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池塘鱼鸭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鸭混养是利用鱼、鸭互利共生原则进行的池塘生态养殖方式,可以实现饲料喂鸭,鸭粪肥池养鱼,一池双用,上鸭下鱼,鲜鱼鸭蛋双收的生态效果。为示范、推广鱼鸭混养技术,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态养殖业,2003年我们在校养殖实习基地.3000m^2的鱼池上进行了鱼鸭混养试验,经过260多天的精心饲养,共产成鱼3422.2kg,鸭蛋.3744.1kg,活鸭557kg,总产值72430.7元,获纯利42459.2元;投入产出比1:2.42。现将主要技术与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江苏海安是个畜禽生产的大县,近年来因禽粪外溢、倾倒引起污染,死鱼的现象时有发生。本地养鱼农户利用充裕的禽粪、塘泥为主要肥源,在圩埂、池坡以及短期闲置鱼池,适期种植优质高产的鱼用青绿饲料,确保周年供草,降低鱼饲料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确保显著的渔业生产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鱼池养鸭,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条件下,每亩水面可多产鱼180-200kg。一、选择水面选用水面2亩以上,水深1m以上的成鱼池和二龄鱼种池,条件适宜在河沟、湖泊也可。对沙土埂、土质较松池埂及新开挖鱼池应修筑护坡。小型浅水塘,由于鸭群会搅动塘泥,造成浑水,使鱼浮出水面而被吞食,因此不宜进行鱼鸭混养。二、饲养方式一是放牧式:即将鸭群散放于池塘或湖泊水面,傍晚赶回鸭棚。这种方式有利于大水面鱼类养殖,也可节省一部分鸭饲料,但对鱼增产效果不大。二是塘外养鸭:即在鱼池附近建鸭棚,并设置水泥  相似文献   

4.
池塘鱼鸭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单一养鱼或养鸭的效益都有所下降,有的还出现了亏损的局面,为了提高养殖效益,避免养殖风险,我地香泉、螺百等乡镇的养殖户将鱼、鸭养殖的利弊合理利用,进行鱼鸭池塘混养,使鱼鸭互惠互利,找到了养殖致富的新增长点。鱼鸭都能利用当地自产的粮食及其副产品,为城乡居民提供蛋白质高的肉食品,一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出路,另一方面又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这是因为鱼能净化水质,使水体清新,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组织实施农业部1998—1999年渔业丰收计划“鱼虾蟹鳖高产高效混养配套技术”项目中,我们垦区通过调整养殖结构,推广八项实用综合配套技术,实现亩均产鱼443.2kg、虾206kg、蟹29.3kg、鳖24.7kg,亩效益1949.8元,使池塘养鱼增产增效潜力进一步得到挖掘。现将配套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池塘鱼鸭混养模式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在浙江大部分水源充足的农村,当地农民纷纷采用池塘鱼鸭混养技术,鱼鸭混养的池塘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一、鱼鸭混养生产模式鱼鸭混养一般以水面为中心,以养鱼为主,鱼鸭养殖规模合理配置,达到以鸭促鱼、鱼鸭双丰收。根据长期的养殖生产实践经验,一般每养1只鸭,在不投饲或少投饲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生产实践证明.利用成鱼池套养鳜鱼.在不影响成鱼产量、效益.不增加管理、饲料费用的情况下.亩增产鳜鱼15—20kg.增加收入可达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龟类、蟾蜍、蚯蚓混养是我县水产研究所在燕下河坝饲养成功,并在鄂南地区推广的混养新技术,不仅增加了效益,而且通过技术改进,方法简单、无需特殊设施,可利用鱼池、鳖池改造,基本不增加投资,而效益却倍增。这种混养节省了饲喂劳动力,节约了不少饲料。特别是蟾蜍可不喂料、任其捕获天然饲料。如蜗牛、蚂蚁、蚊子、毛虫、飞蛾、混虫等对龟类有害的动物。食物不足时,可吃蚯蚓补充。蟾蜍分泌抗病菌的蟾酥,有防治龟类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鱼池底种稻、稗是解决养鱼饲料和肥料之良方,养鱼生长快、成本低、效益高。其具体方法是: 一、抓紧利用鱼池在夏花鱼种放养前的空闲时机及池底淤泥肥力较高的有利条件.种植稻、稗.待稻、稗长到一定高度后,灌水淹没,使其腐烂分解,成为鱼池的肥料与草、鲂鱼的饲料。 二、应选择淤泥稍厚、土质肥沃、池底平坦、排水方便的鱼池,在4月将池水排干。池底土质较硬的,翻耕平整。  相似文献   

