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已经大幅度地转向中高档产品竞争,而把低档产品市场拱手让给了小型酒厂。小型酒厂异常活跃,白酒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2.
乔天明 《糖烟酒周刊》2005,(34):A0008-A0008
现在白酒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地方上有好多酒厂,不管大小,看到高价位白酒有着日益看好的市场和丰厚的利润空间,都纷纷伸出了手,把开发高价位产品作为一种经营目标。关于这个问题,说句实实在在的话,地方酒厂开发高价位产品,别人是无权干涉的,市场要自由竞争嘛。  相似文献   

3.
<正> 去年6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及15位白酒专家汇聚兴义,对奇香贵州醇酒进行国家级鉴定。几十年来,贵州白酒都没有获得这样的关注了,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为一个白酒新品在酒厂召开鉴定会,也是很少见的。为什么呢?面对白酒行业的所谓创新,只是全面、频繁地变换名称、包装、价格定位等手法,而真正的技术、品质创新却被极大地歪曲和忽视的现状。该厂认为自己既没有川酒的历史地位,也没有皖酒的名牌效应,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因此,决不能跟在别人的后面瞎跑,必须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加快开发新产品,走自我独立发展的道路。为此,该酒厂加快了研制优雅型白酒的步伐。中国白酒发展的必然道路,是从香味浓烈走向优雅细腻。谁能抢先研制出这样符合现代经济生活需求的  相似文献   

4.
“压缩低档酒产量甚至退出低档酒市场。”在目前的低档白酒市场中。名酒厂的低价位产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一旦将战线收缩,其给低档白酒市场带来的动荡不言而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明君 《成功营销》2012,(5):102-103
生产工艺的革新一直是白酒行业几十年来的重要课题,实现生产工艺的全面工业化和现代化,更是整个行业多年来的梦想。而劲牌公司枫林小曲酒厂的正式投产,使这一梦想终于照进现实。提到2011年的白酒市场,人们可能会想到一个关键词:涨价。事实上,除了高端白酒价格竞相飙升,这个行业还在悄然发生着一项重大的变革,那就是白酒酿造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步从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亳州地区白酒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亳州地区白酒发展的生产状况、生存之道、经营策略,并以亳州的龙头企业古井贡酒公司以及古井镇集聚的一批中小酒厂为视角,探索当前白酒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艾九 《糖烟酒周刊》2005,(23):B030-B030
作为剑南春酒厂重点发展品牌之一的剑南礼酒,自2004年面世以来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进入2005年以后,剑南礼的招商、市场启动工作全面开始。在白酒日益同质化、礼品酒市场逐渐扩大的今天,具有品牌资源等优势的剑南礼必将给白酒经销商带来新的商机,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诊断茅台     
王逸凡 《商界领袖》2003,(12):79-82
近几年,茅台集团频频发力兼并酒厂,产品结构由单一的白酒茅台扩充至啤酒、葡萄酒等酒类家族,试图吞吃酒类市场。但凭茅台现有的实力,能通吃市场吗?  相似文献   

9.
<正> 阮某以前是一家国营酒厂的技术员,他对浓香型白酒的全套技术掌握得相当精通,可以说在原单位是公认的技术权威。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所在单位因资不抵债,于2000年被迫宣布破产。下岗后,阮某决定自己办个小酒厂。为求稳扎稳打,他准备生产和经营散装白酒,因运作散装白酒所需启动资金少,市场风险较小,且容易操作,等散白酒市场做开,资本达到一定程度的积累后,再上瓶装酒的项目。他的散白酒采用当前通用的液体勾兑法,由于阮某  相似文献   

10.
《销售与管理》2005,(B08):4-9
白酒市场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是市场乱,二是总量大,三是消费群体日益细分,总量大,所以市场目前能承载较多品牌数量;因为混乱,所以还存在高速成长的机会,消费者群体分化下的市场细分,为白酒营销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在这要瓣市场环境下,任何一个酒厂试图以“通吃”的思维来营销白酒,  相似文献   

11.
舒国华 《销售与管理》2006,(5):I0027-I0027
几乎所有白酒人都清楚.白酒市场有两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是市场乱.二是总量大。这种状况使得很多酒厂抱着“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心态来应对市场变化.最终墨守成规.裹足不前。但是反过来看.我们却可以看到市场的机会点所在:因为总量大.所以市场能承载较多品牌数量;因为混乱.所以是建立品牌的最佳机会.能在混乱中高速成长。所以可以这样讲.在白酒市场中,还有许多待开发的潜力市场。  相似文献   

