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12):250-251
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社会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普遍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而对学生在人文社科方面能力的培养较少关注,主要表现为相关课程设置较少或者是人文方面教学系统不健全,从而导致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人文素养不足。现今,我国需要大量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国家建设中。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对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需要通过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为注册工程师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保障参与国际流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利益。本文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做法,以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严燕 《价值工程》2014,(15):267-269
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我国未来工程师的质量。崔军博士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著《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本文将对《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胡明星  闫鹏  乔春玉  朱传勇 《活力》2013,(15):50-50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培养造就了大批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但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虽然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质量并不高。突出的问题就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工程性缺失和实践能力薄弱。针对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2010年6月.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使我国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满足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使我国跻身工程教育强国之列。一、目前高分子材料专业综合实验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校高分子材料专业综合实验仅仅是停留在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专业基本理论及概念的理解,对高分子材料性能检测.以及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的操作等层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实验内容陈旧、滞后.实验教学形式僵化。验证性的实验内容较多,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实验内容太少。这种传统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工程观念的建立.不利于后续阶段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进入工作岗位后迅速完成从学生到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在高校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32):138-14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专业迎评建设,从领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反向设计培养方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课程与毕业要求达成度等方面探讨了工程教育认证的关键问题,为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玉洲 《价值工程》2012,31(14):277-27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革,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是关系到高等工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以产学研结合为依托,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不同层次为方式,全方位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从探析我国现阶段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入手,结合国际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剖析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历程,从而得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未来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张明珠  王超 《活力》2011,(3):103-103
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主流倡导人才培养必须反映工程的本质特征,顺应工程的本质要求.回归工程的本来含义。这一含义不再仅仅是狭窄的科学与技术教育,而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全面工程教育。但当前的教育改革,在对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化”、  相似文献   

10.
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主流倡导人才培养必须反映工程的本质特征,顺应工程的本质要求,回归工程的本来含义.这一含义不再仅仅是狭窄的科学与技术教育,而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全面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孟克  常文磊 《价值工程》2014,(34):273-275
东南大学工科教育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作为全国重点大学,东南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十易校名,但其工科教育自从建立以后一直未曾中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东南大学的工科教育已成为我国工科教育的缩影。本文在回顾东南大学及其工科教育发展简史的基础上,对东南大学工科教育简史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和探索。笔者认为,这一研究和探讨,对于促进和提高我国当代工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王培山  王永波  陈洪宗 《价值工程》2011,30(18):245-245
近几年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工科研究生试验能力强而实践能力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文章从国际范围工科研究生教育及其改革的背景和我国国情出发,在创新教育中对模式进行探索,可以供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发展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宋玉杰  田密  祖海英  闫月娟 《价值工程》2012,31(23):219-22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韩国的KAIST大学和国立首尔大学等的工程实践教育课程建设、过程实施、教育理念为例,分析了国外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於洪  曹玉华  张玲 《物流科技》2008,31(5):133-136
以浙江科技学院基于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为背景。对本世纪初在我国刚刚兴起的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从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实验与实践、教师互派学习交流的层面,探讨了工科类高等院校,尤其是教学科研型大学,在国际合作联合培养中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最后,对联合培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贵娟  陈强 《价值工程》2014,33(33):244-245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来源,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对2006~2014年间我国引进国际先进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来,国内关于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力求较为客观地反映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研究的现状与脉络,旨在从中发现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质量工程的产生和发展史实为基础,指出了质量工程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论述了质量工程人才的培养途径,并着重介绍了质量工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方式、课程、结构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工程制图的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朝晖 《价值工程》2014,(11):254-255
结合工程制图的教学特点和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特点,从学习态度、学时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高职工程制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若鸿 《价值工程》2012,31(8):257-258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尤以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最为突出。大部分工科院校都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相继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并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我们应认真研究大众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工科特色,重新思考和解决规模化发展体系中的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理念及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强化内涵质量建设,突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