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得出的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时代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党的十九大系统地提出了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发展战略等新判断,这些新判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进程,进一步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更加科学地指导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向着更高的层次的迈进。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的思想,澄清了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认识,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坚定立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实施两大战略,以更高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实践基础上 ,我们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创立 ,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论断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市场经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改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当务之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被推向市场参子竞争,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迫使企业要更多地关心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使企业扬弃原有的一些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模式,拓宽自己的思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重新认识和改造原有企业中陈旧生产关系的一项根本举措。我国…  相似文献   

6.
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的重大意义,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是否真搞社会主义、是否高举旗帜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新高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最大实际,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客观依据。真干社会主义,就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反对否定社会主义的右倾,但主要是防止超越历史阶段的“左”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胜利跨入新世纪。十五大报告把应该怎样从社…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中基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出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为此,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论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时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江泽民同志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站在世纪的高度,回顾了百年战斗历程,总结了近五年的改革经验,集中全党的智慧,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党历史上又树立了一块丰碑,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针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观点,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社会性质、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经济形式的联系和区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涵,以求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针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 经济的观点,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社会性质、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 经济形式的联系和区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涵,以求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所有制分析的特定社会发展阶段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房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虽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但是唯一切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商品、货币、资本都已经消亡的理想社会主义,而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不但存在着商品、货币、资本,而且必须大力发展商品、货币、资本关系。所以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分析,不能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理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必须从有利于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和平劳动理论是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劳动及收入形态的基础,必须结俣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区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劳动的范围,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收入形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一 中国实际与西方借鉴的关系 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改革的多样化模式,决定了中国机构改革的独特走向:既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在对西方成功经验的借鉴中迎合世界潮流。 中国机构改革的民族特色是由中国特有国情的复杂性决定的。首先,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决定了中国机构改革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行政体制的发展,本是基于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然历史过程。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模式应该是在自己的现实土壤上自然地“长成”,而不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人为地“制造”而成。因此,中国机构改革只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建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胡锦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科学理论和选择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四大以来,甘肃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正在向小康迈进,但也有部分城镇居民生活处于相对贫困。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也是世纪之交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调查和掌握甘肃城镇居民生活贫困程度,对于制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推进城镇扶贫工程,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是很有必要的。一、部分城镇居民贫困现状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1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党对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观点是科学的。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生产实际上是马克思承认的过渡时期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所谓“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导致资本主义是有条件的,是以承认马克思关于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为前提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承认商品生产或市场经济的两面性,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一、面向职工以人为本。寻求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矛盾的物质途径 1.要进行基本国情的教育,深刻认识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我们电影企业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解决职工基本生活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当前我们企业内部矛盾就是职工的基本生活无法解决所产生的。属于前进中、发展中的问题,因此,要教育职工群众理解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困难,要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市场中去,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的起始点和落脚点都是集中精力发展中国生产力,实现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可以说,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邓关于中国经济转轨和建设的一整套见解,其中包括他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以及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关于以生产力标准为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试行股份制改革的思想,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根本点的思想,关于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并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