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声音     
《资本市场》2007,(7):104-104
<正>解振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速仍偏快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6月22日表示,目前,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生产、出口和投资增长都比较迅速,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他透露,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正在研究制定中。今年以来,主要耗能产品的产量增速明显加快,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大幅增加。据统计,今年1到4月份,我国重工业同比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5—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用电量与GDP、行业产值、行业投资、城市化水平、行业投资结构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情景分析法对2011—2020年7个情景下的我国高耗能用电的发展潜力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高耗能用电与宏、微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短期偏离关系;城市化水平、高耗能行业投资结构是影响高耗能用电的重要因素;高耗能用电对GDP的发展速度比较敏感,在高耗能行业的投资与产值保持目前增长速度的情景下,高耗能用电走势与基准情景比较接近;2011—2020年高耗能行业继续发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巨大的资源消耗与能源环境代价呼唤高耗能行业进行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在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变化、工业经济面临多重压力的背景下,我省工业生产增长平稳,重点行业运行良好,工业用电量持续回升,工业经济整体实现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速与用电量短期背离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中,用电量是一个同步指标。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特征是以高耗能经济、资源输出型经济为主导,经济发展与用电量具有紧密关联性。金融危机以来,用电量数字成为考察经济是否复苏的一个重要指标。用电量与经济增速的同步相关性在大多数时间里表现为周期变动规律趋同的特征,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短暂影响,相关数据出现了一定的背离现象。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短期现象,不会是一个长期态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一季度,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增幅回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42922亿元,名义增长16.3%,汽车、石油及其制品等热点消费品增速大幅回落。二季度,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受通胀预期、搂市调控和城市治堵等政策影响,预计增速将有所回落。应着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完善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质量和价格,创新鼓励消费的政策,多渠道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平稳较快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9.6%,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属快速范围,符合以抑制通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要求。二是三大需求均衡拉动。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均处于平稳较快增长状态,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民间投资增速逐月加快并明显快于国有单位投资,说明自主增长机制的作用正在增强。三是通货膨胀压力尚未缓解。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11,(6):10-10
“到2015年我国GDP将继续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石油和化学工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4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产值和主要石化产品产量继续大幅增长:对外贸易增速明显加快;石油和化工市场总体平稳,产销基本顺畅,价格保持稳中上扬态势;行业投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8.
调整高耗能行业的结构,提高高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路径之一,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章围绕如何设计这一过程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我国CO2排放量与人口因素、人均不变价格GDP、高耗能行业结构、高耗能行业能效和第三产业结构之间的STIRPAT关系模型,通过对1980~2012年期间的数据模拟得到长期均衡发展关系模型,最后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研究高耗能行业结构和能效变化对我国CO2排放峰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第三产业结构、人口因素和人均不变价格GDP而言,我国高耗能行业结构和能效对CO2排放量的影响更大,我国在未来是有可能通过调整高耗能行业结构和提高高耗能能效在2030年达到CO2峰值。同时,情景模拟的结果还显示,降低高耗能行业结构和提高高耗能行业能效对于我国CO2峰值出现时间的影响作用相差不大,但加快降低我国高耗能行业的经济比重更有助于我国减少CO2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9.
差别电价传导机制及延迟性的系统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高耗能企业中的电解铝企业为例,运用差别电价政策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差别电价对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用电量等指标的影响以及其最终引起企业经营决策的变化。研究表明:差别电价对电解铝企业的"用电量增加"、"生产量"具有明显的降低效果,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影响的效果越来越显现,并且差别电价对高耗能企业的生产决策影响具有延迟效应。  相似文献   

10.
水泥行业是高耗能行业,而我国的水泥能耗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5%。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缓解目前煤电油运紧张的重要途径。水泥工业的余热利用,已被国务院列《“十一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十项重点发展的节能技术之一。国家发改委也正在制定有关政策和行业标准,加快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水泥行业的节能降耗成为浙江省工业节能降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浙江省内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0多余,年热料生产能力6000万吨,若能全部利用水泥窑的废气发电,年发电量可达18亿度,按居民每户每月150度用电量计算的话,一年从废气中淘出的电量,可供100万户居民使用。  相似文献   

