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于君 《财会月刊》2007,(18):5-6
本文重新界定了财务危机成本的内涵,认为财务危机成本是企业破产前发生的财务困境间接成本。财务危机成本的产生及其数额不仅取决于财务危机程度,而且取决于市场效率。企业应根据市场效率的高低判断预期财务危机成本的高低,并及时调整融资计划。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学者引进借鉴西方研究方法,对我国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困境作了大量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领域涉及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的判断、财务困境成本计量和测算、财务预警管理系统、困境企业与市场的行为互动关系研究等。本文对国内外财务困境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提出了未来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伟 《财会通讯》2010,(6):67-69
本文从权益价值观及公司治理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进行了定量考察,发现我国权益投资者承担了财务困境成本,董事会股份持有率与财务困境成本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财务困境成本正相关;两职合一与财务困境正相关;财务困境期间,解雇不称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降低财务困境成本。  相似文献   

4.
王今  张俊 《财会月刊》2005,(5):48-49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它是现代金融和企业财务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课题。财务危机成本则是企业财务危机研究的重要内容,它通常由两部分构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以1998-2002年间沪深股市42家ST公司为财务困境企业样本,分别从财务业绩和市场业绩两个角度初步定量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状况。研究发现,从陷入财务困境之前到解除财务困境之后企业经行业调整之后的经营业绩平均增长了8%,但从市场角度看权益的市场价值经过行业调整之后平均下降了4.91%,即投资也承担了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实证检验还发现,财务困境成本的高低除了与财务困境程度正相关,还与行业经济状况正相关,即当财务困境企业所在行业业绩不佳时财务困境成本更高。  相似文献   

6.
《财务与会计》2007,(6):67-67
财务困境成本Financial Distress Cost,在早期研究中,使用的都是“破产成本”的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相关文献中出现较多的则是“财务困境成本”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市场杠杆交易频繁,很多企业因高额债务而陷入财务困境有关。[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采用作业成本法对科室成本进行核算,并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医疗临床科室成本;间接成本包括药品、耗材成本、医技科室和手术室等。本文以自然分娩与剖腹产术为例,建立了单病种成本监测模式,将成本管理与绩效奖励工资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单病种医保付费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预期财务困境成本在债务违约预测模型中的信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预期财务困境成本、财务政策与违约概率之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模型显示,预期财务困境成本愈高,债务违约概率愈小。在此基础上,作者选择2002~2004年间首次出现债务违约的97家A股上市公司为违约样本,并予以配对,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考察预期财务困境成本与违约概率之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预期财务困境成本在债务违约预测模型中既具有相对信息含量,也具有增量信息含量,即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预期财务困境成本的代理变量能够显著降低模型的误判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作业成本法,以"高校产出形态——成本动因——成本归集——间接成本分摊——单位成本(生均成本和项目科研成本)"为成本核算路径,以高校产出形态为出发点,根据产出特点划分成本计算对象,按成本动因采用权责发生制归集成本,考虑间接成本的属性确立成本调整系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高校全成本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结合财务困境成本的定义、构成以及自身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便为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与资本结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权衡理论中的破产成本主要考虑的是,由重组或清算所带来的法律成本和管理成本之类的直接破产成本,以及由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在企业财务危机期间发生的间接破产成本。现代权衡理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考虑拓展了以前的间接破产成本内涵,主要是考虑了企业财务危机或破产清算给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危害。这不但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渗入了更多的战略因素,而且可以解释现实中许多企业的看似保守的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传统的财务理论仅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负债所导致的财务困境成本与收益,忽视了负债经营对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及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交易行为的影响。企业财务杠杆过高会给潜在的债权人、客户、供应商和雇员带来了隐性成本,而理性的利益相关者通常可以事先预见到这些成本,最终将由负债企业承担。企业财务杠杆过高还会导致竞争对手趁机掠夺其市场份额,从而使企业未来利润大幅度下降。尽管有企业可以利用财务困境获得一些收益,但是相对于其财务困境成本,这些收益通常是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13.
财务困境理论核心内容是如何提高预测动态性能力。探讨财务困境的动态性内涵和划分动态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特征,建立过程模型和判别模型,改进了财务困境的动态预测方法。应用卡尔曼滤波思想,设计通用的超前n步预测算法,优化前瞻性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14.
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现有文献并未清晰地回答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机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之间相互影响、递进上升,最后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分析模型。文章提出了用OC系数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方法的一个贡献;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价值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模型,能够比较清晰地解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机理,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财务困境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投资套利者出现套利等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行为金融学理论悄然兴起。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研究了行为金融对投资套利者面临的成本、限制与风险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对投资套利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财务危机的涵义探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对其概念的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深入。本文追溯了财务危机概念的发展过程,对其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剖析了财务危机概念的理论和实际涵义。对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财务失败、企业失败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了简要的辨析,以期对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达 《价值工程》2014,(8):201-203
本文以2004~2012年我国工业上市公司中已披露研发费用的企业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代理成本与企业研发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企业的融资约束可以缓解代理成本对企业研发效率的负向作用。此外,本文的实证结果还表明,国有控股企业的研发效率低于非国有控股企业的研发效率,而且企业研发并没有随着研发强度的提高而产生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8.
The expectations hypothesis implies that the yield curve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future change in the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However, transaction costs exist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which prevent investors from realizing the arbitrage opportunity, when the arbitrage does not fully cover the transaction cos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ransaction costs on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term structure by using the threshold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which allows for the nonlinear adjustment to the long-ru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threshold effect is found, and the adjustment coefficients are regime-dependent. The empirical result supports the nonlinear mean reversion in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linking institution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large body of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first selects those contributions that make it possible to study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ameliorating/worsening the information frictions and transaction costs that characterize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 paper then investigates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s by which these specific frictions affect economic growth and presents the stock of empirical evidence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s on growth through finan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刘源 《价值工程》2007,26(8):159-161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对融资租赁出租方租赁开始日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中存在两处重要变化:对租出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将以融资租赁的性质为起点,从出租方投出资产、获得的未来收取资产的权利以及在融资租赁过程中获取的收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租方租赁开始日的相关会计处理,得出结论:新会计准则发生变化的原因为"提供与融资租赁性质更为贴切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