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粮杂豆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多年来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实践证明,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杂粮杂豆的品种及分布我国是杂粮杂豆的生产王国,产量占世界的1/10,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我国特色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主产省、区有山西、内蒙古、河北、甘肃、云南等,吉林、陕西、河南、四川、宁夏等省、区也有生产。山西省杂粮杂豆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在全国独占优势,且品种多,有绿豆、黄豆(非榨油用)、黑豆、红小豆、莞豆、芸豆、小米、荞麦、莜麦、糜米等,近几年又培育出黑玉米、乌麦等。1999年全国种植748万亩,2000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于7月24日至2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联合召开了全国杂粮杂豆研讨会。我国杂粮杂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泛,气候条件适宜,没有污染,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小杂粮王国”。杂粮杂豆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开发杂粮杂豆产业,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出口创汇、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为粮食企业谋求出路都具有重要意义。这…  相似文献   

3.
开发利用杂粮杂豆大有可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杂粮杂豆的开发利用成为业界和相关媒体的热门话题。传统习惯上,把生产区域集中、种植面积大、总产量多的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以外的谷类和豆类称之小杂粮。中国杂粮杂豆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国,主要品种有荞麦、燕麦、大麦、莜麦、糜黍、小米、甜玉米、糯玉米、蚕豆、豌豆、绿豆、黑豆、芸豆、红小豆,等等。其中荞麦、糜黍的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第2位,蚕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绿豆、小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是燕麦、豇豆、扁豆的主产国。目前,全国杂粮种植面积达33.3万hm2以上的省区11个,66.…  相似文献   

4.
山西晋城小康建设考察报告刘扬一、抓住机遇,把小康建设作为系统工程,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区,是典型的内陆丘陵山区,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7.1%,其中山地占58.6%,丘陵占28.5%。全市共辖两区一市三县,123个乡镇,...  相似文献   

5.
陈健翔 《致富之友》2004,(12):34-35
在山西省吉县,有个被人们尊称为“杂粮王”的经纪人,名叫张顺旺。十多年来,他每年收购外销绿豆、杂豆、玉米等小杂粮400余万公斤,成立了销售公司,并为杂粮注册了“壶口牌”商标,成为该县杂粮经纪人中的佼佼者,并靠杂粮发了财。  相似文献   

6.
1湖南杂粮杂豆的历史概况1.1杂粮杂豆种植历史悠久,但栽培管理粗放湖南习惯上将种植分散、产量较少的其他粮食称为旱杂粮或旱粮,主要是麦类和薯类。麦类分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4种,其中以小麦种植最多,大麦次之,燕麦较少,黑麦很少;薯类作物主要是红薯和马铃薯。杂豆作物主要是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豇豆、饭豆、小豆等。其中大豆、蚕豆、豌豆和绿豆栽培面积较多。杂豆品种丰富,用途广泛,如豌豆按子粒用途可分为蔬菜豌豆、谷类豌豆2种,按播种期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3种,按颜色可分为白色、绿色、花色、褐色等多种。…  相似文献   

7.
山西并非产粮大省,却是享誉全国的"小杂粮王国",而山西贫困地区主要处于高纬度丘陵、山区,生态气候复杂多样,杂粮资源种类丰富、种植面积与产量具有地域优势,发展前景远大。本文通过分析山西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特征、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情况,总结山西贫困区开发特色小杂粮资源面临的问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滞后,小杂粮生产与大市场品牌效应低、缺乏竞争力、加工企业与农户矛盾突出、利益共享未形成机制;和大农业模式融合较差、规模效益差、工业化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制约性强。提出了开发小杂粮资源的途径是: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小杂粮产业脱贫致富,立足特色资源优势、脱贫攻坚与综合开发统筹推进,构建新型小杂粮经营主体、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利益共享机制;依托小杂粮资源、运用"互联网+"模式、拓展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长岭县长期种植玉米和杂粮杂豆、花生等大田作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近年来,受种植比较效益影响,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长,2015年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2%,成为全县第一大作物.今年以来,该县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着力构建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农作物产业带.  相似文献   

9.
小杂粮、杂豆(以下简称小杂粮)营养丰富,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和利用的健身食品。凉山州小杂粮资源特别丰富,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一、现状据统计,全州2000年小杂粮种植5.18万公顷,产量14.4万吨;杂豆0.72万公顷,产量2万吨。小杂粮和杂豆产量占全州粮食总产量的9.45%。这说明其在全州粮食生产构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凉山州小杂粮以苦荞麦为主,常年种植4.8万公顷,总产量10万吨左右。其余品种是燕麦等;杂豆中主要是芸豆、红小豆和黑豆等。小杂粮在凉山州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苦荞麦在彝族同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五谷荞为大…  相似文献   

