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区宏观金融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突出金融部门角度 ,编制了中国地区宏观金融社会核算矩阵 ,该项研究对于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全面了解和分析地区经济状况 ,提供了科学的经济数据库。首先 ,论文从宏观经济循环角度 ,在分析了金融部门和地区部门的特点基础上 ,研究了中国地区宏观金融社会核算矩阵的结构和内容 ;其次 ,以《江苏投入产出表》( 2 0 0 0 )和《江苏统计年鉴》为基础 ,结合大量调查 ,编制了江苏宏观金融社会核算矩阵 ;最后 ,利用跨熵 (crossentropy ,CE)技术 ,对矩阵进行了平衡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备受关注,怎样克服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投入产出法进行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本文围绕这几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绿色投入产出理论基础上,基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了集能源-经济-环境综合为一体的2007年中国绿色投入产出表。基于此表,将能源、环境因素引入到国民经济的连锁效应和FDI诱发效应,并与传统效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随后提出基于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特有的进出口贸易能环效应,从而进一步分析我国隐含能耗及隐含排放。以期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及产业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经济》2006,(10):10-16
为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实现环境保护的"三个转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3月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并于2005年开展了全国十个省市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污染损失评估调查试点工作.两个部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顾问组,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了项目技术组,负责建立核算框架体系、提出核算技术指南、开展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并指导地方开展试点调查和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诗萌 《经济师》2012,(1):231-232
文章构建了识别建筑和房地产业的天津市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基于2007年天津市42部门投入产出表编制了对应的社会核算矩阵,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调整建筑和房地产业的税率对天津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降低税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投入产出工作的历史与贡献,继而从现阶段中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流程及部分特点出发,借鉴国际标准及部分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并考虑我国统计与核算的现实需要,研究了中国投入产出核算存在的主要缺陷。最后,针对这些缺陷和不足,本文提出了从部门分类、核算价格、调查对象、调查方案设计和编表方法等方面改进我国投入产出核算工作的积极并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郑鹏  吕雨婷 《海洋经济》2020,10(1):43-48
在海洋强国战略视域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综合海洋资源、环境、生态和社会等因素,选取辽宁省作为研究区域进行海洋 GDP核算实例研究,将资源损耗价值、环境污染损失、生态效益价值、社会牺牲成本纳入绿色海洋 GDP核算中。通过阐述绿色海洋 GDP核算的内涵和方法,分析绿色核算在海洋经济核算中实施的可行性,对前期绿色海洋 GDP核算指标进行修正,并提出开展绿色海洋 GDP核算的保障措施,力求对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体系的基础上开始应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的出现改善了原有的只是对社会生产的总值进行计算的核算体系,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对资源价值、环境价值进行综合考虑,其核算体系更重视的是社会经济贯彻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及构建逐渐深入,本文对其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利用其绿色增长值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仅用GDP表征国家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基于此需要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考虑自然环境成本,这类研究统称为绿色GDP核算.本文总结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第二类绿色GDP核算方法,并引入一种新的核算思路:将直接生态系统服务(DES)的价值纳入GDP核算体系之中.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这种重复计算的可能性.以武夷山市为例,应用这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绿色GDP核算思路,计算了武夷山市2005年的绿色GDP.结果表明,武夷山市第二类绿色GDP的价值为153.2亿元,是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5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基于不同理论的绿色国民核算方法--GREENSTAMP(GREEned National Statistical and Modelling Procedures)方法和GARP(Green Accounting Research Project)方法的发展和应用.GREENSTAMP方法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模型计量方法,目的在于发展一种理论上严密、实行上可行的衡量满足可持续环境标准的经济产出总量的方法.GARP方法是搜集能够用于估计绿色NNP或者能够用于解释标准国民账户(SNA)的卫星账户的信息的实证研究方法,目的在于给出一个经济活动净福利的准确计量值.通过比较发现,两种绿色国民核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本文提出了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方法和以福利为基础的方法相结合的两种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扩展延伸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认为,通过设计社会核算矩阵(SAM)和卫星账户(SA),可以建立中国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而实现对环境资源和相关社会活动成果的核算。文章构建了中国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若干社会核算矩阵和卫星账户,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进行扩展延伸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何少娟 《经济师》2008,(1):22-22,24
绿色GDP是把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核算体系的GDP。若实施绿色GDP核算,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绿色GDP的构成、环境会计与绿色GDP、绿色GDP的核算体系、绿色GDP的核算方法及国际经验以及实施绿色GDP对我国发展的意义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绿色GDP及其核算。  相似文献   

13.
绿色GDP的核算及其实施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冰阳 《经济师》2005,(11):57-57,59
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损价值后的剩余国内生产总值。它是衡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综合指标。文章对绿色GDP的核算范围、核算原理、核算方法及核算难点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绿色GDP核算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遵循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本文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研究框架,通过扩展的收入产出循环体系清晰地阐释了产业增加值、收入分配和最终需求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2010年的社会核算矩阵进行了奇异值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内部的相互作用隐含了一组宏观乘数,每一宏观乘数都对应着一系列遵循相同路径的产业组合,这些产业组合及其变化情况可以被识别和量化。这一方法的现实意义在于从需求层面探讨了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目标评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对现行GDP与绿色GDP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啸远  聂飞 《当代经济》2010,(11):83-85
本文从GDP的概念出发,提出目前GDP核算的局限性,通过对GDP和绿色GDP在核算方法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绿色GDP核算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我国目前实行绿色GDP的现状及存在的难题,最后提出实行绿色GDP核算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丁玉华 《当代经济》2007,(12):100-10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中国实施绿色会计的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把经济效益和整个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仅就绿色会计的基本概念、绿色确认、绿色计量、绿色核算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GDP为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全面反映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规模水平和增长速度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但长期以来,传统GDP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在统计核算上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包含生态指标因素的绿色GDP,然而绿色GDP建立面临着两大难题。本文在借鉴西方国家绿色GDP发展的同时.提出应如何有效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煤炭绿色GDP核算是客观评价煤矿经济效益的基础.本文论述了煤矿绿色GDP核算的内容和方法,总结出实行煤矿绿色核算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煤炭绿色GDP核算是客观评价煤矿经济效益的基础。本文论述了煤矿绿色GDP核算的内容和方法,总结出实行煤矿绿色核算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最新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进行合理的拆分与合并,并结合其他数据编制的水利社会核算矩阵可以为研究水利投资与国民经济的互动提供大量的信息,利用水利社会核算矩阵乘数模型可以考察大规模水利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利投资将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部门产生较大的拉动效应;不同水利部门的投资增加对国民经济的具体拉动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别,了解这些差别有助于水利投资结构的优化;水利投资对我国GDP拉动的平均乘数大约为1.3;基于水利投资的结构分解,测算得出4000亿元的水利投资将会带来GDP增长492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