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现代书法的三个流派对日本包装文字设计的影响各有侧重而又意义深远。本文着重分析了日本现代书法与包装设计中的文字设计之间的共通之处,揭示了日本现代书法成功步入包装设计的几大因素,并对包装上的书法文字传递商品信息的效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包装设计的概念、意义,并指出可通过开发绿色环保、生态性能的包装新材料,回收与再利用包装废弃物,重视包装设计中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减少无谓包装,积极完善包装法规和管理体系,并从教育入手,培养具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包装设计人才等措施来发展可持续包装与设计,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设计来自对文化的不同理解,日本包装在与本土文化结合的道路上是世界公认比较突出的。本文着眼于从中日不同的文化来看包装设计,分析日本的优秀设计,找出我们的弱点、差距,思考怎样运用我国的传统、现代人的审美来提升包装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4.
略论现代包装设计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时序与特质两个角度来论述现代包装设计的现代性。在将现代包装设计的产生划分为两个时期的基础上,将现代语言、系统方法和生态理念作为认知其现代性的主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时序与特质两个角度来论述现代包装设计的现代性.在将现代包装设计的产生划分为两个时期的基础上,将现代语言、系统方法和生态理念作为认知其现代性的主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比较了我国和日本旅游商品外在的便携性设计、安全性设计比较,并指出我国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在这两个方面的不足。文章的最后结合日本旅游包装成功的经验,提出未来促进我国旅游商品包装设计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从提高包装意识和提高旅游商品的特性这两个方向出发。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信息的迅速传播和高新技术、新优材料的不断出现,软包装正朝着“品质保证”和“创新设计”的方向发展。   在亚洲,日本、韩国、中国、印尼等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包装材料。日本还积极研究包装设计,其技术与水平均居亚洲首位。日本公司以产品零售价格的 10%投资于包装,较亚洲其它国家都高。因此,日本产品的包装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欧美既高度重视包装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同时注重包装技术创新。近几年以德国和美国的成绩最为显著。   我国的彩印制盒包装和彩印塑料软包装是轻型包装的主体。主要市场在食品、饮料、日用化工、…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生态包装工程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并按规定对一些包装(材料)进行了LCA评估分析。1998年1月,日本未来学会出版了《日本LCA研究课题》的内部文件,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次年6月,日本通产省提出了建立生态环保产业的规划,将大力开发生态环保产品和生态包装材料。1995年,环保先锋德国政府有关部门首先建立了一个专门的EcoBalance(生态平衡)实验室,开始按ISO有关标准评定现有的各种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损害程度。1996年1月,国际标准组织ISO开始发布包括生态评估和环境标志在内的国际环保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这对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包装设计在现代产品的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并在一定情况下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能更充分地体现包装设计中的"生态美",并与我们的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成为值得我们去探析的课题。在生态审美视域下的包装设计不仅能更好的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状况,还能用这种新的审美境界去使之不断的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对包装设计现状做出具体的分析,从而对生态美学做出探讨,进而让我们了解如何在生态审美视域下进行包装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品牌包装设计应着眼于市场需求与社会责任的平衡,把减量、瘦身、回收及可降解作为生态环保包装的主要目标,以简约设计的观念来限制包装消费,达到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包装,因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商品。包装扮演着本体与附属的双重角色,是今天品牌与商品不可或缺的载体。设计与生活的关联已越来越密切,然而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却是走入了工业文明的误区,以包装设计为例,供货商、设计师以极大刺激消费者消费为最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包装工业》2001,(4):40-41
2000年底,日本包装技术协会成功举办了“ 2000东京国际包装展”。在这两年一次的包装界盛会上,从原材料到机械设备、加工技术、物流机械,来自日本国内外的 556家厂家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展品。在此,笔者将以各公司的展品为线索,探讨包装行业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一、 资源再利用率日益提高 在刚刚过去的 2000年里,日本开始实施《容器包装再利用法》、《环境型经济法》,从法律的高度明确了特定容器、包装的制造商和使用商均对该容器、包装负有回收再利用的义务。因此,在本届展会上我们看到,展品中生态型、环保型商品为数众多,而且,…  相似文献   

12.
