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钟志 《农家之友》2011,(10):24-24
水蚯蚓样子像蚯蚓幼体,属环节动物中水生寡毛类,体色鲜红或青灰色,细长,一般长4厘米左右,最长可达10厘米。选地。选择水质良好,富含有机质,水深0.5~1米,水流缓慢的废旧沟塘。使用前清除池底淤泥,最好铺三合土。  相似文献   

2.
<正> 一、水蚯蚓的生活习性水蚯蚓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其雌雄同体,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水蚯蚓吞食泥土,从泥土中进食腐屑、细菌、底栖藻类,有时也吃丝状藻类和小型动物。喜生活在富有机质的湖泊、池沼和河流,在污水的流水水域数量最多,如城市生活污水的河流。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水蚯蚓作为动物蛋白饲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它的活饵料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养殖工作者所认识。现将水蚯蚓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建池。水蚯蚓养殖池应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如城郊生活污水沟旁的零星空地,小溪、河流旁,鱼场的渗漏水集散地等。蚓池宜建成长10—30m,宽1—1.2m,深0.2—0.25m的长条形,也可建成曲流形、环流形等形状。池底最好铺上石板或铺上“三合土”(硬底池可不处理)。设进、出水口,且各水口要安装好防逃设施。二、培养基。培养基的底料可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如鱼池底部的淤泥、污水…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江苏盐都县义丰镇三官村养鳝专业户周同奎同志,在镇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总结现有池塘、稻田等人工养殖,结合黄鳝生活习性,利用1.5亩责任田进行稻田畦沟式培育蚯蚓、养黄鳝的综合养殖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总收获黄鳝300kg,水面单产每平方米产鳝0.75kg,亩产稻谷550kg。这种畦面培育蚯蚓、沟养殖黄鳝的模式,当蚯蚓大量繁殖时或天气变化时,蚯蚓会到处爬行而跌入水沟,成为黄鳝食料,同时夜间黄鳝会出来觅食,蚯蚓繁殖生长不断地为黄鳝提供食料。实践证明畦沟式培育蚯蚓、养殖黄鳝的  相似文献   

5.
江农 《农家之友》2007,(10S):36-37
近年来,随着名优特水产品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蚯蚓饵料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因此,积极开发养殖水蚯蚓很有前途。水蚯蚓池养、田养均可.以池养产量最高.每亩年产量可达750—1000公斤。现将水蚯蚓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地龙即蚯蚓。近二年来,随着国内畜、禽、水产和珍稀动物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的佼佼者——蚯蚓其需求量不断增加。今年蚯蚓养殖,药、食、饲用、加工和综合利用日趋红火。几年来的饲喂效果显示,多种畜、禽和乌龟、甲鱼等水产品喜食鲜、干蚯蚓或蚯蚓粉,不仅增重快,而且肉质好。日本大平二号蚯蚓干物质蛋白含量高达70%,富含畜、禽、水产品生长发育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精氨酸比花生高1倍,比鱼蛋白高2倍;色氨酸比动物血粉蛋白高3倍;赖氨酸比牛肉高2.9倍,比猪肉高3.6倍,还含有丰富的V_A、V_B、尤其适于饲喂猪、鸡、鸭、龟、鳖、鱼、虾等,有提高产量、抗病力和防止啄羽、提高产卵量等显著效  相似文献   

7.
<正> 用稻田培育增殖水蚯蚓用来养殖黄鳝,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充分利用水稻田进行生态养鱼的生产方式,即通过在稻田建池,引种培育水蚯蚓,供黄鳝自行取食,加之稻田中丰富的天然饵料及适宜的水质为黄鳝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黄鳝在稻田中往来觅食活动,疏通田泥,捕食害虫,又创造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环境条件。稻田育蚓养鳝,一般每亩可增收稻谷30-50kg。采用此法,除做好稻田养鳝的一些常规工作外,重点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随着特种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蚯蚓作为重要的饲料蛋白源供不应求,深受广大养殖者的青睐。它不仅应用于水产,还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畜牧业、特种动物养殖、环保等领域,食品、饮料、医药、饲料、鱼饵等产业。蚯蚓市场潜力很大,国际市场每年蚯蚓的贸易额都在20~3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太湖红蚯蚓产量高,年亩产可达2~3吨。  相似文献   

9.
<正> 丝蚯蚓又称水丝蚓,俗名红虫。红虫营养丰富,干品含粗蛋白62%,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5%,且适口性好,喂食幼鳗对提高引食效果、生长率、成活率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养鳖、养鱼的理想饵料。用红虫饲养产出  相似文献   