12.
范云峰 《现代商业》2002,(11):31-31
目前,白酒业竞争日趋激烈.大企业的全国性品牌和部分流行性品牌主要在省会城市和一些大城市流通,中等规模企业的市场多在地级城市和县级市和县级城市,与两个市场不同的是还有一个发展空间很大的农村市场,而这个市场多数被县级酒厂(当地酒厂)所占领,面对这样的格局,白酒企业是应有所思的.  相似文献   

13.
<正> 1998年以前,A企业是一家名不见经传、年产量不过千吨的县级小酒厂,销售范围局限于山西某县及周边不到60万人的市场。为了开发省会太原市场,在名酒云集的竞争中挤占一席之地,笔者受邀从事了一次精心的策划。通过大量的内部对话和翔实科学的市场调查,我发现,当时的瓶装白酒市场各品牌打得难解难分,再加上朔州毒酒案刚刚发生,山西白酒市  相似文献   

14.
有人戏称,它是中国白酒界鼎鼎大名的“剑南家族”的“关门弟子”,它是四川剑南春酒厂2004年市场战略中的“绝密武器”、也是剑南春最新的市场。制衡法宝”——它就是“剑南液”,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品牌,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品牌。在问世之初,“剑南液”就吸引了整个白酒行业高度的关注。业界纷纷猜测剑南春的这一品牌的上市会给白酒行业  相似文献   

15.
江苏的酒厂集中在苏北,因而很多地市都是地方品牌间的对决。像宿迁、淮安等。而相比较而言,以南京、扬州、盐城、泰州、无锡、苏州等苏中、苏南地市以及徐州等地,白酒品牌的竞争更显多样化,市场在这两年间的变化也最显著。所以,要了解江苏,不妨从南京、扬州、苏州、徐州几个重点市场入手。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是东南沿海地区白酒的薄弱市场。近几年,红酒和啤酒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白酒略有萎缩。而与之毗邻的浙江、江西和广东等省则都是白酒消费大省,福建市场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最明显的表现是当地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如皖酒、四特、伊力特等都是周边省份的支柱品牌。福建省内的酒厂不少,但缺乏品牌效应,仅厦门的丹凤佳酿和建瓯的黄华山米酒影响较广。本土品牌的缺失导致了众多外来品牌先后在此试水,但成功者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7.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5,(19):15-16
西凤有好猫,太白有洞藏!2003年8月份上市的洞藏太白(下文简称洞藏)系列近期的强势发展给多年来一直无大动作的太白酒厂撑足了脸面。目前太白酒厂主要是靠买断品牌打天下,在这些买断品牌中洞藏位居第二,位居第一位的是“一壶藏”。作为太白酒厂放在中高档白酒市场上的一颗棋子,洞藏2005年销售额估计要过亿。  相似文献   

18.
<正> 每当人们咏诵唐代大诗人李白这首情韵双佳的绝诗词时,便会自然联想到由此得名的国优“白云边”酒。历史的梦想,经过白云边酒厂几代人的奋斗和拼搏变成了现实。 白云边酒厂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湖北省松滋县酒厂。70年代,随着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酿酒行业中一大批名优酒厂随之崛起。白云边人抓住时机,走自己的路,创特色产品。当时,在厂领导的主持下,由几位老技师组成了“松滋白酒传统工艺研制开发小组。”这个小组一方面博采众家之长,先后数次赴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厂学习和请教,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5,(43):6-6
老牌名酒厂在提升产品质量、创新白酒风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实施差异化战略,提升这些老牌名酒厂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广东是不生产白酒的,即便生产白酒也是从外省的酒厂引进基酒进行勾兑灌装,而在习惯性的消费认知上,也不具有广东白酒的烙印。久而久之,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广东虽然消费白酒厉害,但喝得都是外来的白酒。难道广东这么一个全国最大的白酒销售大省,不能产生自己的白酒品牌吗?值得宽慰的是,在众多外地品牌攻打广东市场时,已经有不少广东企业开始打造本地白酒品牌的阵营,积极谋划自家门口的地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