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平井准确入靶和确保水平井在目标砂体中钻进是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的关键,本文通过钻前地质分析进行层面地质建模和属性模型,并将设计轨迹和实钻轨迹投影到地质模型中,直观的反映轨迹在目标砂体的位置,根据模型刻画的目标砂体的构造情况、砂体的展布、厚度及钻头在砂体中的位置,对轨迹进行调整,保证轨迹在目标砂体中钻进。该方法在准东地区多口水平井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准东地区多口水平井实际导向为例,详细介绍下层面模型和属性模型建立的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航空生物燃料与石油基航空燃料性能参数差异性,选取密度、运动黏度,建立了由航空生物燃料与石油基航空燃料组成的混合模型,通过逐渐增加航空生物燃料调配比例,开展混合燃料15℃密度、20℃运动黏度检测实验,绘制了混合比例与性能参数的工作曲线,并拟合了关系式;然后结合已知生物燃料比例的混合燃料,开展密度、运动黏度检测,得到计算比例,与其已知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比例为横坐标,密度和黏度为纵坐标建立的混合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在选用该模型模拟混合燃料15℃密度、20℃运动黏度随其中生物燃料比例变化而变化时,在0%~100%范围内计算比例和实际混合比例接近,吻合很好。通过该模型建立确定混合燃料中航空生物燃料混合比例的方法,可用于指导航空混合燃料的实际生产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井眼轨迹的管柱受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充分考虑了三维井眼轨迹下的井下管柱与套管的摩擦力、弯曲所产生的附加力、管内流体与管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阻力以及振动载荷等.通过在空间上对管柱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计算任意井眼中管柱轴向载荷的通用模型,可以用来分析、校核任意井眼轨迹井中的生产与作业管柱.  相似文献   

4.
篮球发明后40年才开始有人尝试跳投,之前大家都想当然地认为只有立定投篮才可以投得准。  相似文献   

5.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一个主要研究分支,多足机器人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运动灵活性,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应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了四足机器人的模型,导入到虚拟样机分析软件ADAMS中生成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四足机器人进行了步态规划,利用MATLAB计算得到机器人关节运动轨迹,导入到ADAMS中,模拟了机器人的实际运动状态,得到其爬行轨迹。利用虚拟样机进行仿真为多足机器人步态规划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连杆式椭圆规的特征进行了运动分析,应用ActionScript语言进行了椭圆轨迹控制方法研究,并对画杆机构的速度瞬心轨迹进行了动态模拟演示.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微波辅助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过程的优化控制,通过对微波辅助萃取过程进行简化与假设,利用Fick第一定律,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拟合相关系数皆大于0.90,表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储层中物性夹层与水平井轨迹的空间展布规律,分析夹层对水平开发见水规律的影响,并建立剩余油模式,对气藏开发潜力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SRM融雪径流模型在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M融雪径流模型来模拟我国西部内陆干旱地区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的融雪径流过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出流域的融雪径流过程,采用两个拟合优度指标值来评价模型拟合程度,Nash-Sutcliffe系数和径流体积差分别为:2001年R^2=0.937和Dv=0.44%;2002年R^2=0.906和D。=-3.73%,与SRM模型在25个国家的近80个流域的模拟结果的平均精度(R^2):0.84和(Dv)=3.8%进行比较,其结果达到比较好的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玩具世界》2010,(7):62-62
夹在垃圾筒上方的迷你篮球筐,把扔废纸变成了乐趣十足的投篮游戏,还有融合飞镖和弹弓的迷你小弓箭,锻炼手指的迷你拳击练习球,各种新奇的办公室玩具正在悄悄流行。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安全投入模型对解决高危行业领域中模糊复杂的安全投入问题具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当建立目标函数时,采用隐含线性关系假设的函数进行拟合会影响模型的推广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建立事故损失模型,与传统C-D函数拟合结果相比,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然后,以实际安全投入要求为约束,以安全总成本最小化为原则建立企业安全投入优化模型;最后,采用基于捕食搜索策略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为保证全局收敛性,引入自适应控制策略对算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安全投入与安全成本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并通过粒子群寻优得到具备可行性的全局最优解,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投入结构优化提供新的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吴建军 《水利技术监督》2024,(4):133-135+147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丁坝周围紊流流动和床面变形特征。