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推动污水资源化、提高污水资源化水平、创新污水资源化管理体制,提出污水资源化管理的市场驱动路径。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成本核算分析,在对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再生水使用量较大的城市污水资源化的外部效益,首要考虑的是生态的补水效益、环境效益等,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是考虑重点,污水资源化处理的费用绝大多数由市政负担。在对污水资源化过程中,经过成本核算,认为财力雄厚的一线和准一线城市能够负担,而广大城市难以自行负担污水资源化的费用,对于引入社会资本降低地方财政负担和工业企业负担以及推动水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形成污水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提出政府确定产权和收益;构建再生水资产的交易机制;制定全国再生水利用目标;加强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合理设置再生水作为非常规水源统一配置体系的边界以及协调再生水利用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衔接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缺水问题与污水资源化——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东春 《水利经济》2006,24(6):44-46
中国的缺水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在人口、资源和环境3大全球性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和迫切,形成严重的水危机,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分析中国水资源状况,以开源节流解决缺水问题的理念为基础,通过经济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生态效益分析,提出污水资源化利用是缓解中国缺水问题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以北京为例的实证研究说明,污水资源化利用对解决国家或区域缺水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污水再生利用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3大效益的共赢,其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污水资源化的作用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是当前、也是今后困扰水资源利用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北方地区水量短缺和工矿城镇附近水质变坏的严峻形势和废污水资源化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介绍了国内外废污水资源化的情况与典型事例;分析了废污水资源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目的在于积极推广污水资源化的先进典型,逐步协调城市和工业的供排关系并希望引起决策部门的重视,从而促进废污水资源化这一事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沈阳在污水处理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全市现有大型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处理率达到了70%以上。然而,大部分水厂只经过传统的二级处理,其排放的水质中仍然含有一定的污染物质,要想使其作为新鲜水进行回用,还必须经过污水深度处理。目前,污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和工艺流程种类较多,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使其适合在沈阳污水处理企业中推广,是污水深度处理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沈阳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目前各种技术的利弊,选择一种适合沈阳污水深度处理的关键技术,为沈阳污水深度处理项目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对衡水市养猪场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进行研究,论述了养猪场污水达标排放技术的应用,为广大养猪户的养猪场污水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养殖废弃物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地调研了密云奶牛养殖及废弃物处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出牛粪、牛尿、污水等废弃物资源化途径和密云发展奶牛养殖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地调研了密云奶牛养殖及废弃物处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出牛粪、牛尿、污水等废弃物资源化途径和密云发展奶牛养殖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沈阳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工业遗产是沈阳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是一个时代工业文明的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在回顾沈阳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阐述了塑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形象、整体性开发和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实现工业遗产旅游与工厂观光旅游结合等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对湿地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阐述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理论基础。以临沂市八湖镇荷塘湿地为例,对荷塘湿地净化蔬菜加工废水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荷塘湿地净化蔬菜加工废水技术可有效缓解水资源危机,维持生态平衡,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其产生的效益较大,可为我国类似地区开展蔬菜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秸秆资源分布现状和资源化利用情况,总结了江苏省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农田残膜覆盖利用的基本情况和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农田残膜的机械化回收、农田残膜的除杂清理和农田残膜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对今后农田残膜资源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本研究可以帮助农业工作者解决农田残膜带来的污染问题并且实现残膜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循环”视角并结合污水资源化利用,回溯分析了2010—2019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研究了其时空演化趋势。结果表明:2010—2019年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随时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仅部分省(区、市)逐步向良性协调转变,同时也出现了东部地区的协同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空间不平衡现象。对此,应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强化资源共享,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深化开放格局,推动实现水资源利用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优质协同局面。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浙江省重拳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关停养殖场户40多万个),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全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生态美丽绿色发展(千场美丽、万场生态,已建成省级生态美丽牧场300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处理模式与进展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有粪便、污水、垫料和死亡畜禽,这些废弃物都可以通过资源化科学处理,变废为宝,实现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生态循环综合利用。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浅论华北地区水资源持续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该地区水资源持续开发的五大战略:强化节水、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适度开源与合理调配水源、污水资源化等。  相似文献   

15.
<正>生活污水是城市、郊区等处的重要污染来源,每天大量的生活污水流入河道、湖泊,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但是生活污水中也富含氮、磷等大量营养元素,如何变废为宝,实现污水资源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农民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合理有效的政策激励方式,为完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运行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条件价值评估法,基于安徽、山东两个省份354位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农民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有92. 94%的受访农民愿意接受补偿;农民年龄、块均面积、当地是否有秸秆收购企业以及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激励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其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受偿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价值认知对其受偿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1)综合考虑当地经济水平、秸秆资源化利用成本以及农民受偿意愿制定补贴标准;(2)完善和落实秸秆资源化利用激励的配套政策措施;(3)创新培训与宣传方法,提高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知识水平及政策认知度。  相似文献   

17.
中水利用是将污水作为一种新的水资源,进行适当的处理,供给工农业及城镇居民使用,从而开辟第二水资源——中水资源。本文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状况,即水资源所面临的三大难题的分析,论述了中水利用的适应性和迫切性;通过对我国工业污水的种类、成分、及其多种处理技术的分析,阐述了中水利用在技术上可行;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水利用状况的分析,阐述了中水利用的效益,并可以看出中水利用的程度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其经济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通过对沈阳冶炼厂在实行中水利用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定量分析,阐明了中水利用的广阔前景;并且提出了普遍推广中水利用的一系列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以湖南省为例,从区域层面和农户层面考察湖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研究发现:湖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偏低,农村大量使用水冲厕所加剧农村黑水的排放强度,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较高但呈下降趋势。本文设计基于农户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包括宣传引导机制、经济激励机制和监督惩罚机制,以期为优化湖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适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了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据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和格局.提出了解决我国水问题的出路、即节水、调水和污水资源化;讨论了调水的依据、路线和工程措施;预测了我国水资源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汪厚庭 《水利经济》2022,40(1):59-64
基于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下的黄山市农村污水治理实践,分析总结了其现状以及机制层面存在的问题。以流域生态补偿为视角,考虑各地流域生态补偿和农村污水治理的差异性,从管理制度、补偿模式、考核指标、技术标准等方面,提出具体优化调整措施:完善组织实施、技术引导和专业监管,运用市场机制推进PPP项目、推行收费制和采用因素分配法分配资金,确定分层次评价和权重分配,以及优先保证污水资源化利用,保证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建立完备的污水收集系统技术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