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一个新阶段。无论其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抑或是经济形态、官榷制度,都有别其前期朝代。文章详细分析了宋朝的土地制度与唐或之前的土地制度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当时,逐渐确立财政部泉币司作为银行监管的主体,创设并普遍推行银行监理官制度,颁行了一系列相关的银行监管法规,特别是制定了一部专门的银行监管法规。其中许多地方对当今我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不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它具备四个特性:一是构建了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较为科学的监管体系;二是有配套的监理官设置来保障银行监管制度的实施;三是近代银行的监管制度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四是近代中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深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矿难频发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制度分析出发,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探讨了我国煤矿矿难频繁发生的原因,认为矿难的根本原因是"官煤结合"以及矿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贫困。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它具备四个特征:一是构建了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较为科学的监管体系;二是有配套的监理官设置来保障银行监管制度的实施;三是近代银行的监管制度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四是近代中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深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票制度是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实践,以"先补后占"代替"先征后补",建成了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显化了农村土地价值,优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对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地票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而稳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鼓励农民参与复垦,规范复垦验收环节,动态调控地票价格,扩大地票适用范围,完善地票价款收益分配机制,以深化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法官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借鉴西方两大法系法官制度的优点,进行三项改革:实行彻底的从律师中选拔法官的制度、大幅度地提高法官的待遇和排除非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司法考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我国已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低覆盖面的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转变为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铁路劳保医疗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很显然,这种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很不适应的。本文指出了铁路劳保医疗制度的种种弊端,并且分析了铁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和影响,以及铁路医疗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魏光 《新智慧》2009,(2):72-73
2008年中央选择河北、黑龙江、云南三省,以省为单位开展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同时,江苏、安徽、内蒙古等多个省份也自发开展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相关事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尚无明确规定,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至今基本上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多元化高校家庭贫困生资助体系。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奖助制度暴露出"重资助、轻育人"等诸多问题,文章试从制度建设、机制运行等角度出发,分析现行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制定及落实层面的诸多问题并引发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言中篇小说《钟情丽集》问世于明前期海南文教事业取得跳跃式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它的问世填补了海南在古典小说领域的空白。作者"不让中州独专美"的创作心态赋予《钟情丽集》特殊的文化意义。只有将《钟情丽集》与明前期海南历史文化相结合,才能对其思想、艺术特点作出更加深入合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人口众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农业地位突出,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综合竞争力下降。构建中原经济区切合区域经济学理论,并已具备了相应的客观条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河南经过长期的发展,具备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广西北部湾文化的研究形成热潮,钦州作为广西北部湾的重要城市,在唐宋时期就有许多官宦文人流放至此,他们从中原带来的先进文化为钦州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一直以来却没有对这些流放的官宦文人进行考究,笔者根据《新唐书》、《旧唐书》、《舆地纪胜》、《建炎纪年要录》、《全唐诗》、《全宋诗》等文献,爬梳考究后认为唐宋流放至钦的官宦文人共30人,相关诗歌34首,希望本文所得之结论给钦州文化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4.
契丹民族经济文化方式的不同、自然资源及材料选择的便利、民族风俗习惯的惯性和人类求同心理的趋向,以及与中原汉族文化艺术的交流,使契丹民族包装器物在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艺术特色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汉族文化风格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充实了中原包装艺术。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在闽台地区的地位极其重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闽台民间信仰的根源与中原的联系,以文脉为切入点,以历史发生学为基础,对起源于河南的闽台民间信仰进行分类。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闽台民间信仰的根源在河南省呈"三角形"排列分布。运用当今最有效的区域开发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指导闽台民间信仰发源地在河南的旅游开发。根据闽台民间信仰发源地的集聚程度,分为4个核心以及围绕核心形成的4个片区,通过重要的交通道路连成一体,使河南的寻根游产品得以优化升级,提升内涵。  相似文献   

16.
使用CES生产函数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工业聚集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城市呈现明显的工业聚集经济效应,工业城市的聚集效应整体较好,综合型城市的h值较为稳定,资源型城市的h值具有先增至顶峰而后衰减趋势,其他城市的聚集效应还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7.
辽朝财政体系紧密依托其南北面官制,充分体现其"因俗而治"的政治特点。金朝财政在税收、军费支出方面均体现出其民族统治的特征。为维护女真族的政治特权,并适应女真族生产方式的特点,金朝对猛安谋克女真户征收以具为单位的牛头税,在军费支出上特别优遇猛安谋克女真军队。金朝在税收制度上承上启下,继唐朝"两税法"后革除按户征收调捐的弊端,同时通过"通检推排"掌握居民财产状况,征收财产税性质的物力钱,充分控制和平衡社会经济资源,为中国古代财政史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五代财政体系沿袭唐中期以后格局,财政收入以两税为主。为保证两税征收的合理性,五代致力于户籍检籍和田亩清查。五代通过蠲免两税等各项征科,以恢复生产能力和培养税源。五代重视食盐专卖,一般呈现王朝初期弛禁而后期专卖的规律。五代俸禄为月俸和料钱,均沿袭唐代。五代缺乏使用货币工具调节经济运势的手段和能力。五代财政机构的演变体现了五代强化中央财政权力的意图。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十分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及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淮北市要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时机,分析政策建议,认清自身优劣势,找准目标定位,在交通、能源等硬件和人才、教育、政策等软件上提升自身,强化体制等方面创新,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促进淮北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审计院制度由来已久。宋代与北洋两个时期的审计院是顺应不同时代需要而设置的,它们具有各自的职能。宋代审计院是中国古代审计机构的典型代表,北洋政府审计院则是中国近代国家审计机构正式形成的标志。两个时期的审计机构管理模式及制度建设为今天的审计机构改革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