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论现代工业设计观念的树立黄焕山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的主旋律是现代工业设计。中国的企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摒弃传统的价格竞争观、质量竞争观,树立现代工业设计竞争观至关重要。一、树立综合性的现代工业设计观念,而不是单纯的产品技术开发观念单纯的产品技术...  相似文献   

2.
工业设计是我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经过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特别是随着全省特色工业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工业设计产业正不断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 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省工业设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涌现了一批知名设计企业和设计园区,获得了多项国内外工业设计大奖,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文件,培育了推进工业设计活动的若干载体,推进了工业设计领域的对外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3.
马鸿飞 《技术经济》2001,20(11):38-39
我们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和创新,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将愈来愈快,结果是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技术创新的风险加大。企业如何具备吸收先进技术的机制和能力?只能运用工业设计这个方法论来开发符合合理产品结构、符合市场需求、符合现有生产能力、有利于企业进步的产品。在这一前提下,深放地开展技术诊断、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才能会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有系统工程,才能有高附加值。  相似文献   

4.
工业设计与产品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开标 《发展研究》1997,(12):37-39
企业的核心是产品,企业的竞争集中表现在产品上。可是,我国工业产品的总体水平不高,除了工艺、装备和管理等因素外,主要是技术创新中的工业设计存在问题,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缺乏竞争力。而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企业竞争不仅靠品精质优的质量,而且还要靠独具  相似文献   

5.
岳焕 《经贸实践》2013,(11):12-13
全省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入驻工业设计企业560家,服务企业5100家,实现设计服务收入6.6亿元,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产值602亿元。  相似文献   

6.
《经贸实践》2012,(1):8-9
当前,工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转型升级的关键又在于彻底摈弃、告别粗放式发展理念。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在全省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暨工业强县座谈会上指出:工业设计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创建自主品牌、促进块状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毛光烈要求,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着重“八个抓”。  相似文献   

7.
浅谈工业企业产品生态设计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及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业企业存在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也必须高度重视产品生态设计及规划。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工业企业必须树立市场位与生态位并重的观念,重视生态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遵循生态设计的基本准则,科学地制定生态规划,实施生态工程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重视工业设计增强竞争能力□王翠霞高保中市场竞争实为产品竞争,而归根结底又是工业设计的竞争。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如何充分发挥工业设计的作用,摆正企业、市场与工业设计的关系,则是企业赢得更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其长足发展的新课题。一工业设计在发达...  相似文献   

9.
洪湖是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门类较全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由于产品不优,榜上无名,以致洪湖工业经济始终在高速低效中运行。洪湖工业要走出这个怪圈,必须走名牌兴市之路,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名牌产品拓展市场,促进洪湖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实施名牌战略势在必行实施名牌产品战略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生产经营活动,它对于提升企业发展层次,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持久、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在:1.创名牌是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根本出路。产品是企业…  相似文献   

