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正一、相关保障及配套措施同步跟上首先,从政府和各开发商角度而言,在利用黎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时候应从坚持保护与合理开发的两个方面综合考量,形成和谐的发展环境,同时还需尽快完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从政府角度来看,第一,政府部门应尽快提高黎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第二,进一步了解黎族文化资源的特点,深入学习黎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培养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能力;第三,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和文化兴起,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文化遗产,都受到了大众的青睐。例如,现今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锦,是海南黎族特有的文化产物-织锦,它作为黎族人民标志性的文化产物,有着较多种类的纹样,吸引着外来的游客。黎族织锦作为海南黎族的地方特色,要充分发挥着它的民族和一些文化内涵,尤其是随着旅游产品售卖的畅销情况,黎族要设计出富有本族鲜明特色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经颇具规模,文化产业的概念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4大类,10亚类;其中包含了7项旅游产品要素、9项旅游产品类型、若干旅游产品项目。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在主题形象定位、产品功能设计、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也迎来了发展新阶段。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陕西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推动陕西旅游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充当着经济促动力角色,也成为陕西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国内对陕西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多呈现出细化研究的特点,如对陕西某一民俗文化及其旅游价值的研究、对民俗景观设计的研究、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等,这些以某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旅游资源富集,交通便捷,气候宜人,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客源优势。为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推民俗文化,营造旅游民俗文化特色发展氛围,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本文分析旅游民俗文化特色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南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王新军国家旅游局一、产品结构与投资走向海南旅游资源的结构特征为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奠定厂资源基础,面对国内外市场对度假旅游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度假旅游产品成为海南旅游开发的一个主要投资方向。海南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既要顺应国际上现代度...  相似文献   

7.
为对接海南"全域旅游"建设,获取毗邻三亚的陵水新村镇各类旅游资源信息数据,笔者组建了新村镇旅游资源调查小组。经过为期1年多的调查走访、实地考察与信息收集分析,发现新村镇旅游资源总量十分丰富、具有独特优势、开发潜力巨大,同时也存在对资源价值认识模糊、体验旅游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旅游全域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此提出了统一规划开发、更新经营观念、立体宣传形象等促进新村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不仅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带动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时对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推动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也将以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为例,探讨民俗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让民俗旅游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国内     
筹建"三网三库"打造海南网上游网络旅游可让游客方便地了解到异地的旅游资源。为此,海南省旅游局将于今年正式启动建立"三网三库"工程,"三网"即海南客源客户网、旅游宣传营销人员网、海南旅游宣传媒体网,"三库"即旅游宣传信息库、海南旅游图片库、海南旅游宣传资料库。据了解,除"三库"是介绍海南旅游资源之外,"旅游客源客户网"是了解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窗口;"旅游营销人员网"则是旅游相关单位人员网,便于进行市场分析和调研;"旅游宣传媒体网"是海南旅游最新动态的报道口。  相似文献   

10.
阿坝州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与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为发展文化旅游孕育了肥沃的土壤。本文根据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对其开发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加快发展阿坝州文化旅游的路径和方法。对促进阿坝州文化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的魅力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以徽州地区为例,首先阐述了其民俗活动的类型及特点,然后列举了当地民俗活动的实例,最后针对这些活动进行了旅游景区民俗开发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是位于我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省份,也是中国经济特区之一。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主要在于四季适宜的气候特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跨年演唱会已发展为我国受众较广的全民庆祝娱乐演出项目,跨年演唱会的举办往往伴随着粉丝经济的暴涨。海南省与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合作,发挥了海南岛资源及政策优势,在推动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的同时,也给海南旅游建设方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提高海南旅游形象,增强海南旅游的知名度,吸引更大量的粉丝经济,促进海南旅游消费的活跃与海南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析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浅析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吴承忠鲁迅曾说:“有地方色彩的东西,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在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湖北土家族人口100多万,数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价值、动力和路径,以促进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能够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兴旺,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旅游品牌打造。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在于政策引领、市场消费需求、文化传承、旅游资源禀赋,因此可以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挖掘民俗文化特色、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  相似文献   

15.
花山文化给崇左的旅游带来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如何将花山文化融入旅游并将花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为左江流域打造出新的特色旅游品牌产品,整合与开发当地的岩画资源、发展文化、民族特色旅游是调研的方向及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左江流域花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调查资源的丰度、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等,进行资源分类,分析其特点,了解左江流域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将之与花山文化形结合,进行整合。整合的目的是要将闲置的资源和旅游景点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独特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6.
黎族文化符号作为海南本土的特色代表之一,不仅彰显出具有海南特色的本土文化,也呈现出了黎族人民智慧、勤劳而又淳朴的传统美德。历经岁月的沉淀,黎族文化符号以最独特的视角,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对黎族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中应用的研究,此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黎族文化符号的发展背景,进而提升黎族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中的创作水平,推动黎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南椰雕是海南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本文分析了海南椰雕旅游工艺品现状,深入探讨海南椰雕旅游工艺品文化挖掘与创新开发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并提出了开发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涵养着城市的文化格调和城市气质。平潭作为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阵地,遗存大量富有海洋地域特色的两岸民俗文化资源。本文将以平潭为例,略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探索其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应充分利用其独有的政策、资源、区位,借助于"旅游兴州""文化强州"战略,深挖民俗文化潜力,做强做大朝鲜族民俗旅游品牌,借力延龙图、长吉图优惠政策和东北亚旅游市场的便利,合理规划优质旅游资源和依靠政府的主导与扶持,把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民俗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作为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扩大其职能,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启动综合整体优势,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