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小产权房?简单的说"小产权房"是指未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直接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违法建设用于销售的房屋.  相似文献   

2.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应注意下列事项;1、证件时效问题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6个月内,应向市房地局或区政府申请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如属集体土地须办理征地手续),届时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又末申请延期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即行失效。需延期的建筑项目,建设单位应持取得的审批文件申请延期,由规划部门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3.
建设部近日发出的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建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意见提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体现便民利民和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央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2003年第121号)》(以下简称121号件)。121号件涉及房地产信贷的主要政策有:(1)对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以下简称“四证”)的项目,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2)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其自有资金(指所有权益)应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商业银行不得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用于缴交土地出让金的贷款;(3)商业银行要严格防止建筑施工企业使用银行贷款垫资房地产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5.
为整顿住房金融市场秩序 ,规范住房金融业务 ,防范住房贷款风险 ,促进住房金融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 2 0 0 1年 6月 2 6日发布了《关于规范住房金融业务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审查住房开发贷款的发放条件。住房开发贷款对象应为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信用等级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贷款应主要投向适销对路的住宅开发项目 ,企业自有资金应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 % ,开发项目必须具备“四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通知》指出 ,商业银行发…  相似文献   

6.
2003年6月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第2号主席令,公布了《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是对原金融许可证制度的修订,也是对多年来金融许可证管理方式的创新。《办法》实施后,金融许可证将真正起到金融机构身份证的作用,简  相似文献   

7.
夏筱英 《银行家》2005,(7):90-93
2001年以来的我国房地产政策2001年的195号文件文件划定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模式,即银行资金对房地产开发仅仅起助推作用,不能成为房地产开发主要资金来源。该文件对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圈定了三条途径:一是开发商以自有资金支付土地出让金和拆迁补偿费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后,银行可向其发放开发贷款,但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应不低于总投资的30%;二是在项目施工临近尾声,即多层住宅封顶或高层住宅完成总投资2/3时,商业银行可向个人发放按揭贷款,但贷款额不得超过房价的80%;三是商业银行可向房地产公司发放少量的流动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融资渴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银行体系呈现出一种十分值得玩味的格局:在房地产商“四证”(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齐全之前,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商可以说是冷眼相待,这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中国房地产融资领域的一系列深层次的困境与缺陷。从房地产融资格局来看: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有着旺盛的投资需求,2005年前十个月,我国房地产投资总额达1.18万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我国有充足的资金供给,2005年11月末银行存贷差达到9.2万亿元人民币。这说明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是因为原有的以贷款联结资金供求的桥梁出现了断裂,因此,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融资格局的关键问题是在特定的房地产开发阶段,一些特定融资形式的欠缺,这就在客观上提出了要通过金融创新来为房地产融资提供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的新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先清理后治理"已经成为当前小产权房清理整治工作的方案,与以往历年口头表态有所不同,这次对小产权房的清理有望进入具体操作环节面对小产权房日渐庞大的建设规模,是全面清退小产权房、维护现行律法威严,还是在新一轮《土地管理法》修订中承认既成事实、给小产  相似文献   

10.
艾亚 《国际融资》2012,(4):37-39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蔡继明表示:"既然法律认可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为了增加农民(包括集体)的非农业收入,为什么不允许农民通过用于房地产开发获得更高收入呢?对于建立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小产权房,要承认其合法性。"全国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教授郭松海指出:"从发展来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要‘同地、同权、同价’,公开、公平、公正地交易,大小之分无从谈起。因此,应将所谓小产权房正名为农村房地产。"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银行体系呈现出一种十分值得玩味的格局:在房地产商“四证”(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齐全之前,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商可以说是冷眼相对、严格防范,但“四证”齐全之后,商业银行往往争相给房地产商贷款。  相似文献   

12.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用地、宅基地或农地上建设起来的房屋。 由于中国农地不能流转,小产权房一直被视为非法。目前,中国城市居民拥有的小产权房已占到村镇房屋建筑总面积330亿平方米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投资与理财》2013,(23):107-107
十八届三中全会近期出台的改革文件称,存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在一些人看来,这意味着,建设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小产权房似乎有了转正入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小产权房”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产权房”目前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其折射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是制度性的和深层次的。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房地产市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正在逐步建立与国有土地出让、转让制度相衔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转让制度。“小产权房”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它合理存在的原因,而且我国对于“小产权房”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不能简单地说“小产权房”都是违法的。  相似文献   

15.
赵洪良 《金卡工程》2009,13(5):100-100
"小产权房"占用的是集体土地,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这类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或者作为农民的宅基地,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没有国家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小产权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城市房地产价格过高,另一方面是由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造成的。国家和政府应当针对"小产权房"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小产权房"问题,而不能简单取缔了之。  相似文献   

16.
闫拥军 《投资北京》2014,(10):32-34
加快《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工作,尽快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成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的当务之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相似文献   

17.
银行要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关键是抓好贷前控制,而实施担保抵押是实施贷前控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在贷款担保抵押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寻求防范对策。一、问题1、提供的土地抵押证件不合法。在过去办理抵押贷款中,有的借款单位往往以土地定点通知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红线图、定点批文等作抵押证件,而不是出具建设用地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等合法证件,致使贷款难以收回。2、房产抵押证件无合法所有权证明。在办理贷款抵押中有的借款户不是提供房产所有权证,而是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产出售证作抵押,致使依法收贷时难于处理房…  相似文献   

18.
对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对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要求其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35%。在办理房地产开发贷款时,应建立严格的贷款项目审批机制,对该贷款项目进行认真调查,以确保该项目符合国家房地产发展总体方向,有效满足当地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确认该项目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和城市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小产权房建设突飞猛进。非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小产权房建筑面积达60多亿平方米,相当于中国房地产业近10年来的开发总量。相对于小产权房市场的蓬勃发展,税收收入却没有因市场火热而红火,反而处于征管的盲区。据作者调查,当前小产权房税收管理主要呈现四大问题:一、违规操作,开发市场混乱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  相似文献   

20.
央行、银监会近日联合下发《关于金融促进节约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在商业性房地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领域加强信贷合法合规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