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郑州主城区银行网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区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扩张、消费需求变化及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银行网点的空间重组是城市空间优化的重要内容。郑州作为中国快速扩张城市的典型代表,文章将电子地图数据和调研数据相结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Stata软件对其银行网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银行网点空间集聚特征明显,ATM网点的集聚程度明显高于人工银行网点,且集聚速度更快;②银行网点主要分布于距市中心一定半径(9 km)范围内,并从市中心往外呈圈层式向外扩散;③商圈成为银行网点集聚的重要载体,集聚结构由经三路和中原路两个集聚中心演变为多个不同等级的集聚中心,集聚中心平均规模有所减小;④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交通通达性、需求因素对两个阶段银行网点的区位选择有正向影响,地租成本和集聚因素对不同阶段的影响有所不同,制度因素则没有任何显著影响。同时,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类型网点和不同区域也有所差异。文章得出的结论可结合区位理论进行分析,为城市快速扩张背景下郑州或其他同等级城市银行网点的选址布局及城市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 《商周刊》2011,(11):90-93
十一年,招商银行青岛分行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理念,以创新和服务引领着当地金融业发展的潮流; 十一年,招商银行青岛分行从一个不足40人的小网点,成长为在山东省内下辖4家异地分行、16家同城支行,46家自助银行,近百个个社区银亭以及300多台自助设备的主流银行;  相似文献   

3.
《广东经济》2013,(3):F0002-F0002
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是中国光大银行设在广州、服务广东省的一级分行,于1997年成立。截止目前,分行有员工1500余人,有46个经营网点、7家自助银行、430多台自助设备,广泛分布于广州、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汕头、江门、惠州等地区,业务辐射广东全省。广州分行充分发挥国有金融控股公司的品牌优势,在投行业务、理财、医疗保险卡、社保卡、中小微企业金融等业务领域形  相似文献   

4.
运用平均最近邻分析、核密度估计与标准差椭圆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演变的视角对西安市电影院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电影院作为居民文化消费场所,与城市经济、文化活动空间布局相一致,在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上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且集聚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分布于城市的传统商业中心与新兴的次级中心,并由中心向外围递减。(2)城市社会空间的变化促使电影院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发生演变。在城市新区建设和电影消费大众化的双重作用下,西安市电影院从单核心集聚向多核心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转变;电影院空间总体布局的演变与城市扩展与建设趋向相一致,空间分布范围从中心城区向近郊城市新区扩展,在城市新区形成新的核心集聚区。(3)商业综合体成为电影院布局的主要区位,电影院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商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空间形态新转变。  相似文献   

5.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特征与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杭州市2008、2016年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大数据为基础,利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和平均最近邻距离方法探究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特征与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杭州全域文化创意企业呈多核心聚集分布,分布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围圈层式递减;杭州文化创意企业沿交通干线布局显著,呈现连片蔓延形态。(2)杭州核心九区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和教育培训业具有显著的高校指向性;文化休闲旅游业与现代传媒业则集聚于城区中心休闲娱乐地带;艺术品业和文化会展业集聚于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地。(3)2008—2016年文化创意产业各类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且呈现外拓和分散态势。各行业的核密度明显升高,标准差椭圆面积由27.26 km2增大到118.56 km2。  相似文献   

6.
1·机构设置。目前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基本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设置,并未围绕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及创造价值的目标出发作出相应布局。以信贷总量占全国70%以上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目前,其分支机构主要是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区)、乡镇等行政级别逐级设置,形成包括“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及储蓄所”等五个层级在内的管理链条。这种机构设置模式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1)管理层级过多,管理链条长,信息交流与反馈渠道不畅;(2)各级分支机构与行政级别一一挂钩,形成天然的“等级观”,即行政级别越…  相似文献   