包装设计在当下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观念在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下逐步形成新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30年,消费和设计理念更为国际化的环境下,中国本土的包装消费和设计深受国际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在避免世界设计的大同和防止名族文化丢失的感召下,是努力挖掘传统元素,创造本民族个性的文化风格还是简单国际化,更应为中国广大设计师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尤其是当今商业竞争更加重视品牌战略的背景下,包装设计应该更为理性,其风格、文化、诉求应该在现代企业品牌构建的总体目标下进行。这就提出了本文观点,现代商业包装设计将从风格设计转向生态设计、文化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在企业品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文化生态性和物质生态性将成为未来包装设计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包装设计自20世纪以来,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等方面所受到的非议颇多.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现代包装设计的自然生态观及其绿色设计展开分析和阐发,并着重倡导以宏大的宇宙精神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物、物与物和谐发展的大生态文明,在多元文明、多元价值、多元观念和多种语言共存的全球文明下实现新的人类包装设计伦理观.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包装设计,是以"自然为本"的人与设计,与自然与生态和谐共处的本质表现。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开始,造物者便使自然与物种之间有了紧密不分的联系。众所周知,生物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进行的,而包装设计的形式在时间的沉淀过程中与时俱进,也是以一种自然选择的方式,逐渐改变它原有的外形,并以一种适应社会,适应自然,脱胎换骨的形式出现在人类的视线中,这种形态我们统一称它为原生态包装设计,也叫做绿色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15.
浅议包装可持续设计的定位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深刻影响着包装设计的定位方式,作为包装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也在从不同角度对包装设计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包装设计趋势由过去粗放型的功能消费设计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其瓶颈是发展的不可持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包装设计唯一可供选择的途经,经历包装设计理念更新定位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使得包装设计走上持续、和谐、发展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潮流。  相似文献   

16.
运输包装是包装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大型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日化产品等各个领域。因此,运输包装的安全性一直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面对运输包装事故的频繁发生,作为运输包装企业,应该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改革及全新的包装设计理念来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最大化地保障产品安全,加强企业的技术实力来促进运输包装的新发展?对此,本刊记者特别专访了北京华日运输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日公司)总经理王立忠,他曾远赴日本留学,专门研究运输包装先进技术。记者主要针对运输包装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公司在运输包装的技术创新及设计方面的问题与王立忠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包含新能源、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升级、碳排放与碳汇(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低碳经济的不断升温使低碳包装制品成为包装行业发展的新热点.低碳包装的研发不能只关注包装材料的研发、选取以及包装设计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真正低碳包装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是要对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综合碳排放进行考虑,才能实现碳排放量最少.大力发展在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对人体和生态不造成伤害的绿色包装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包装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果,产值增加惊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包装大国之一,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未来我国的包装业将向着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现阶段,包装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商品包装的需求和获得较好的包装效果,包装设计越来越向着多元化、技术化方向发展,其中重要的就是把电脑美术设计应用到包装设计中来。本文我们主要来探讨电脑美术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旅游业大发展,旅游地纪念性礼品茶行业也蓬勃兴起,但各个茶叶品牌的发展却良莠不齐。在各旅游景区的茶叶市场,品牌意识薄弱、包装同质化、过度包装的问题成为普遍现象。在生态设计理念下,礼品茶走品牌化、系列化之路是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之初,有幸与株洲工学院包装设计艺术分院部分专业教师赴欧洲八国进行艺术考察学习.出于本人从事包装设计研究的职业本能,旅途中特意留心观察与包装相关的一些事物.在乘机、食宿、购物、沿途参观等活动中,深深感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的意识.相形之下,我国则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侧重从包装消费角度,结合我国的情况简要归纳阐述几点看法,以期从立法和设计的源头上遏制和减少包装垃圾,净化人们的生存环境,推进绿色包装的设计、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