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古格壁画:世俗风情长卷 在古格这座庞大的古建筑群里,白庙、红庙和小经堂内均绘有色彩鲜艳的壁画。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纪实性和世俗化是阿里古格壁画艺术表现出的重要特征。这些壁画,除表现一般的宗教神佛造像外,还表现了众多的现实人物和世俗生活场景,上至国王、使臣,下至僧俗妇孺,从礼佛法事到庆祝盛典,从民间世俗日常生活到王宫侍女熏香情景,包罗万象,无所不绘,详尽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2.
“我的前世就是西藏寺庙里的一名画师,所以今生还得为西藏壁画而行走。这样说,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给自己一个拍摄壁画的精神动力:缘分。”6年中.王鹏自驾越野车横穿整个西藏,耗费100多万元,拍摄了近600组珍贵壁画。这些稀世珍宝,有的已经成为孤品,他说.“如果真有2012,这些珍贵的壁画,或许最有资格搭上那艘避难的方舟……”  相似文献   

3.
《西藏旅游》2009,(12):28-31
古格是孤独的.以至于我们很难在壁画中揭开它的神秘。那些壁画上的少女,在湖光山影下,翻翩起舞,清澈的湖水折射在她们眼里.她们在跳一种舞,这种舞在当地被叫做“旋”。  相似文献   

4.
彩壁灼灼     
《西藏旅游》2009,(12):50-55
古格和托林寺的壁画色调以红、橙、黄色为主、大面积的石青、石绿等冷色调的使用.其风格与敦煌壁画接近。其中工笔细腻细,墨线勾勒填彩.东嘎壁画却多处用色彩直接点画,晕染,其中,酷似国画的自由写意,看得出每个画匠都用了自己虔诚的心,刻画他们心中的佛。  相似文献   

5.
在布达拉宫,当你穿殿堂,过门厅,越长廊,总能与壁画相遇。它们或描绘宏大历史场景,恢弘壮阔,美不胜收:或着笔于凡俗世微,工笔细腻,趣味无穷。这片总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数以万计的壁画作品,既汇集了藏族绘画的精华,又汲取了汉族绘画的构图和运笔,使布达拉宫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宫殿。当一幅幅壁画从我们眼前流过,如同流过一条璀璨的文明星河。  相似文献   

6.
《西藏旅游》2009,(12):16-25
一个突然消失的王朝.一座直立山上的城市,879个荒废的洞窟,保存如初的壁画史卷。探访古格,一个失落的文明和它的惊人美丽。  相似文献   

7.
西藏边域     
《西藏旅游》2013,(10):28-35
“寺门追画凹凸花,为张僧舔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造,远望眼晕如凹凸,近视即平,世或异之。”唐《建康实录》中所载“天竺遗法”之绘画技巧,尤为重视光影和透视,轮廓以细线勾勒,沿衣纹、五官及肌肤轮廓线条的边缘,由浓渐淡加以晕染,增加肌理的质感和量感,以追求远望凹凸层次分明、近看方知一面平纹的立体视觉效果。“天竺遗法”起源于天竺即今之印度,由西域入东土,随佛而东渐。佛域丙藏以边邻故,得真传,有东嘎皮央等洞穴壁画流传于世,以异域笔法绘边境交往之事。西藏边境众县邻印度、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盂加拉5国,千余年间各取其所长补己之短,故各县边镇亦有截然不同之处。今有幸赴其地一窥究竟,建筑、服饰、流行乃至日常生活,各地皆自有“天竺遗法”融入其中,进而特色鲜明。唯街道上物资交换喧杂,人群熙攘,行走有男女衣着如外人之式,与古画中毫无二致。  相似文献   

8.
《西藏旅游》2012,(10):68-69
郭孜在汉语中意为牛皮船舞,“郭”指牛皮船,“孜”为舞蹈。在西藏,从何时开始跳郭孜舞尚无确切记载,但是在藏文史料上,早在吐蕃时期开始在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上有行船历史的记载。桑耶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壁画中也有记载。由此可以推断行船历史年代早于壁画时代和文献记载。又据,在民歌中有这样的记载,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欢迎的人们唱道:“……请别怕甲曲绒的水,有百条牛皮船在迎候……”由这些史料和民歌中可推断,郭孜舞具有悠久的历史,牛皮船成为吐蕃早期西藏重要水上交通工具。勤劳勇敢的陇巴渔民在漫长的捕鱼、  相似文献   

