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凸现.移民作为跨国劳动力转移中最重要的形式,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理论分析结合实证研究,对影响移民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并集中关注阈成本对移民的影响.最后结合现状讨论我国移民政策目标及可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大规模分析研究,大概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从那时起,一批学者试图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现象中解释大量移民流产生和波动的原因,并讨论了影响长期和近代国际移民趋势的诸多因素;而另一批学者试图从理论角度分析这种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作为劳动力国际流动原因的研究综述,要以两派学者的研究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一批学者从劳动力国际流动现象中得出的结论,再介绍另一批学者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新发展,最后总结研究劳动力国际流动原因的分析框架,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张少春 《开放时代》2014,(3):198-210
本文试图以"做家"来讨论移民家庭再造的过程和逻辑,展现流动的家庭如何在传统文化理想和跨国生活现实之间被塑造出来。移民家庭的实践建立在成员跨国移动的空间轴和生命历程的时间轴之上,表现为各种家庭关系被不断重组。本文以来自中国的半导体技术移民在新加坡的生活为例,考察了夫与妻、父与幼和子与老这三对基本关系在不同时空环境和外部条件下,如何影响人们的策略和行为,产生了哪些特殊的家庭形式与居住格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的贸易和移民问题日益突出。移民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直接显性地冲击了美国的劳动力市场,而贸易通过减少劳动力需求间接隐性地冲击美国劳动力市场。该文比较分析了两种冲击的特点和力度,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解释了美国贸易保护和移民限制政策的诱因,并强调了贸易发展对美国劳动力市场可能造成的更大冲击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重庆市云阳县移民的调查数据,按移民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对移民家庭收入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按移民类型、受教育程度、年龄段进行分组,对影响移民家庭收入的微观因素进行回归估计。结果显示:移民家庭的经营土地对其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劳动力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最大;从年龄结构的角度看,31~45岁、46~6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最大;当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大专水平时,家庭收入会随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16~30岁年龄组中大专文化劳动力比例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显著为正;31~45岁、46~60岁年龄组中初中文化劳动力比例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显著为负;劳动力的非农业收入明显高于农业收入。最后提出:应鼓励移民从事非农业;鼓励青年和中年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发达的城市自愿流动;鼓励移民子女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尽快健全城镇和农村移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西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作为对象。国内学者对农村扶贫中涉及自发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过专门探讨,对移民搬迁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有研究。历史所载移民的方式一般只包括由官方组织实施或强制实行的,至多只记载了那些得到官方认可的自发移民,而不包括其他自发移民。对自找出路、投亲靠友、自行搬迁的移民,需要政府制订配套的优惠政策。自发移民无时不在进行,而这一过程却是残缺不全的,其合法性处于尴尬的位置,根本之策还是将其接纳和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西部民族贫困山区除通过异地开发、劳务输出等方式向外转移劳动力外,对于一些自发移民和短距离趋利性移民可进行近域迁移,而获得人口的聚居效应;自发移民的迁移成本与收益的相对大小是迁移与否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7.
刘嘉莉 《经贸实践》2016,(18):183-186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对劳动力需求日益迫切,农村移民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替代性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依据人力资本禀赋和工作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将劳动力进行分组,并且构建Nested CES生产模型,利用CHIP数据测算城市中移民与非移民之间的替代弹性.结果表明,移民与非移民的替代弹性为负,即二者不可替代而存在互补关系.在正式部门、短期雇佣关系以及低学历条件下,二者的替代弹性绝对值更大,互补关系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过多的移民享受失业救济计划,增加了政府公债。一项基于1990年收入分配调查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与美国与加拿大的研究相比,本文观察到,移民领取失业救济的概率要高于本地出生的居民,并且移民领取失业救济的额度也要高一些。 1.引言 本文是对移民利用澳大利亚社会保障的讨论之一。澳大利亚是主要移民接受国家之一,其移民计划和加拿大相似。移民组成了澳大利亚人口的22%左右,并且提供了13%多的劳动力。象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高失业率和大量公债的国家,必须解决这  相似文献   

9.
为了恢复草原植被而转移出来的牧民能否顺利生产、生活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话题。本文在综合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探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并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收缩转移战略为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实施草原牧区生态移民政策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民国以来,关内向东北移民,曾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然而,“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关内向东北移民的正常进程被打断。事变后移民的人口结构(性别、年龄、职业构成)、地域分布、移民的定居率、迁移过程等方面与事变之前迥然不同,呈现出新的特点。事变前,关内向东北的人口迁移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其性质属于中国人口自发的国内转移,是中华民族自身的客观调节运动。事变后,关内与东北间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即进入东北地区的关内人口,不再是自由流入谋生,而是被作为“苦力”招骗而来,其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关内劳动力的强制性掠夺。  相似文献   

