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 《经济师》2006,(10):38-38,40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是一个热点问题。但究其原因却众说纷纭。文章对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几种理论观点进行了述评,分析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深层次原因,并指出承认人力资本产权为劳动者权益会计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价值分享企业剩余能否给企业带来高产出的假设值得质疑,这种剩余分配方法能否维持稳定状态;人力资本投入计量价值和以人力资本产出计量价值遇到众多困难,但是,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并非其目的所在,其真实目的应该是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份额。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的性质与企业的剩余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在人和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理论上是暗合的。人力资产一旦进入企业就带上了资本属性,人力资本的存在并不完全取决于其是否获得了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由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产权归属具有多元性,因此,它可以获取但又不能占有全部企业剩余。这旨在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合理有效地参与剩余分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企业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高技术企业中的主要产权特征和收入分配特征出发,结合对人力资本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的分析,提出高技术企业中收入分配激励的实质是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并进一步考察了高技术企业中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两种典型模式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在回顾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基础上,指出要按照先进生产力标准来深化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分析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人力资本与剩余分配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剩余产权的范式下提出人力资本剩余产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机理,认为企业内部产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的优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我国企业理清内部产权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企业内部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与非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企业剩余产权的分配问题,也就是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应当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理论依据出发,从风险承担贡献大小、人力资本价值、单边分享和稀缺性等方面,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丽娟 《时代经贸》2007,(8Z):212-2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生产要素,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人力资本被认为是资本的一种形态,与物质资本一样也参与了企业生产的过程,并且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在企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过程中,表现出“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应参与分配的理念。因此,将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即把人力资本纳入分配中,才能真正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股利分配是企业向股东派股利,股利 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在股利分配决策中, 企业要确定股利支付日期、股利支付形式。 股利支付比例以及支付现金股利所需资金 的筹集方式等,但最主要的是确定股利支 付比例,这又取决于企业采取什么样的股 利分配政策。所谓剩余股利分配政策是指 企业利润在按规定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之 后,如果企业存在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 一定的目标资金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 权益资本,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 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笔者认为,这种股 利分配政策是一种理想的股利分配政策。 一、剩余股利…  相似文献   

10.
许敏  王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2):145-147
作为知识型企业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必须参与企业的剩余收益的分配。从科技人才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和内在差异性入手,指出了科技人才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主体地位。并按照权变思想,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给出了不同阶段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人力资本产权交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特点、费用、价格及市场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理论 ,为人力资本产权投资和交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理论上支持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  相似文献   

12.
牛瑞瑞 《当代经济》2010,(9):156-15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人力资本角度研究贸易活动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一个新途径,最新研究更进一步从人力资本分配角度分析贸易现象:从人力资本分配角度解释贸易模式,研究人力资本分配对贸易后收入分配和贸易各国福利影响,以及政府政策在改善贸易引发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中的作用。本文归纳、评述了这些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异质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的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质型人力资本由于其产权在归属、运用和责任3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报酬只能从产出的角度进行度量。基于企业的绩效——报酬模型,探讨了企业经营者报酬的度量模式,指出必须建立一种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和物质资本产权相结合、参与企业财富分配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考虑将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的评估分为标准舍约和流动性舍约两部分。两种舍约互为补充并不断调整,渐次逼近异质型人力资本创造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是现代经济中生产要素。从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这些要素既可以抽象为劳动,也可以抽象为资本。从激发这些生产要素的活力、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研究目标出发,我们可以将这些生产要素抽象为人力资本,因而按人力资本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机制。同时,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劳动知识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和资本化的要求,按劳分配也必须发挥按人力资本机制的激励作用,以解决现实经济中复杂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因此,按人力资本分配在社会主义分配结构中具有耦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中的各种人力资本都有权参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享,依据是他们各自在企业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剩余权配置的重点应该和该阶段核心人力资本的作用相匹配,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分享的企业剩余权应该不同,同一人力资本在不同阶段分享的企业剩余权也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16.
企业性质的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基于“合作剩余”的合作博弈。合作剩余是企业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合作剩余的分配 ,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力以及选择的博弈策略。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力取决于资产专有性、产权特性、市场竞争状况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在合作剩余分配中 ,非合作博弈将导致企业难以久存 ;现实企业 (特别是绩优企业 )的合作剩余分配应是一种合作博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李修林 《经济管理》2004,(24):15-19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性,在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提升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具有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家理应参与企业剩余分配。EVA奖金计划是企业家实现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重要途径,从而促使出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目标一致和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期权制不仅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激励制度,更主要的是对经营者人力资本作为要素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进一步认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醒我们今后设计期权制时考虑到解放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这些实质性因素,而不是只从期权制的表面上和形式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安排与制度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玲 《经济纵横》2004,(5):54-56
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是人力资本地位提升的表现,也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结构包括:补偿性层次、增值性层次和辅助性层次三个方面。为保证这一制度的实施,必须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来加强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20.
余明江 《经济学家》2004,(5):125-126
人力资本能否分享企业剩余,享有适当的剩余控制和余索取权,面临的首要问题就要针对物力资本独享剩余取权和控制权的立论依据展开辩论,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综观相关文献,主张物力资本独享剩余索取权和控制的立论依据有三:其一,稀缺要素激励说,即要素稀缺性大,就应该获得相对多的剩余索取权。相对于人力资本言,物力资本则要稀缺得多。因为自然要素的基本特征有限的,而劳动力通常是过剩的。结果相比之下,物力资总是处于短缺状态。其二,风险承担说,即企业剩余权归不仅与稀缺要素所有者激励有关,还与要素所有者承担风险相关,物力资本所有者具有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