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创业板:像雾像云又像风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近两年来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消息不绝于耳,但时至今日创业板的推出依然遥遥无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管理层及社会各界为创业板的推出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所有铺垫都已完成,但最后冲锋号角却迟迟未能奏响.   ……  相似文献   

2.
创业板即所谓“二板市场”,是现代资本市场中与“主板市场”相平行的子市场体系。二板市场高风险的特点,急需相应的避险工具。本文在对创业板高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二板市场开设指数期货的现实效应,与此同时,进一步探讨股指期货开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即所谓“二板市场”,是现代资本市场中与“主板市场”相平行的子市场体系,二板市场高风险的特点,急需相应的避险工具,本文在对创业板高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二板市场开设指数期货的现实效应,与此同时,进一步探讨股指期货开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究竟该不该开设?又在何时设立较为适合呢?管理层对前一个问题的态度十分明确,即国际市场上二板的风风雨雨,并不影响到国内推出创业板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望眼欲穿,寒气逼人,三板市场却遍地开花,热得烫手。二板既不能冲击主板,又要面对三板的挑战,可以说是“前有狼,后有虎”。但其实,三板对二板将起到非常有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高层将暂时搁置创业板。 创业板从酝酿设立至今已一年有余,尽管人们呼声甚高,但前景仍扑朔迷离。2000年底,深交所曾公布创业板的相关规则,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创业板开设已近在咫尺。然而,半年多又已过去,除了人们对创业板的期盼外,也有相当多的人士根据海内外创业板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开始冷静思考,反思创业板现时在中国开通可能存在的风险。 鉴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成立至今不过10年时间,这和海外二板市场推出的历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在主板市场存在众多问题,极不成熟,许多制度性缺陷仍然存在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内地的创业板市场不能仓促推出。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望眼欲穿,寒气逼人,三板市场却遍地开花,热得烫手。二板既不能冲击主板,又要面对三板的挑战,可以说是“前有狼,后有虎”。但其实,三板对二板将起到非常有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关系 中小企业板为我国创业板的推出奠定了历史基础。首先,深圳中小企业板将这几年已经具有定成长规模和成长业绩的中小企业推上了资本市场,为将来创业板的推出奠定成熟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将于近期推出二板市场。二板市场主要服务于中小高科技企业,具有与主板市场不同的特征。美国NASDAQ市场和香港创业板市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我国建立二板市场并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分别对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与主板的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中小企业板走势受主板市场引导,且长期附属于深证主板市场。而成功的创业板市场则可以独立于主板市场,进而为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而推出创业板提供了实证依据,同时对刚推出的创业板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香港联交所于1998年10月1日已正式宣布香港“创业板市场”将于1999年第四季度进人实质运作,目前正处在充分咨询和论证阶段。此一举措在香港、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何谓“创业板”“创业板”实质上就是第二板市场,是为广大缺乏资金与有效支持的中小企业提供在国际资本市场的集资途径的。香港在讨论第二板市场时,曾有  相似文献   

12.
二板市场“买者自负”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于设立二板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二板市场属于高风险市场,因此基本监管方针的确定对市场正常顺利地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任用。当代国际二板市场的监管理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信息披露基础上的“买者自负”原则,另一类是强调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质量控制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本文参照香港创业板的实际运作,对“买者自负”原则在二板市场的应用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所谓创业板市场,即为二板市场(Second Board),是与主板市场(Main Board)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在主板市场之外为中小高成长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途径,并为风险资本提供出路的一个新市场。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市场在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监管机制和对保荐人的要求等方面与主板市场都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我认为创业板应该在今年上半年就推出。创业板的融资功能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尤为突出。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冲击特别大,但一些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  相似文献   

15.
创业板日口将扬帆起航.激起了创业界和创投界的热烈期盼。与此同时,随着创业板真容的逐步展现.学界和媒体对创业板的各种质疑声也开始高涨。一些媒体通过对比近日过会的拟上创业板企业与过去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发现新开设的创业板似乎并没有新意,充其量只是在规模上比中小板企业略小的“小小板”。由于近日过会的拟上创业板企业均符合上中小板的条件,因此有媒体还质疑“有没有创业板都没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投资》2009,(11):14-14
被业界称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创业板10月23日举行开板仪式,一路走来,创业板这只承载几代中国证券人梦想的船舶。截至目前.已经有28家企业分三批拿到创业板的上市批文。  相似文献   

17.
创业板绝不是无风险的淘金乐园。虽然二板也是在买未来,但是它的风险的确是有些高了。面对创业板的压力他们可有信心放手一搏?  相似文献   

18.
创业板市场存在诸多风险,风险控制对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的中小企业板市场有别于创业板市场,但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异。在对创业板市场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以此供中小企业板市场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科技部部长万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两会期间已就创业板的问题和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进行了深入和有效沟通,科技部对创业板的原则一直是支持和积极推动的,并对记者打趣说:“既然尚主席已经表过态,创业板顺利推出没有悬念。”  相似文献   

20.
1999至2000年,世界各国的二板市场在网络、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股票的带领下涨势如虹,作为二板市场代表的美国NASDAQ和德国新市场的综合指数分别创下5048点和8559点的最高纪录。但是,随着网络股泡沫破灭,技术股股价大幅回调,全球二板市场都经历了股指连续下滑的艰难历程,到2002年8月,与最高峰时期相比,纳指损失了3000多点,跌幅超过60%;曾雄居欧洲二板市场“霸主”地位的德国新市场市值缩水了95%以上,德国证券交易所不得不决定于2003年底关闭新市场。海外二板市场的低迷使得国内对于创业板市场的开设产生了新的疑问和争论。其实,二板市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