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松玲 《现代财经》2002,22(4):60-64
台湾特殊的经济环境以及外向型发展战略使其对世界经济动向和科技发展的反应极为敏感。第二次大战后,台湾积极奉行对发达国家的产业跟进政策,继50年代“进口替代”、60年代“出口导向”、70年代“重化工业”之后,80年代制定了“科技导向”政策,为顺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潮流,台湾及时进行产业升级,使经济发展驶向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2.
康运豪 《经济论坛》2000,(14):29-29
武安地处河北省西南端、太行山东麓,总面积 1806平方公里,农业人口 68万,煤、铁资源丰富,采掘、冶炼业在工业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从 80年代开始,在“有水快流”的思想指导下,全市地下采掘业的群体规模迅速扩大,达到了“顶峰”;进入 90年代,可供地方开采的资源已相当有限,加之在矿业整顿和关井压产中,有一大批小铁矿、小煤窑已经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彻底关闭,原有的产业优势日渐弱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审时度势,未雨绸缪,致力于对经济布局、结构的多元化调整,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化升级,使全县经济始终保持了…  相似文献   

3.
阮诗科 《经济师》2003,(3):267-267,274
作为一家具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企业,我们温州长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确曾有过许多可圈可点的“首创”与“第一”,尤其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公司几届领导干部始终坚持“改革、开拓.创新、务实”的企业精神,带领全体员工,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经受住了20世纪80~90年代三次重大危机的严峻考验:第一次是80年代后期个体、私营运输的重重“包围”;第二次是90年代中期因旧城改造,使企业经营场地面临大面积拆迁建的艰难“困境”;第三次悬90年代末期因金温铁路全线贯通带来巨大的市场“冲击”。经过这段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历程,使我们温州长运人更加感到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更加感到办好长运的一切事、必须依靠长运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黄范章 《经济纵横》1990,(10):1-7,35
<正> 二、新出现的重要国际现象与上述几个主要特征相联系,8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现象: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以及国家干预的国际化发展。这些重要的国际现象征90年代还将有所发展。第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上期文章中曾提到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改变了经济战略,即从战后几十年来以“国家调节”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战略,转向80年代以“自由经营”(“非国家调节”或“私有化”)为指导的供给学派、货币主义战略。正是这种战略的变换,在国际上掀起了保守主义的回潮。凯恩斯主义是在30年代大危机形势下,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再次尖锐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在80年代的“六五”后期和“七五”计划期间,我国的产业政策明显地发生了向东倾斜。这种地域倾斜的发展政策是建立在“梯度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现在,实践的发展使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对“梯度发展战略”及其指导下的发展政策进行再思考与再评价。  相似文献   

6.
看到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或抛开老本行的实体经济去追逐资本经营等更大的盈利点,不免使人想起当年专家关于资本经营盼‘教导”。 记得在与民营企业家多年的交往中,曾多次听到他们坦言,在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时(即所谓的规上企业),他们都会感到迷茫:下一步如何发展?于是乎,在草根上起步的他们对经济专家顶膜礼拜,有些财经报道也动辄专家怎么看,如此互动造就了一批擅长写作与演讲的“口力劳动者”,他们在媒体频频亮相,似乎对经济领域的问题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孰不知,有的理论离开了国情就好比浮萍,有些专家也不一定权威,况且我们的经济学研究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  相似文献   

7.
从结构大调整趋势中把握当前宏观经济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2000以来的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在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拐点论”,认为2000年是上轮周期与下一轮周期的拐点,由此经济将进入到新的一轮快速增长轨道。这种观点有两层政策含义:一层政策含义就是前期连续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与经济增长内在回升的要求已经重叠,经济已重新回到了自发性快速增长状态,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淡出”,或从2001起要逐步“淡出”;另一层政策含义是,由于新的自发性快速增长过程已来临,那么,过去那种与经济增长上升过程相伴随的通货膨胀现象必然会发生,从而提出要对货币政策进行必要的紧缩,如要提高利率和减少货币供应量等。其中持这种观点的一些学者意识到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失业增加和收入增长放慢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因此,经济出现重要转机后的政策 选择是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的反弹。我们则持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还远没有进入到新的增长周期,2000年经济增长仅是出现了转机,而未出现真正的转折。因为“九五”以来的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是结构大调整,在结构大调整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经济持续加速过程,是否进入到新的增长周期,主要看结构大调整是否显见成效,否则,在年度间出现的经济增长明显回升,一般都只能认为是一次强劲反弹。认识到这种经济增长大趋势,再结合到今年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去年,为7.5%左右。在我们看来,积极财政政策及稳健的货币须继续坚持,因为它们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保底”,使经济增长率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之上,如(-7%,这一点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反映得最为明显;另一个作用就是为结构大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总之,我们的观点的政策含义是,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是:在满足了经济增长率的“底线”以后,宏观政策主要是如何保证和促进结构大调整过程和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国外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波  李泓良 《经济纵横》2006,(11):78-80
麦金农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开创了金融发展理论,主张在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并且,很多发展中国家都相继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与理论预期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经济学家不得不对金融自由化政策进行深刻反思,对金融自由化的争论焦点也发生了改变。20世纪90年代初,争论的焦点是“何时进行金融自由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争论的焦点演变为“是否应该进行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9.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以“发展极”为标志,以“不平等动力学”为基础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曾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也曾经用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对农产品加工业优先发展以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进行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极”理论被经济学家重新认识形成了新的理论,对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增长又一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近10年持续发展的原因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发展的原因是重点发展信息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虚拟经济;扩大内需和外贸,促进投资和消费。当然美国经济在其发展中也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美国经济发展的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