10.
杂粮产业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在我国自然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的中西部和北方部分地区,杂粮种植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当地的粮食经济中位置突出。如吉林省白城市素有“八百里翰海”之称,全市5个县(市)区中有2个国定贫困县。2003年全市杂粮种植面积153142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0.64%。据有关资料介绍,陕西部分地区,杂粮种植面积已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0%以上,杂粮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杂粮具有种类多样、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保健性强的特点,通过精深加工开发出  相似文献   

11.
《浙江林业》2005,(6):47-47
玉环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县域总面积227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78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274.78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65.6%。  相似文献   

12.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成就了山西小杂粮面积广、产量大、品种多、质量好等特色。 为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加强招商引资,对接国内外粮油市场,振兴小杂粮产业,加快山西粮食流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2012年8月9日,由山西省粮食局、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2山西粮食(小杂粮)交易合作洽谈会在晋城市隆重开幕。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立邀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3.
正吉林省长岭县长期种植玉米和杂粮杂豆、花生等大田作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近年来,受种植比较效益影响,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长,2015年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2%,成为全县第一大作物。今年以来,该县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着力构建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农作物产业带。截至目前,该县籽粒玉米  相似文献   

14.
纵横录     
中国小杂豆品种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小杂豆质量好,品种全,数量足,价格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优势。中国是小杂豆生产大国,品种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中国也是小杂豆出口大国,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地。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出口的小杂豆品种主要有绿豆、红小豆、豇豆、豌豆、蚕豆、芸豆和菜豆等,平均每年出口50万t以上,出口量和创汇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每年出口到日本的小杂豆达10万t以上,品种主要包括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等。中国杂粮杂豆每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自1996年以来,杂粮杂豆的年出口量已占中国…  相似文献   

15.
玛纳斯县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全县已开发土地80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50万亩,占全部耕地62%,成为全国的优质棉基地。全县棉花产量自1999年起在100万担以上,位列全国百强产棉县第12位,是北疆第一产棉大县。  相似文献   

16.
建设四川水利若干问题的思考沈会省情呼唤水利四川是个农业大省,地域辽阔,幅员面积广大,但高原、山区和丘陵占97.5%,平原只占2.5%。现有耕地60%集中在丘陵,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44.5%,人均仅有0.39亩,水利建设远远没有过关。全省有大小江河1...  相似文献   

17.
山西以自身小杂粮品种多而被称为“杂粮王国”,然而近年来,生产面积、产量却有持续减小的趋势,在当前市场行情如此好的情形下,为何小杂粮生产会逐步减少呢,为此,笔者就全省情况做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一、山西农业综合开发的回顾山西省是一个多山省份,山区、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80%,现有耕地资源不足,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比较多。但,山西农业综合开发的潜力很大,一是现有耕地中80%以上为亩产仅100—150公斤的中低产田,经过开发改  相似文献   

19.
《秦巴山区农村经济开发规划》是由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两办”)联合主持,委托陕、甘、川、鄂、豫五省农业区划办公室和开发办(扶贫办)进行的研究课题。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开发秦巴山区的重要意义 秦岭巴山位于陕、甘、川、鄂、豫五省之间,按山地、丘陵面积占县土地面积60%以上的标准,划入这一山区的共107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7.89万平方公里(约4.18亿亩),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9%,总人口4178万,其中农业人口3784万,占90%。这个地区的主要特点是:(一)地处北亚热带,地上地下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是一个待开发地区;(二)山地面积大,占该区土地面积的94%,宜耕地少而质量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甘肃省15年来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小杂粮种植面积、产量等多方数据调查,分析甘肃省小杂粮在种植面积、单产水平、粮食安全、区域优势、主产县区和种植规模等多个方面的演变特点。发现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布局分散,产地市场效应不突出;良种扩繁体系缺乏,生产中良种供应短缺;适合产业化加工的专用型品种少,栽培技术粗放且不规范;加工型龙头企业数量少,产品精深开发程度低;产业扶持力度小,群众重视程度不高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甘肃杂粮种植规划建议和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品种扩繁体系扶持、加快选育和扩繁优质专用品种、加大龙头企业和市场培育力度、依靠科技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优质高产栽培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等若干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对国内其他杂粮产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