7.
《江南论坛》2009,(5):I0001-I0001
交通银行无锡分行重新组建于1987年10月,1999年2月升格为直属分行。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机构网点布局口趋完善,目前共有营业网点51家。其中:分行营业部1家,异地支行2家,市区一级支行12家,直属支行23家,二级支行13家,全行现有员工1197人。近年米,在市委市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的关心支持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苹果零部件供应链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地理》2021,41(7):138-145
选取2012—2018年苹果公司供应商数据,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描述苹果零部件供应链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负二项回归方法检验地方粘性与全球链接两大要素的作用。结果表明:(1)苹果供应链呈现出少数城市和省域集聚性、大城市群的高度集聚性、城市等级规模的衰减性三大特征。(2)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城市表现为同、异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一般城市和中西部的城市以单一产品专业化生产为主且表现为同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3)苹果零部件供应链倾向于在产业开发区较多、交通便利且与全球贸易联系紧密的城市分布。供应链上游企业倾向于向经济发达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分布,而生产成本上涨则会显著妨碍上游企业进入;外资增长会对供应链中游的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负向作用;供应链下游倾向于向制造业人口较多、港口运输能力较强且参与全球贸易较多的城市区位布局。  相似文献   

9.
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研究了生态文明背景下,2007—2017年京津冀13个城市健康城市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状态、耦合协调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京津冀健康城市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均值随时间均以京津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递减,但健康城市发展整体水平要优于土地集约利用。(2)耦合协调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但随时间差距逐渐缩小;历年耦合协调水平在空间上均呈显著集聚状态,但空间差异逐渐缩小。(3)因子探测器显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影响耦合协调发展的主导驱动因子,交互式探测器进一步揭示了各驱动因子的交互促进能力。研究结果对于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南论坛》2014,(9):I0008-I0009
正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原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05年6月。2010年7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无锡农商行是无锡市区唯一的地方性法人银行,现下辖1家营业部,102家本地支行、分理处(含江阴、宜兴),6家异地支行(楚州、靖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上海市徐汇区2016年最新的所有类型的261处银行网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利用Arcgis分析软件,使用平均最邻近距离、地理联系率指数、缓冲区分析和空间模式提炼等方法探索上海市徐汇区银行业空间布局特征,探讨其分布模式.从分析结果来看:第一,徐汇区核心区到外围区银行业网点布局差异明显,网点分布与生产性服务业资产额空间联系最为紧密;第二,不同类型的银行在数量和分布上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中国有银行数量多,服务便利性高,网点密度大;第三,徐汇区银行业布局呈现出中心向外围逐级递减的“圈层+扇形”模式;第四,不同类型银行的空间密度模式差异显著,城市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呈现由中心到外围的非均匀递减的“S”型模式,股份制银行呈现“L”型模式,外资和港资银行为高度集聚的核心商圈模式,而农村商业银行呈现出均匀的“一”字直线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市广安支行 (更名前为农行石家庄分行第二营业部 ) ,成立于 1 986年 7月 ,现辖 2个分理处、8个储蓄所 (柜 )。十几年来 ,他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 ,“全心奉献社会 ,尽力服务客户 ,潜心发展企业”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996年被人总行确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广州市服务业区位演变及布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都市服务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服务业在城市聚集、扩散导致的区位演变及空间格局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以广州为例,在采用服务业四分法基础上,运用1990、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及1996、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州市不同类型服务业就业和基本单位的区位演变、区位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程度下降,新中心区集聚程度上升,总体上形成"双中心"格局;分配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明显下降,向新中心区及外围区扩散,布局逐步均衡化,但不同部门差异明显;消费性服务业从老城区逐步向外围区扩散,中心集聚仍较高,且有随人口均衡布局特征;社会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减弱,在新中心和外围区集聚增强,呈团块状或局部集聚.与国外相比,广州市服务业区位特征是"多中心集聚"区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北京都市区的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应用点模式分析法识别城市主次中心,通过对比去除就业中心前后的集聚度,探讨就业中心对不同产业的集聚作用。研究发现,在北京市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下,所有产业均表现为集聚分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主中心内呈现明显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内部产业间倾向于邻近分布,主中心内产业邻近度更高;从主次中心来看,主中心对金融及商务服务行业具有较强吸引力,而郊区次中心产业分布相对分散,需进一步强化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年全国286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相关数据的因子分析,将金融集聚因子降维成规模因子、质量因子和活跃程度3个较稳定的可解释因子,并与2005年相应数据进行比较。根据金融集聚指数,将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划分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次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省域金融中心及地方金融中心。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全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展现,结果显示我国金融集聚最为显著的区域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构成全国性金融集聚服务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与城市规模有着极强相关性,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是金融活动的主要集聚地;各省区的金融集聚中心一般为其省会城市及其副中心城市。分析金融集聚指数2005—2010年的变化率,全国金融业集聚态势有从全国金融中心向邻近区域扩散的趋势,并向中部和近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不断传播。  相似文献   

