个支付条款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范本展开分析,以便中国承包商能在签订合同时关注当地对这两个条款的相关法律规定和使用情况,以规避相关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