10.
论模型制作在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对于设计方案的模型表现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模型制作需要很好的解决结构、形体、色彩、质感等技术处理与艺术创造有机的结合。在这种需求趋势下,高校的工业设计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三维实体的造型经验培养。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时代促使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数字产物的嵌入,在二者的催化下多端颠覆性创新成为企业转型新常态,而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制造业企业颠覆性创新形成数字化颠覆性创新以把握数字时代契机,打造企业新型竞争优势是可拓展的研究问题。本文以潍柴集团为例,依托于颠覆性创新理论,通过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对象,对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机制以及形成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企业进行数字化颠覆性创新要经历驱动、转型以及多元三个阶段。驱动阶段,企业受内外驱动因素影响,启动数字化颠覆性创新;转型阶段,企业以生产模式转变与组织结构演化为行动路径,通过对企业内外的数字化实现企业的数字化颠覆性创新;多元阶段,通过实现商业生态系统的数字颠覆性创新进行创新外延,形成数字商业生态系统模式,完成颠覆性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12.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price competitiveness and non-price competitiveness make up the undivided vital part of product's competitiveness.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can not only help improve the enterprise's key competitiveness directly, but also strengthen it indirectly by improving the products' price competitiveness and non-price competitiveness effectively. Instead of being confined to the product itself, there are several element's that can determine and influence the product's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includ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the life circle of the products, etc. Measuring these elements by setting “environmental suitable degree ”, and building up the echelon model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can help us see about the standard of the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Though many of the national enterprises have price competitiveness to some extend, restricted by all kinds of elements like systems, techniques, policy, the enterprises are weak in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Beginning with systems redesign, carrying 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inner enterprises management, making more efforts on technique innovation, and widely publicizing and teaching the ecological concept, Chinese national enterprises can improve their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and improve their key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的双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利用技术引进提升内资企业的市场绩效是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后发优势理论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矛盾,通过实证分析1995--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等数据,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存在着显著的双重效应,即内资企业技术引进费用与其新产品销售收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其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双重效应的产生原因,即内资企业受发达国家技术出口限制,导致其通过后发模仿来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效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政府组合政策对于绿色创新能力不同的寡头企业生产策略的影响,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在环境税税率和创新补贴额度不同的情境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企业生产决策的动态选择过程。研究表明:高强度环境税制和高额的创新补贴极大地激励了两寡头企业绿色创新。环境税一定时,补贴值到一定额度,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率先选择生产绿色产品,进一步提高时,创新能力弱的企业也将选择绿色生产。当环境税税率和补贴都比较低时,两类企业均选择生产普通产品,政府的宽松管控,低额补贴无法激起企业的绿色创新积极性。生产绿色产品的单位成本增额越高,或者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消费意愿不足时,需要政府的补贴力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块化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探究技术集成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多重中介模型进一步探究复杂产品创新情境下技术集成能力的内部结构。对收集的353份调研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技术集成能力的3个维度对复杂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存在先后顺序;产品建构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资源识取能力、技术融合能力在产品建构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有助于明晰复杂产品创新情境下技术集成能力内部结构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为复杂产品企业更好地通过提升技术集成能力促进复杂产品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激发绿色低碳产品消费市场活性,对拉动上游企业低碳减排,促进低碳供应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家电企业、消费者三方博弈模型,探索各主体策略选择及演化稳定路径,并以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低碳决策主要受家电企业低碳决策影响,家电企业低碳决策主要受消费者低碳决策影响,消费者低碳决策受政府及家电企业决策共同影响;家电企业低碳成本、政府不监管时消费者选择低碳消费带来的家电企业额外收益、绿色家电与非绿色家电价格差、消费者低碳消费环境保护效用是促进模型向政府不用监管、家电企业积极提供绿色家电、消费者主动选择低碳消费的理想稳定状态演化的重要决定因素。为此,政府应对企业减排成本合理补贴并加强宣传教育,家电企业应扩大低碳产品供给,提高低碳产品性价比,消费者应进一步提升低碳环保意识,树立低碳消费理念,践行低碳消费。  相似文献   

17.
詹坤  邵云飞 《技术经济》2017,36(5):66-73
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进行理论溯源,提炼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轨迹和价值实现路径。采取案例研究方法,以谷歌与丰田为案例对象,以智能驾驶汽车作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例子,从技术维度与市场维度剖析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突破性技术创新起步于新技术和新市场,能为客户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科学问题解决方案;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非连续性的发展特征,突破性技术创新并不是某一特定节点的技术或产品,而是时间维度上技术或产品功能不断完善及演进的结果;企业在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时,会根据自身的资源基础、产业链中的竞争地位以及市场反馈建立与在位企业迥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BSC与EVA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绩效评价越来越多地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采用EVA与BSC结合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以乳品行业为例,分析了乳品行业的背景,构建了乳品行业的业绩评价体系,并根据乳产品的特性增加了质量维度,从内部业务流程维度、顾客与财务等五个维度进行设计评价体系,从而得出了绩效评价结果,以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切实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策略在促进各地区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势必会给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带来深刻影响。本文综合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城市土地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配置存在明显的工业偏向性,进而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低估,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扭曲问题。这种反向扭曲可通过抑制技术进步、阻碍产业结构高级化、弱化集聚经济效应等机制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一般贸易企业与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作用由东到西依次递增。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集体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绿色壁垒成为欧盟限制我国企业的最新趋势。本文对欧盟及其成员国近年来的政策进行了文献调研,分析了这一趋势的表现、成因、影响与应对建议,主要内容如下:欧盟科技创新政策正不断提高绿色壁垒,主要表现为提升进口产品环保标准、支持当地企业环保转型以及推动国际经贸规则中环保标准的提高。我国企业或将受到较大影响。究其原因,绿色壁垒与传统限制手段相比具有更多优势。未来,原材料出口、机电产品等与欧盟环保差距较大的领域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建议我国政府密切关注欧盟情况,做好前瞻性应对预案,推动我国企业环保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