16.
王晖 《经济地理》2020,40(5):145-154
就业空间结构是解读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维度。基于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第二次与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采用贝叶斯克里金地统计、空间自相关、非参数局部加权回归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就业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01—2013年,就业机会持续从都市区核心向郊区扩散,但接近半数的就业岗位仍然集中在各个就业中心,就业密度全局莫兰指数(总体集聚程度)变大(增强),"分散中的集聚"是南京都市区就业地理格局的主要特征。②制造业主导型中心始终是就业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2008—2013年服务业主导型次中心的显著增多以及主中心的崛起预示着服务经济塑造就业中心的力量愈发突显。③就业次中心更倾向于出现在中心城区内的新城与副城极核、建成环境特别是公共交通可达性优良且产业/经济基础较好的地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测量国际生产者服务业公司业务联系的方法,对会计、律师、保险、银行、广告等5个行业,99家国际生产服务业公司及分支机构在珠三角50个区(县)级空间单元的业务联系分析表明:珠三角城市网络呈东西两岸、中心与外围不均衡分布状态,并具有鲜明的"跳跃性"特征,即网络节点向各城市的中心城区集中,并在各城市中心城区之间形成长距离的联系。研究认为这种城市网络特征与生产者服务业分行业差异有关,宜在区域统筹的思路下,利用高级服务业网络组织规律推动各城市积极融入世界城市网络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多种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对于居民服务设施的可获得性具有重要意义,可达性是评价设施布局与获得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兴趣点数据将北京城六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划分为7类,采用累计机会法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可达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熵值法测度设施的综合可达性。结果表明,各类设施的空间分布并没有向城区中心地区集中,没有明显的中心集聚地,而各类设施可达性有相似的空间模式,均向城区中心集聚,并由中心向外围递减,单中心结构特征明显。各街道获得的各类设施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设施的可获得数量高于其他设施,游憩设施平均可获得数量最少。各街道综合设施的可达性与基于熵值法的可达性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多样性会降低或提高街道可达性位序,但对可达性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主城区就业空间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吴晓  强欢欢 《经济地理》2014,(6):115-123
依据2008年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就业人口数据和2007年南京市用地现状图,修正匹配得到南京市主城区各街道统计单元服务业、制造业及总的就业密度值,对城市就业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就业集聚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主城区总体和分行业的就业空间集聚区分布,并结合地统计方法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型识别其就业中心。结果显示:南京市服务业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扇形放射"分布,形成了强集聚的单中心就业结构;制造业就业集聚区集中分布于主城南、北部边缘区域,呈现出较明显的"圈层+环带"结构,且主城范围内无就业中心;总体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放射+散点"分布,形成了单中心主导的就业结构,其分布格局与服务业类似,且拥有共同的就业中心,但相较于服务业,总体就业中心影响力较小;历史因素、政策引导和市场力量相互作用,是影响就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系统与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为游客追踪数据生产和采集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借助于Panoramio这一新兴网络媒介与互动平台,利用社会网络挖掘技术,发现、提取Panoramio中游客地理标记照片信息数据,运用Arcgis的空间热点分析技术、追踪分析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空间信息的处理和表达,探索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南京市游客空间分布格局和路径轨迹模式。研究发现:①南京市游客地理标记照片呈现出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形成"大分散、小集聚"圈层式空间分异模式。南京城市核心区占主导,近郊区整体上弱于核心区,体现了中心-外围逐渐递减的特点,说明南京市游客空间选择具有明显的向心性。②通过Getis-Ord Gi*分析,识别了核心热点区,热点区具有倾向于重点旅游景区集聚、城市中央商务区集聚、重要文化空间集聚、重要交通设施集聚等特征,充分说明了照片空间分布和城市地域的旅游资源引力、商业集聚状况、重要文化设施、交通枢纽地区等因素密切相关。③借助追踪分析方法,挖掘出单节点轨迹、区域内部轨迹、区域间路径轨迹3种路径方式。62.69%游客选择单节点轨迹方式,13%游客选择区域内部路径轨迹方式,24.31%游客选择区域间路径轨迹方式。④识别了110种不同路径轨迹序列,形成7类区域间路径轨迹模式,游客路径轨迹中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分层,形成了强中心线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