实验发现,有不透水丁坝时上游丁坝周围的局部冲刷比透水丁坝更深。研究建立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出二者具有的良好一致性。研究结果对保护丁坝结构在流域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由于雨水渗透引起的路基边坡局部变形和失稳现象,在概述模型实验现象的基础上,采用饱和及非饱和渗流分析方法以及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路基边坡模型中水位的变化和滑动破坏发生前的初始变形,建立渐进式边坡失稳的预测方法,通过实验进行再现分析,以明确边坡初始变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饱和及非饱和渗流模拟中,当渗流系数设置值比渗透实验结果大时,模型实验的再现性良好;2)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通过边坡水位升高导致变形系数(刚度)减小,进而能够分析出模型实验中边坡的初始变形。研究过程为分析降雨期间路基边坡稳定性提供了新方法,其结果可为工程施工过程中避免发生大规模崩塌现象采取适当措施提供依据,为施工标准的设计和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统计的2-D人脸形状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人脸面部特征提取技术是自动视觉翻译和人脸识别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基于统计的人脸形状模型建立原理。利用有标志点的图像训练集变化模式的先验知识而建立模型的方法能够将人脸形状的变化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能够充分表征人脸特征,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监控是现场钻井监督的核心工作之一。监督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执行工程设计、规范、规程,这也是监督工作的依据。从现场轨迹监控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不同轨迹类型的侧重点,以及轨迹监控的案例出发,来论述钻井监督如何加强施工中的井眼轨迹监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钻井监督中对井眼轨迹监控施工中应掌握好3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机器人自组网运动控制模型无法真实反映机器人运动规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群组运动控制模型(group movement control model,GMCM)。该模型基于机器人通用运动学模型,采用群组控制算法,对传统群组随机运动模型——参考点群组运动模型(reference point groupmobility,RPGM)进行修改,可描述机器人编队解散和集合的运动状态,满足群组分割与合并的需求。进一步实现GMCM模型,并基于GMCM,RPGM,DRGM模型对机器人自组网路由协议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MCM模型仿真时协议性能有所降低,较为真实地模拟了机器人编队运动,对机器人自组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泥浆搅拌器是模块钻机低压泥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实现泥浆搅拌均匀以及现场配浆的重任。目前国内搅拌器厂家的都是根据搅拌器功率的功率来选型。文章提出了新型搅拌轨迹的泥浆搅拌器,通过实际的理论计算和CFD模拟仿真,以保证泥浆池内泥浆的搅拌效果,从而保证钻井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钻井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石油钻井技术发展迅速,定向井钻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提高石油开采效率的方式。井深轨迹设计和计算的方法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井眼轨迹在地表之下,不能直观的看到,需要经过对测量仪器测得数据的分析间接的了解到井下的情况。定向井测量仪器测得数据多,数据量大,很难直观的了解到定向井轨迹的实际情况,因此开展定向井轨迹可视化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定向井轨迹可视化方面的应用,并且得到了定向井轨迹可视化的方法。文章的研究对于提高定向井钻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分析的钻井工程辅助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辅助决策是指以当前作业井为基础,以批准执行的施工设计中钻井液密度、三压力数据、井身结构设计、定向井轨迹设计等参数为边界条件,利用E-Drilling软件、Landmark软件、Drillwoks等软件相关计算模型,结合已钻老井数据,对该井下步作业中的摩阻、水力、地层压力等参数进行模拟预测,做到全工况的数据支持工作,当出现井下复杂情况、事故时,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提供方案选择依据和决策依据。此外通过拟合误差控制法、钻后数据对比评价等方法,保证模拟预测数据质量,经过国内外14口井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印刷机械速度的提高,在印刷机械设计时,高速与高稳定性已成为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轮转机是印刷设备中速度最高的大型印刷设备,其折页机构对机器运转速度的制约最为显著。为提高轮转机折页机构的速度和稳定性,提出运动精度和动力精度两个稳健性指标。通过对高速运行状态下轮转机折页机构工作状态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其动态响应与设计参数的动力学模型。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稳健性分析的优化设计模型,以寻求稳健性最佳的设计变量,达到改善轮转机折页机构动力学性能,在保证其折页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机构长期高速运转稳定性的目的。设计实例表明,在设计变量稳定的情况下,稳健设计与轨迹优化设计的机构运动性能差别不大,但稳健设计的机构动力学性能要远远优于轨迹优化设计。在设计变量发生微小改变的状态下,运用稳健设计方法所得参数能使机构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