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州市金融机构微观集聚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州市1984年第三产业普查数据,1996年、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以及金融机构名录资料等数据,识别出广州市4个金融机构微观集聚地段,并概述了天河北地段金融服务业发展状况。通过对天河北地段金融服务业及其辅助行业经理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天河北地段金融机构线性增强微观集聚模式的特点,即空间上尚未连接成片区,组织结构尚未形成垄断,集聚程度不高,金融机构及其辅助机构与众多非金融性公司之间的锁定关系使集聚得到强化,政府以及行业公会组织公共服务尚显不足。指出了天河北金融机构微观集聚对于广州市21世纪CBD金融商务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内生发展:基于地理学家的视角和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内生发展作为区域发展成功模式之一,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区域内生发展实践深入,其理论也日渐成熟,国外地理学家对区域内生发展做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为此,基于地理学家的研究视角,主要分析区域内生发展理论和方法,旨在探讨国外地理学家对区域内生发展的解释,促进对区域内生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选取11个反映服务业竞争力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GIS技术,利用PASW.Statistics.v18软件对海西经济区20个地级市2008年的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的空间特征作出综合评价。海西经济区服务业竞争力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差距大。厦门地区和福州地区是沿海服务业竞争力的两大高值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优化水平及城市化水平等是驱动海西经济区各地区服务业竞争力的空间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通过影响产业结构状况,引导不同的区域政策,影响各地区的服务业竞争力。服务业内部结构状况通过各服务行业产生不同的附加值,影响服务业竞争力的空间特征。城市化水平因子通过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城市吸引创意阶层介入的能力,影响海西经济区内服务业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提出了采取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技术支持系统等对策,实现城市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广州市服务业区位演变及布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都市服务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服务业在城市聚集、扩散导致的区位演变及空间格局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以广州为例,在采用服务业四分法基础上,运用1990、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及1996、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州市不同类型服务业就业和基本单位的区位演变、区位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程度下降,新中心区集聚程度上升,总体上形成"双中心"格局;分配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明显下降,向新中心区及外围区扩散,布局逐步均衡化,但不同部门差异明显;消费性服务业从老城区逐步向外围区扩散,中心集聚仍较高,且有随人口均衡布局特征;社会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减弱,在新中心和外围区集聚增强,呈团块状或局部集聚.与国外相比,广州市服务业区位特征是"多中心集聚"区位.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外对非正规经济空间研究的不足,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空间集聚及其功能分化特征,进而探讨了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经济在城中村集聚与碎片化现象并存,并产生了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微观非正规经济空间集聚与分化行为,导致了城中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的变化,进而使得城中村中心迁移,空间发生重构,土地利用冲突明显。非正规经济空间形态及格局的演化在大学城城中村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和双向建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