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首先通过构建传统信息技术下财务舞弊的动态博弈模型,探究传统信息技术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诱发外部审计与企业合谋的因素,然后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财务舞弊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能够从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审计市场不存在传统信息技术下混同于低风险信息的混合均衡,而将达到传统信息技术下难以实现的分离均衡。运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遏制财务舞弊的发生,将大量高风险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清除,降低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此外,资本市场的净化也降低了审计市场的风险,从而减轻了低风险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负担,这为完善财务舞弊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苗旭  郭晓勋 《河北企业》2023,(2):109-1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愈加成熟,但某些上市公司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违背市场规则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发生的诸如瑞幸咖啡、索菱股份等财务造假案都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与主动性,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鉴于此,以DF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GONE理论对其财务造假行为及动因进行分析,归纳出财务造假可能酿成的危害及影响,并提出指向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这不符合我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识别与治理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瑞幸咖啡为例,结合瑞幸咖啡所处环境、行业财务指标及自身财务指标,运用舞弊三角模型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瑞幸咖啡财务舞弊的诱因风险与结果风险分别进行了识别,并针对瑞幸咖啡财务舞弊风险提出了相关治理对策。通过对瑞幸咖啡财务舞弊风险识别与治理对策的研究,可以为资本市场上其他上市公司预防并有效地监督财务舞弊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卢琛 《价值工程》2021,40(17):7-8
2020年初,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在资本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及其营运资金管理获得极大关注.本文以瑞幸咖啡为例,通过分析其"新零售"商业模式以及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危害,同时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提出指导性建议,以期为同类上市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余晓凤 《财会通讯》2021,(20):125-129
资本市场具有低融资成本、低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上市公司恶性虚构经济业务财务造假事件在资本市场频繁发生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投资者利益及投资者信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导致上市公司声誉崩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久持续经营,有效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文章借助GONE理论深入挖掘案例企业虚构经济业务财务造假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对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现象的制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资本市场接二连三的出现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合谋造假欺骗投资者的事件 ,不论是我国的“银广夏”、“亿安科技”事件 ,还是美国的“安然”事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上市公司和有业务关系的会计师事务所合谋造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对已经查明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虚假问题隐瞒 ,未予以纠正或披露 ;二是会计师事务所未能查出上市公司存在财务信息虚假问题 ,有重大疏漏。这些问题的暴露使得注册会计师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 ,并且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注册会计师出具那些失实的审…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总裁詹姆斯·沃尔芬森在第十五次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指出:“会计师是公正的卫道士,在道德上有义务为公众的利益服务”。然而,我国资本市场财务丑闻案被曝光的上市公司造假案背后无不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败有关。据权威人士测算,我国由于市场信用缺失造成经济秩序问题而付出的无效成本,每年约5800多亿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37%,而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关联度极大的注册会计师已成为上市公司造假的参与者。注册会计师执业的不诚信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及经济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注册会计师不履行自己的职责,监督不严,甚至参与造假呢?不外乎两个原因:利益的驱动和制度的缺陷,利益的驱动是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本原因,是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报告的内在动因,不严密的制度又给这种造假活动提供了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地频频出现财务造假丑闻,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困扰着世界各国。美国出现了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的财务造假丑闻.我国的“银广夏事件”、“红光事件”等也对股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量企业财务报告的虚假陈述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越来越多的捌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担保黑洞、财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给我国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笔者就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减少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创业板第一财务造假公司万福生科的案例研究,回顾其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五条应对策略,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也一直层出不断。本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财务造假背后的动机及其常用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作为企业集团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成员企业,是将企业集团导入资本市场的直接载体。上市公司通常承担着企业集团的主营业务,拥有企业集团的优质资产、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其无论是在销售收入还是净利润上对企业集团都有巨大的贡献,是企业集团战略发展的重点。上市公司是企业集团的融资平台、资本运作平台,是企业集团得以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的纽带,是企业集团实施资本与产业协调运作的有效主体。然而,置身资本市场的企业集团也会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莲花味精、德隆、三九、科龙等重大财务危机事件就是例证。因此,系统研究资本市场中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尤为重要。近期,“中国电冰柜大王”澳柯玛集团及其子公司——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600336SH,以下简称“G澳柯玛”)陷入财务危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13.
方意  于渤  王炜 《财会月刊》2020,(10):145-150
瑞幸咖啡事件引起了市场参与者对于中国概念股票公司财务造假的关注,而后爱奇艺、好未来等同类公司的信息披露真实性也相继遭到质疑.本文从系统性风险视角,分析中概股财务造假带来的风险溢出机制,并选取历史上几起重要的针对中概股财务造假的做空事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概股的财务造假不仅会影响自身信誉,还会对其他中概股产生风险溢出效应,进而使得中概股整体系统性风险上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投资于A股市场的国际资本不断增加,而中概股代表了中国企业的形象,为了给国内外投资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国应完善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和惩罚等机制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长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青  汤晓蕾 《企业研究》2012,(10):101-103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一般以规范的治理结构而闻名。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问题频现,许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采取的造假手段手法隐蔽,影响恶劣。对于大规模涌现的上市公司造假潮,是与相关法律制度欠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本低,投资者维权的成本高,内部会计监管不完善,以及证券、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的。因此,如何通过相关机制的完善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则显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鉴于此,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以万福生科这一创业板造假第一为例,对其造假手段和造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但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仍然时有发生。财务舞弊行为违背了信息披露准则,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也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在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披露被提升到了发行上市审核的核心位置。本文对科创板上市公司Z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动因及中介机构开展财务核查中的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防范财务舞弊、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推动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已经二十多年,赴美上市的中资企业达到了480多家,但却接二连三的曝出财务造假等丑闻。本文通过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的梳理,从法学和管理学双重角度分析中概股监管面临的挑战与风险,提出加强中概股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资本市场向规范化前进的道路上,随着“琼民源”、“银广厦”、“郑百文”、“蓝田股份”等一系列证券欺诈案的揭露,注册会计师的不勤勉尽责、甚至通同作弊,被看作是上市公司造假和证券市场泡沫现象的罪魁祸首,社会公众把注册会计师当成上市公司的始作俑者。近来,“安然事件”的爆发,“世通”的破产,使会计职业界为之震惊。我国会计界也感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9.
徐阳 《财会通讯》2007,(12):91-92
一、404条款颁布背景及简介2001年的“9.11”事件给予美国经济沉重的打击,繁荣的资本市场骤然坍塌进入低迷状态,而掩藏在繁荣经济背后的财务造假案也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2001年12月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由此其财务造假案曝光,一直以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而骄傲的美国政府顿时目瞪口呆。为了安抚恐慌的投资者并重塑其形象,美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些列行动,众议院于2002年2提出HR3763号提案。然而2002年6月世通丑闻曝光给美国政府打下了又一支“强心剂”。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安然、世通、泰科和施乐等事件发生后,暴露出企业在内部控制监管上的诸多漏洞和不足,也引起了国内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另外,我国2005年科龙电器、秦丰农业、ST巨力、ST金荔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涉案金额巨大,造假手法多样,给资本市场带来沉重的打击,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当务之急要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