11.
7月份用电量增速数据丝毫看不出当月经济增速企稳的信号,当月用电增速又拉低了今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国家能源局14日发布的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7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5S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较去年同期11.8%的增速回落7.3个百分点,而环比6月份4.3%的用电增速则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高耗能行业碳达峰是实现全社会碳达峰的前提。论文通过构建国家—陕西两区域CGE模型,设计基准情景和三个减排情景,评估碳达峰目标的倒逼机制作用对宏观经济及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控制政策能有效控制碳排放增速,三个减排情景于2029年实现碳达峰,能源消费总量达峰时间滞后于碳达峰。相比基准情景,全行业实施碳控制政策导致GDP损失1.20%;只限制高耗能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投资结构优化弥补产能的缩小,GDP损失仅为1.06%。高耗能行业实施碳交易政策能优化配置碳减排空间,进一步缓解0.23%的GDP损失。通过集中管控高耗能行业碳排放,促进高耗能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可有效降低全社会碳减排成本,支撑能源大省完成碳达峰目标和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迅速,用电一直成高增长态势,至2003年,全省用电更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无论是“伊拉克战争”还是“非典”,都没能阻挡经济增长的步伐。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使得我省用电水平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运行。2003年1~10月份累计全社会用电量1017.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12%。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快,达28.08%,第二产业用电增速为22.44%,一产用电量同比下降了0.007%。  相似文献   

14.
DAOchina 《新经济导刊》2013,(5):88-88,F0003
欧美债务困局难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短期衰退风险犹存。中国出口、投资增速相比去年有所加快,消费增速略有回落,摆脱通胀压力后,2013年度将有更大空间调整财政及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5.
韩永文 《当代经济》2007,(13):10-11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不断加快,但支撑高增长所付出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代价越来越大,积累起来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从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看,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加快,工业生产特别是重工业生产增长加速,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煤炭、电力等能源生产的增长明显快于经济增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增加.这说明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均衡性仍在继续扩大,投入产出比更加不协调,经济增长的代价在继续加大.因此,各方面应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引导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来,下大力气抓好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据最新数据,2012年我国GDP初步核算同比增长7.8%,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同比回落6.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随着国内经济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电网投资的增速也将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对人均用电水平较低且有一定刚性用电需求的欠发达地区形成较大的投资压力,如何将有限的建设资金投入更需要的电网项目上成为当前应该重点考虑的课题。本文结合当前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政府预算约束恒等式为工具,结合我国地方政府收支决算总表的具体特征,对地方债规模的估计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应该区分地方政府的决算总债务和决算净债务。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浙江、河南和新疆为例,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历年的地方债规模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浙江、河南和新疆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发展周期十分一致,都经历了1994-1998年的增速快速回落期、1998-2007年的平稳增长期、2007-2008年的增速快速上升期和2009年以后更高水平的平稳增长期四个发展阶段。进一步,本文对浙豫疆三省区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浙江、河南和新疆的地方政府债务均表现出一定的可持续性,但浙江在控制地方债的增长方面压力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8.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32):F0003-F0003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他的人生历程,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来说,这五个字同样适用。经济结构调整之痛是过程,来自于为此而牺牲掉的部分经济增速,10月份投资、消费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纷纷回落,表明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经济结构调整之乐是结果,调整所带来的是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和更高水平的人民生活。今年工业对GDP走势的决定性作用在减弱,反而服务业对稳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与基本民生相关的指标: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就业稳定,消费增速平稳,几乎未受到增速换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展望下半年,受经济平稳增长、去年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用电需求将继续呈回升态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预计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约5849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增速较去年提高2.7个百分点,电力供需宽松的格局仍将延续.下半年电力行业亟需继续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化解电力过剩产能;深化电力价格机制改革,降低电力消费成本;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电力发展短板;创新电力供需两侧管理,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四个方面着力,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电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与明年走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2002~2004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05年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就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物价水平稳步回落,财政金融平稳运行,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贸易顺差过多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主要是贸易摩擦加剧并呈常态化,石油价格高位徘徊,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