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要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职能,加快城乡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充分体现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职能。本文探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的配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配合运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认为财政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金融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通过两者的有效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配合运用的几种具体方式,主要包括:财政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产品时应利用金融的方式和手段,发挥财政支持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引导作用,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相配合来共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估与数量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经典的DEA模型和改造的四阶段DEA-Tobit效率评价模型,利用2005年数据研究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农支出效率一般不太高.财政支农投入必须均衡激励农业生产增长和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缩减低效财政支出,增加高效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徐杨林 《经济师》2012,(1):230+2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面临的"三农"问题的重要目标和手段。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山西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实现我省新农村建设逐步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却出现配套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支农资金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引入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进而提高黑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清醒认识新农村建设的误区(一)只注重公共财政扶持,忽视多方面支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公共财政支持固然重要,财政部门也走到了前台,陆续出台了许多惠农富民的支农政策。现在各级财政部门除了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外,还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思想,积极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存量,加大增量投入,促进了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如果只注重公共财政的支持,忽视其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财政支农资金科学管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娟  元玉明 《经济师》2007,(3):249-25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和建设的步伐的加快,国家和各级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如何对各项支农资金实施科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一级是关键,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必须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但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不断下降,“三农”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一、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支农支出相对财政总支出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说,总量投入不足。1990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问题,不仅中央财政如此(见表1),地方财政也是如此(见表2)。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91年为21·3%,2000年下降到12·7%,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10·8%。相应地,地方财政支农支…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的历史性任务,中央财政支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要摆脱土地财政困境,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和效用,改变"小农业、弱农民、穷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大农业、强农民、新农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服务于构建差异性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激发和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与活力,深化财税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财政支农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加较多,增长较快,但依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笔者在阐述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是推进新农建设的客观要求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统计年鉴资料,对财政支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出财政支农中存在的五个问题,提出了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四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诱致性合作、公共物品供给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由个人理性导致的农民之间的不合作是造成农村公共物品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之间的合作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才比较容易达成。因此,合理运用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诱致农民合作,在此过程中培育农民的参与意识,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刊获悉,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年,黑龙江省各级财政部门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稳定、完善、强化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13.
1.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二是要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制定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把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三是利用财政手段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农村的积极性。要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政策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各类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和农村,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多元化投入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架构建设——基于发展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已经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本文首先通过对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体系的梳理与分析,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征性事实,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提出从短期完善修正现有支农政策、中期理顺与开拓支农途径,长期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财政支农体系趋于完善等方法入手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需求大于供给、财政支农体系混乱与财政支农形式单调等问题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健全完善多元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对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财政支农重点投向、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调动农民自主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证券直接融资与吸引外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健全农村投融资体系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河北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机制创新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勇 《经济经纬》2006,(4):126-128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村大量资金外流,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在资金管理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创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新武  雷霆 《经济问题》2006,(12):49-50,5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最优财政支农支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必然选择.但是,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不能无限增加,必须确定其最优规模和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既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也要增加财政支农非生产性支出,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更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身心健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保障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公麸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财政如何支持农村公共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公共保障能力,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是当前农村财政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农村公共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农村公共保障目标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1·通过农业立法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和合理利用。目前,财政支农政策具有不稳定性特点,即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下降、结构不合理;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因此,建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应尽快出台《农业投资法》,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和有效利用。尽管我国《农业法》对增加政府农业投入做了一些规定,但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对财政资金需求的质和量要求。通过立法来防止由于各级政府的随意性而忽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上的事权和财权关系,确定政府农业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