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1997年6月23日在《关于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应相应调整帐户,所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可以提折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出售该资产或进行清算时,若出售或清算价格低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若出售或清算价格高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出售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依法缴…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在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开办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企业清算时,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的结果可能增值也可能减值。按照税法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如评估为净增值,则作为增加所有者权益;如为净减值则计入损益。在会计核算时,净增值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差额,列“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科目的贷方;未来应交所得税列“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随着企业计提折旧、使用、摊销或处置时,其应…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国企改革力度的加大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资产评估在企业改制及维护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中发挥着逾来逾重要的作用。资产评估因评估的目的不同。其评估结果必然会发生增值或者减值,这将会对企业纳税造成一定影响。就所得税而言,资产评估结果的增减会直接导致“资本公积”、“营业外支出”的变动,进而影响准予扣除项目的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77号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现将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有关所得税的处理问题明确如下:一、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生...  相似文献   

5.
国家税务总局“九五”期间将实行优惠的所得税扣除政策,并保留实行企业技术转让优惠政策。据介绍,有关的优惠措施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增幅在10%以上的企业,可以按实际发生额的150%抵扣应缴所得税额;增长幅度在10%以下的或比上年减少的,则按实际发生额抵扣。同时,将继续对年净收入30万元以下的企业技术转让等收入免征所得税;由于中间试验是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的关键环节,风险较大,国家在取消其免征所得税政策后,将对中试产品有盈利和有承受能力的企业,允许加速中试设备的折旧,降低产…  相似文献   

6.
屈静 《财会通讯》2006,(7):49-49
许多财务人员认为,企业应尽最大可能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以减少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对:企业如果不计提折旧,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也会增加许多;如果计提折旧,会加大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税减少。折旧抵减税赋的作用,称之为“折旧抵税”或“税收挡板”。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可以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中选择。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可以在资产使用的前期多提折旧,抵减应纳税所得额,以少缴税款。而无论采用哪种折旧方法,所计提的折旧总额都是相同的,总体上不会减少企业所得税。加速折旧的意义在于加速折旧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前期会计利润后移。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使所得税递延缴纳。但是,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应采取平均年限法,需要加速折旧的须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执行。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筹划时,除了考虑是否可以采取加速折旧外,选择加速折旧法还应考虑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向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应收账款是企业因产品的成交时间与收到货款的时间不一致而形成的一项外置资产,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资金投放。但是在收回之前企业对应收账款无法控制,形成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虚拟资产”,只有变现为现金流入企业后,才能参与到本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潘春明 《电子财会》2009,(11):46-48,53
企业按规定根据评估确认价值调账以后,由于税法上不认可评估增值收益和评估减值损失,导致调账后被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而这样的差异。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文以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有关所得税文件的规范,分析研究新税法、新准则下评估调账及相关所得税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李林凤 《财会月刊》2013,(11):60-62
对于法定资产评估业务,企业按规定根据评估价值调账以后,由于税法上一般并不认可评估增值收益或评估减值损失,导致调账后被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并因此需要作一系列的纳税调整。本文以税法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分析评估调账及相关所得税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新所得税准则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志爽 《财会通讯》2006,(10):64-64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对所得税的核算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对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因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链原则不同而导致的应税所得差异,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将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按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二是扩大了可转回差异的核算范围,新准则所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核算所有的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集体企业转制中,企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对于评估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法规定可以计提折旧,但所得税汇算时又不能作为税前扣除.按照现行会计核算规定,评估增值额,可转为资本公积--某他资本公积.在所得税汇算时,把增值额提的折旧剔出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笔者认为如此处理不妥,1.税、企双方未建台账,时间长了容易遗忘;2.会计人员变动频繁,水平参差不齐,计算上容易出现随意性;3.年复一年的调整到何时为止,没有账务控制;4.评估资产提前报废又如何调整.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所得税汇算工作的进行.由此笔者悟出一个拙见:增设资本公积--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准备,每月以增值额提取的折旧,从本科目过渡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年终资本公积--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准备过渡到其他资本公积的总额,即是所得税汇算时应调增的纳税所得额.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对由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能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抵销问题来规范,而权威教材(如:注册会计师、会计辅导教材)在介绍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抵销处理时均予以回避。本文就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多计提折旧以及由此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合并抵销处理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超期服役设备的评估在企业里,有些设备虽折旧已提完,帐面净值为零,甚至为负数,但在大修理和技术改造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并在生产中发挥效能。对这类超期服役设备进行评估,使用重置价值法或现行市价法都不合适。因为用它们来评估都不能反映老设备在延长使用期内的资产价值。因此,一般采用因素综合计算法。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资产的重估价值;A:资产的原始价值;D:资产的大修理费用或技术改造费用;S:资产的残值;K:年平均物价变动指数;a:资产无形磨损系数;”l);:资产已使用年数;*:资产增加使用年数。二、…  相似文献   

14.
王代玲 《财会月刊》2011,(10):74-74
2011年3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55(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该管理办法分“总则、申报管理、资产损失确认证据、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附则”等共八章五十二条,对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相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途径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带来了企业税务筹划新的税收环境,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身份认定、税收优惠政策、税前扣除项目和资产税务处理等方面的修订对企业开展所得税筹划提供了全新的概念与思维。笔者通过分析新法的特点,提出了利用组织形式、税收优惠政策、选择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收入确认时间和费用扣除项目等六个方面开展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现状 我国的资产评估事业从 20世纪 90年代初蓬勃发展起来,已形成了“评估目的——估价标准——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评估目的占主导地位,决定或制约着其他方面 (国务院 91号令提出了 11种资产评估目的: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售,企业联营、股份经营,企业与外商的合资合作,企业清算等 )。评估目的决定着估价标准,估价标准是进行资产评估的价值尺度,是对评估结果质的规定。目前,估价标准有四种:重置成本标准、现行市价标准、收益现值标准和清算价格标准。评估方法是在…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确定了两种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一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即对企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并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8.
蒙强 《会计之友》2008,(34):39-41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带来了企业税务筹划新的税收环境,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身份认定、税收优惠政策、税前扣除项目和资产税务处理等方面的修订对企业开展所得税筹划提供了全新的概念与思维。笔者通过分析新法的特点,提出了利用组织形式、税收优惠政策、选择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收入确认时间和费用扣除项目等六个方面开展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19.
股权投资准备是企业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时,投资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在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明细科目的余额,在该项投资未处置前不作其他处理,待该项股权投资处置后,已实现的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由“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相似文献   

20.
○现○金○流○量: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自贡市财政局邹家樱刘泽惠胡明才在财务管理中,最关键的是现金流量问题。若现金流入量等于现金流出量,企业可以维持生存;若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企业可利用多余资金去谋求发展;而现金流入量若是小于现金流出量,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