10.
池塘鱼鸭共养可充分利用饲料资源,创造优良生态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效益。鸭粪及鸭吃剩的残余饲料既是杂食性鱼类的饵料,又是池塘浮游生物的优质肥料;鱼塘为鸭提供水草、螺蚬、蛹等食物,鸭能及时捕食池塘中的野杂鱼,在炎热的夏天,鸭在水面,体温降低,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三、综合渔业 利用鱼池和池埂开展一些对鱼类养殖有利的其它种养殖业,综合利用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1、鱼鸭结合养殖 鱼鸭结合,互相有利,鱼池为养鸭提供了场所,鸭粪既可做鱼肥料,而且均衡下池,减少鱼病。 一亩精养塘配养50只鸭,不施肥,不投饲料,成鱼亩产可达500公斤左右,除养鸭收入外,每只鸭一年可省肥饲料15元,每亩水面节省肥饲料开  相似文献   

12.
流水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优点。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40%左右,是全国推广的一项新兴养殖技术。流水养鱼发展前途大,一是因为我国有众多的水库、河流、山溪等水资源,只要创造条件都可进行流水养鱼;二是流水养鱼鱼池流出的水,仍可用于灌溉农田,做到一水多用,不浪费水资源。一、流水池址选择流水养鱼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位稳定、水温适宜、5—10月间水温在15℃—30℃之间。要求阳光充足、溶氧高、饲料和鱼种供应方便。鱼池最好能选建在有自…  相似文献   

13.
三、多种鱼类混养密养的品种选择 高产鱼塘放养的鱼类品种通常约有10种,其中以1~3种为主养品种,称为主养鱼,对提高全塘产量起着主要作用;其它品种则为配养鱼,依靠摄食水中有机碎屑和天然饵料以及人工饲料,是养鱼高产不可缺少的品种,这种养鱼模式。成本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4.
养鱼单位及专业户,有利用人畜粪便直接投放鱼池喂鱼的习惯。殊不知,人畜粪便入池后的分解过程会消耗大量氧气,易造成鱼池溶解氧含量下降,引起鱼浮头。并且受气温、池温影响,肥效不稳定。某些寄生虫、病源菌也易随粪便入池,引起鱼病发生。如将粪便入沼气池发酵产气,再将沼肥投入鱼池,可使鱼池里的水解氮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沼气生产的废弃物——沼渣沼液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作物的桔秆及禽畜粪便等生产招气,用沼气点灯烧饭,既利用了资源,叉给农民生活带来方便,变废为宝.节省能源,增加收入.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形成良好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沼气生产的废弃物——沼渣、沼液是鱼池中不可多得的物质。利用沼渣、沼液养鱼,不但鱼爱吃.长得快,而且很少发病.是值得推广的养殖技术。现根据我县沼鱼养殖的经验,供各地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般的养鱼池塘都可以改建成鱼鳖混养池,池塘面积以6-10亩为宜,平均水深2m以上,池底淤泥深0.25m左右。在池塘四周建高0.4m左右的防逃设施,防逃墙内壁光滑.墙顶最好有“厂”字型压边,以防鳖逃逸。池塘四周设置数个露出水面的土堆,或在池中设一人工小岛作为晒台,供鳖“晒背”。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粮价的上扬,饲料价格普遍上涨,使养鱼饲料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下滑。为降低鱼饲料成本,确保显著的养鱼生产比较效益,应充分利用圩埂、池坡及短期闲置鱼池,适时种植优质高产的鱼用青绿饲料。现将种草养鱼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选好草种适期播种种草既要求高产,又要确保常年有草供应,实践表明每亩池塘配备300—400m2草地,既可确保养成鱼的需草量,又能确保饲草全年供应。春用草种以苜蓿、黑麦草为主体品种。苜蓿为多年生饲草,春秋播种均可,每亩池塘搭播80—100m2,从四月初开始供草,至6月底可收割3次;黑麦草于8月底、9月初播种,每亩池塘…  相似文献   

18.
鸭鱼配套高效养殖模式,具有投资少、综合效益高的特点。鸭在水中活动为鱼增氧,鸭粪喂鱼,节约了养鱼的饵料投入,提高了养鱼产量和收益。水面为养鸭提供了活动场所,鸭在水中洗浴,可促进鸭的新陈代谢,提高体质和健康水平,鸭蛋品质较高,并解决了养鸭的排泄物污染环境的问题,有利于改善养鸭环境。实施鸭鱼配套养殖,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养鱼专业户张树存2006年利用鱼池28亩,进行南美白对虾高效养殖,5月下旬投放虾苗130万尾,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取得总产11500kg,获产值23.5万元,亩单产410.7kg,亩平产值8392.8元,亩创效益3215元,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池塘鱼鸭混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池塘鱼鸭混养是渔牧结合综合养殖模式之一。通过形成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既充分利用了水面,又增产降耗,养殖效益非常显著。这里主要介绍鱼鸭混养亩产成鱼350kg 以上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