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上市公司2003、2004年的数据,对关联交易和审计意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审计意见能反映出关联担保情况,但不能反映出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情况;上市公司如果对外提供担保,则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小;如果上市公司是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可能性比由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要小;审计费用与总资产的比值越大,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在板块、地区及所有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而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明显高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审计收费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公司的业务复杂性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的业务越复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越高。国家应该鼓励会计师事务所走注重行业专长的发展道路,提高审计收费的市场化程度,实现差异化竞争,进而优化整个行业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是否聘请“四大”合作所以及公司的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对上市公司是否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有显著影响。而大股东持股比例、成长性与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是否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没有影响,这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动因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的中国审计市场鱼龙混杂,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众多。好的品牌能否获得较高的审计收费?本文通过对2003至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计量分析,发现即使在控制了事务所规模和竞争程度后,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仍然获得较高审计费用。本文认为,审计市场上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显著的品牌溢价,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注重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效益,是影响我国事务所国际竞争能力,阻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借鉴国际经验,通过自我积累、兼并、联合、业务扩充、建立分支机构、国际合作等方式来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走规模化之路,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对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跟随企业"走出去"的迫切要求,事务所怎样"走出去"?值得深入研究。而"国际四大"国际化扩张的成功发展史,无疑为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国内外学者对"国际四大"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较多研究,本文综述"国际四大"国际化发展的动机及国际化扩张模式相关研究成果,旨在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王胜浩震惊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乃至全社会的深圳特区会计师事务所“原野事件”,北京中诚会计师事务所的“长城事件”,海南新华会计师事务所的“中水事件”已过去两年多了,但是它给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敲响的警钟依然长鸣。“以质量求信誉,以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盈余管理程度的角度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考察,研究了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经验证据表明:在我国,"国际四大"抑制客户盈余管理的能力显著高于"国内四大"和"其他国内所",即"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高于"国内四大"以及"其他国内所"。"国内四大"抑制客户盈余管理的能力并不强于国内其他所,即"国内四大"的审计质量并不高于"其他国内所"。另外,事务所在合并后,其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2004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窗口,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营业绩愈好,财务报告质量愈高和聘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越有动力披露内部审计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大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审计信息的可能性则较低;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选取959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公司规模(Inasset)、是否由国际“四大”(big four)和国内“十大”(big ten)审计、上市公司所在地(clocate)、会计师事务所为、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连续年限(year)等五个变量对审计收费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集中型股权结构的现实背景下,对集中型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综述性研究。针对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问题、小股东对经理层的监控不利问题、大股东对经理层的监控过度问题以及政府控股型商业银行治理风险的特殊性问题,分别提出如下对策建议:赋予企业内部人剩余收益权和由少数几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由持股数量足够大的大股东对经理层进行监控、分权控制、减少政府对银行的控股数量和干预,以及加强对政府控股型银行的私人监控等。  相似文献   

12.
以2003—2011年中国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两方面检验大股东占资的成因和经济后果,发现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较低水平时,大股东占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较高水平时,大股东占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强化了激励效应,降低了攫取效应,显著降低了占资程度。此外,企业大股东占资程度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后股权分置时代随着大股东市场地位的提升,大小非不断减持,上市公司监管面临新的挑战。在监管上必须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规范企业重组,加强对大股东的监管,防止利益输送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从现金持有理论和股东控制权理论出发,以2002~2006年沪深两市5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股东控制权进行可靠的度量,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及其约束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并不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的直接原因,大股东控制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反而会持有较少的现金;股东之间的制约能够有效地减少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美日公司治理类型角度重新审视美、日企业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差别,从而看到美国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采取退出体制,日本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采取进言体制。同时还看到,美国退出体制是以“强董事会、弱股东会“模式体现出来,而日本进言体制是以“强股东会、弱董事会“模式体现出来。因此,针对中国国有独资与国有控股公司而言,借鉴美国退出体制与日本进言体制的优点,依据现实的经济条件吸纳进言体制和退出体制的各自优势,真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企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会计稳健性的角度出发,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大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的利益冲突在通过控制权市场、会计政策选择权等机制作用后,大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在会计稳健性方面出现利益协同的情况,大股东与管理当局在确认会计信息方面对会计稳健性产生相同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大股东与管理当局会削弱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从而使大股东通过及时确认"好消息"以及滞后确认"坏消息"来掩盖对中小股东的"掏空"行为。研究还发现,与私有控制人相比,国有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这一结论部分地印证了La Porta等人关于上市公司代理问题主要存在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论断。  相似文献   

17.
终极股东控制的广泛存在往往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利益更容易受到终极股东的侵害。从所有权结构的视角,对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通过对终极控制股东的形成和实现机制的研究,运用多重控制链模型解释了控股股东分离所有权和现金流权的方式,并且通过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影响的研究发现,在存在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下,无论股权的集中度如何,都存在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公司治理效率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监事会治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股东所有权性质和持股比例都会对监事会治理产生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重要结论: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不同,会对监事会治理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由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同所引致的代理权争夺,更有利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取2003—2009年所有股票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对股票增发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其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流通股股东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但增发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不受其产权主体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了2000—2005年间公开披露高管违规的2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高管违规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国家股比例与高管违规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法人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违规之阃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流通股比例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违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要抑制高管违规,当前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中,一股独大并非一定就是不好,重要的是加强对控股股东监管和外部投资者利益保护,股权分置改革必须与投资者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