9.
古格和托林寺的壁画色调以红、橙、黄色为主.大面积的石青、石绿等冷色调的使用.与敦煌壁画“崇高与优雅、对称与和谐、阴柔与阳刚、悲壮与英勇、庄严与浪漫”的美学风格接近。  相似文献   

10.
早上9点,拉萨的阳光明亮地投射在布达拉宫巍峨的墙上。布宫开门了,久候的游人迅疾而有序地进入,他们将沿着“之”字形的道路上行,走入这座向往已久的宫殿:他们将在一幅幅壁画前流连,在众多的珍宝前惊叹。这座宫殿,将以它独一无二的气势征服他们。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西藏时常看到路边堆积的玛尼石堆,时常看到石壁上精雕的石刻壁画,就是一块最普通的路边石头也会涂五彩颜料绘上六字真言。在西藏,每一块石头,每一滴水都有它的故事,每一个生灵都有它的传说。  相似文献   

12.
《西藏旅游》2011,(7):8-8
投资5744万元的古格王国遗址保护维修工程于近日全面启动。此次工程的主要项目有白殿、红殿、大威德殿、度母殿、坛城殿五大殿的壁画保护修复,残墙遗迹、洞窟、边坡加固与山体排水治理等。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札达县境内。公元10世纪左右,吐蕃王朝末期的内部纷争造就了古格王国。在此后的几百年里,雪域高原西部的古格王国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起敦煌,脑海中不由地闪出这些诗句,也曾想象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曼舒广袖的飞天、浩瀚无边的大漠戈壁……著名学者余秋雨说:“我每次来敦煌的时候心情都很激动,让我来朝拜让我仰望的东西太多。敦煌是中国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交汇的一个重镇,她已经成为一个密码,这个密码可以打开文明、崇高、神圣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
肖枫 《西藏旅游》2013,(3):48-51
装修店面拉萨河畔扛来卵石 在一块直径约20多厘米的圆木块上,李汉变换着不同的锉刀,小心翼翼地在黑色的漆面上刻画出一根根白色的线条,图案是“佛手拈花”,圆润的佛手,两指轻握一支莲花,简洁有如敦煌壁画。  相似文献   

15.
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秀丽,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相似文献   

16.
《西藏旅游》2012,(12):4-4
《藏地古堡》,策划这期专题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广阔的藏地高原,古堡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时间跨度之大,形式之多样,这些都令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7.
汉城的地铁     
汉城的地铁四通八达,车站和商街相通,宽敞明亮,繁华如市。有的车站里镶嵌着壁画和浮雕,过道上还摆着常青树木,令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文化的空间。车站里面各种指示标记十分醒目、清晰,而且有韩、英、汉三种文字。即使你是初来乍到,也不会迷路。  相似文献   

18.
《西藏旅游》2014,(3):90-9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高世拭注解:“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是谓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  相似文献   

19.
颜戈  张春晓  肖枫 《西藏旅游》2014,(10):92-95
绿色不是春天的独有标签。在藏地这片厚土上更是如此。泛着金属色的军绿,是火车的生命,它是人文之绿,是那个信仰之地通往凡尘世界里悠长的天路;而墨脱墨绿色的山林,是万物之活力,是自然之绿.是静避的原始丛林里朴素藏族人简单的生活。秋色里的藏地,因了这绿色,多了几分生机,如果说金黄是秋天的成热和颓败,那一抹绿便是潜藏心底永不磨灭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荒原     
卡布 《西藏旅游》2013,(12):20-25
无径之林,常有情趣。无人之岸,几多惊喜。岸畔崖间,鼓涛为乐。无人驻足,是为桃源。吾爱世人,自然甚之。——(英)拜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