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相关学者对调整成本的深入研究,动态权衡理论逐渐成为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主流理论。然而,在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和弱的制度环境下,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确保动态权衡理论的基本假设(管理者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融资决策)成立。因此,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来分析终极控制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与区域制度环境差异对企业目标资本结构和调整速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频 《电子财会》2009,(10):21-23
一、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其核心是建立富有生机活力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典型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公司制.公司制的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防止经营者机会行为的发生。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如何增加投资者价值,实现投资者价值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根据权利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财务理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即股东价值最大化(Shareholder ValueMaximization),这一观点在国内外已得到了普遍认可。创建综合有效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一直是现代管理学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股份制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现象日益普通,投资者希望建立这样一种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首先可以有效地衡量公司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及其向股东提供的投资回报,使管理者的报酬与其实际的经营业绩挂钩,以达到有效地激励和约束管理者的…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融资活动中,产生了各利益集团,因各利益集团追求的利益目标不同,从而引发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 (一)股权融资引发的利益冲突。在现代公司中,由于股权日益分散,股东支配权弱化,出现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伴随着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产生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歧。作为委托人的资本所有者(股东),其目标是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其目标往往是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戴晖 《审计与理财》2000,(11):36-37
现代企业制度是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体现了“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特征。这一制度的建立将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具体地来讲,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会计目标就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提供最优决策信息,企业目标就是财务目标与会计目标的统一。此外,在运行过程中,企业目标还会受到经营者个人目标的影响。   一、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是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里程碑。企业IPO行为改变了公司资本结构,通过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发生积极作用(融资机制、价格机制和并购机制),使得公司治理在经营者激励、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得到改善将提升企业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悦 《财会通讯》2007,(10):75-77
一、引言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管理者利用投资及成本灌水(cost-padding)的策略偏离了所有者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Berle和Means,1932)。因此,股东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机制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约束。然而,无论是以董事会构成为代表的内部控制机制,还是以并购为主题的外部控制机制,都会造成管理者争夺公司资源的控制权,这就构成了Jensen和Ruback(1983)所称的公司控制权市场①。由于内部控制机制"从根本上失败了"(Jensen,1993),所以,并购就成为公司控制权市场中最为重要的控制机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并购的数量与金额不断上升。在中国,企业并  相似文献   

8.
浅谈EVA价值管理体系的应用难点与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现代企业制度日趋成熟的今天,在战略实施中贯彻价值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EVA价值管理直接体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已成为国外实务界中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应用EVA价值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一致,有效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从而达到二者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冲突。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剩余索取权,而经营管理者追求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要使经营管理者的目标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一致起来,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力,积极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则必须建立一个与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运行规则及经营管理者自身需求相适应的机制,既可使经营管理者的劳动付出得到合理的回报,以激励其工作积极性,又防止其追求额外的隐形或显性的收入,产生“败德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个机制就是对经营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潜在矛盾,加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经营者成为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他们控制了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两权分离导致经营者为自身利益最大化工作,而不是为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工作,这使得会计政策选择成为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