10.
<正> 水蚯蚓又称丝蚯蚓、红线虫,是鱼、鳖、虾、蟹等水生动物的理想饵料,尤其在这些水生经济动物苗种生长阶段。其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高。以水蚯蚓为饵料的水生动物成活率高、生长快。水蚯蚓养殖操作简便,投入低,产量大。  相似文献   

11.
提高蚯蚓产量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蚯蚓是黄鳝、甲鱼、蛙类、蟹等水产品优质饵料,现就如何提高蚯蚓的产量提出以下五点建议供参考。一、选良种。选用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的种蚓。如大平2号、北星2号蚯蚓。二、添加营养液。将粉碎细的玉米、麦麸各一半,按1∶100的比例拌入水中,搅匀,配成悬浮状的营养液,每隔4—5天用淋花用的洒水壶,把营养液均匀地洒在培养料面上,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蚯蚓的采集及繁殖 蚯蚓是鳝鱼最爱吃的鲜活饵料,鳝鱼体重的增加,几乎60%以上是依赖于蚯蚓的投给。由于养鳝需求量大,光靠人工搜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可以利用池边空地进行人工培育。 具体做法:用有机物质的碎屑如猪粪、木  相似文献   

13.
上浮仔鱼是指鱼苗孵出后,卵黄囊吸收三分之二,开始上浮水面摄食的个体。此时鱼的全长为12-28mm,体重70-250mg,仔稚鱼的培育是鱼苗培育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环,往往成活率较低,在60%左右。为提高其成活率,应在此培育阶段加强技术管理。1、培育池培育池以长方形水泥池为好,设于近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根据现在蛙池条件和黄鳝养殖的生活习性,因牛蛙池的结构、水深与鳝池建设的要求相似.故利用闲置的牛蛙池养殖黄鳝,只要稍加清整即可养殖。在我区义丰镇水产村租赁4亩闲置牛蛙池进行田埂培育蚯蚓、蛙池养殖黄鳝的综合养殖.这种利用田埂培育蚯蚓、池沟养鳝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使特种水产、垂钓、药用及种用能有鲜活蚯蚓,一些养殖户总结出如下鲜活蚯蚓的运输妙法:1、小袋运输法 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250—500克(约500—1000条)活蚯蚓,连同7倍于蚯蚓重量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喜温、喜湿、畏光、昼伏夜出、食性庞杂,是生物界最不怕脏的动物之一。 1、蚯蚓适合生活在温度为6℃—30℃的土壤中,低于5℃时进入休眠状态,-5℃以下就会死亡,最高致死温度略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赤子爱胜蚓为35℃,异唇蚓为36℃),适宜繁殖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但孵化率相应降低。 2、蚯蚓喜欢潮湿环境,湿度在20%—80%之间都能生活。因蚯蚓靠皮肤吸收溶于水中的氧气,所以保持湿润的土壤环境至关重要,若处于干燥环境几个小时就会死亡,若置于阳光直射  相似文献   

17.
<正> 虽然蚯蚓极少发生病害。但养殖不当,也会使蚯蚓发生病害:一、新加的饲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便会使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色体液,以至成堆死亡。应对措施:尽快减薄和钩松料床来排除有毒饲料,并加蚯蚓粪吸附毒气,使蚯蚓潜至底层休息,以期  相似文献   

18.
<正> 将乌龟与蚯蚓同池饲养,以蚯蚓作乌龟的主要饲料,可使乌龟不生病,生长快,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倍以上。并且在饲养全过程中避免了配合饲料中的激素类药物,符合现代人们追求绿色食品的要求,因此很受消费者青睐。 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于下。 一、建池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灌排方便、环境幽静、座北朝南的地方修建长方形养殖池。池长15—30m,宽5m左右,壁高0.7m。池长随水流方向,来水方的短边设进水口,对  相似文献   

19.
<正> 蚯蚓是黄鳝最喜欢吃的饵料,具体试验:喂过蚯蚓的黄鳝就不再吃其它饵料,但喂过其它饵料改喂蚯蚓黄鳝照样吃。根据这一特点,在饵料中添加少量蚯蚓作为诱饵驯养蚯蚓效果不错。蚯蚓除能引诱黄鳝摄食,还能促进黄鳝生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养殖业,特别是特种水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对水蚯蚓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很多农户将稻田改作养殖水蚯蚓,笔者也曾经进行了探索,在鳗苗投喂期蚯蚓产量达到1000公斤,现将生产中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选田:选田是决定产量的一项关键工作,宜选水源良好,排灌方便,土质肥沃,含沙量少,淤泥厚度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