11.
试析日本据台时期对台农业移民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长达五十年。在此期间,日本为了实现掠夺台湾资源、转移国内过剩人口、同化台湾人民,最终达到长期占领台湾的目的,始终将移民台湾作为其对台殖民统治的重要一环。而农业移民又是移民的重心。由于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日本对台湾的农业移民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日本的农业移民计划虽然落空,但对台湾社会却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为避灾减灾、减贫脱贫,保障居民生存安全,推动城镇化发展,2011年陕西省政府启动了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但由于陕南移民主要在各行政区域范围内空间转移,区域范围内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协调,导致现状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移民新区的建设和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为有效平衡区域资源、统筹移民新区与城乡发展、提高移民新区营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文章以安康市为例,梳理移民新区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分析移民新区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阶段的营建策略,引导移民新区的合理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跨国移民流动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既涌现了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浪潮,也出现了不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潮流.不同流向下跨国移民的社会适应,不能简单地用“同化论”、“多元文化论”等指涉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理论加以解释.中国移居南非之新移民在南非社会中建构起了具有“桥与墙”双重功能的民族聚集区经济:一方面促使中国新移民出于工具性目的去主动了解移居国的相关状况,同时也强化了中国新移民自身的族群认同,使得他们普遍缺乏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明确动机.因此,在民族聚集区经济的影响下,南非的中国新移民的社会适应呈现出“非零和型适应”和“多元适应”的二元化倾向.这种社会适应上的差异性体现在居留心态、社会空间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刘颂新 《经济师》2010,(7):202-203
美国移民文化主要强调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竞争,讲究理性和实用,尤其强调的是个人的价值。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祖先来自世界各地。美国文化的形成就与这些移民有着密切的关系。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来到北美这片肥沃的土地。各种文化的交融和北美生活的叠加创造了美国独特的移民文化,而早期的移民文化为当今美国主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将主要讨论美国早期移民文化的形成和其内涵。  相似文献   

15.
用数学模型结合老挝水力发电站Nam Theun 2 Hydroelectric Project项目受影响地区移民实际情况,对移民搬迁工作及其数量进行数学建模,对比分析搬迁人口数与实际情况搬迁人口数,体现数学模型在项目管理领域中作用和效率,为移民项目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舒静 《时代经贸》2008,6(10):39-41
本文以重庆市綦江县为调研地,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做了分析,并对劳动力转移模型和解决机制进行了探索。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因子。结合当地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劳动力转移模型和“二导向”机制,为綦江县的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王鸣  金登杨 《经济地理》2008,28(2):205-208
扶贫移民安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实际操作难度大,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权衡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文章结合浙江省瑞安市扶贫移民的实际情况,对近年来的扶贫移民实践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从扶贫移民的实践中总结移民安置模式及其特点,通过对现状不同移民安置模式基本形式和特点的比较,为浙江省进一步开展扶贫移民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值得借鉴的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18.
长潭水库1~6批移民经济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思军 《经济师》2010,(5):65-66
移民是水库工程建设的一个必然环节,移民所作出的奉献及安置地的生活水平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水库工程效能的分析来反映出移民的贡献,利用AHP结合模糊数学法对移民的生活水平进行评价,为下一步的科学移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深圳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在总体规模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涌现出多个知名跨国品牌。深圳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的群体性成功在表象上体现为企业经营策略的成功,而移民文化作为深圳城市的文化基色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移民文化的主要内涵契合了企业的创新行为,提高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风险管理能力。国际化经营丰富了深圳移民文化的内涵,并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倒逼作用。技术创新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了竞争优势,并进一步强化了深圳移民文化中的创新元素,移民文化、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化经营之间呈现出比较强的内在联系和互强化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力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不仅是生产、投资、金融和贸易的国际化和自由化,同时,它也是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和重组的过程。因此,全球化本身就意味着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口流动。”事实上,全球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的跨国流动。2002年10月,联合国公布的移民报告指出,从1975年以来,世界移民的数量增加了一倍,2000年已达1.75亿人。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三者的国际流动中,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最困难的,特别是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在现代条件下已经难以像商品和资本那样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