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实施了多项出口贸易鼓励政策。本文对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出口贸易三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并通过VAR模型估计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变量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两个因素的实证比较,得出出口信用保险虽然在短期内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还不够显著,但从长期看却是显著的,并且要大于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廷珺  曾炜 《现代经济》2007,6(6):171-173
关于劳工标准与贸易比较优势的相关性问题,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5年的经济数据,对劳工标准与出口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劳工标准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劳工标准的提高对出口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劳工标准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将劳工标准提高到与国情相适应的水平以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出口贸易、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型,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出口行业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其中制成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大于初级产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中国出口产业技术水平高于非出口行业,对非出口行业产生了技术外溢,人力资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因其与出口产业发展不相匹配,出口行业不能通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就1997~2004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及波动对中国向日本及欧元区国家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及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效果不显著。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对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影响有限,但可以改善中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贸易;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利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而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影响并不显著。据此,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会给中国出口贸易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有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影响因素以及服务贸易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作用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影响我国服务业的内生因素,服务贸易通过影响这些因素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具体的说,服务出口贸易主要通过影响国内的人均收入、城镇化、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来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而服务进口贸易主要通过影响国内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来促进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效益低下,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效益进行理论与模型分析,探究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益,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很快,而外资企业出口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较大,如何充分利用外资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良性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从外资企业出口的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进一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出口贸易更快更好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线性回归、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方差分解技术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由此得出结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出口的增加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出口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一定的时滞,而消费的时滞与出口相比较长,投资的时滞与出口相比则较短。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人力资本已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的经验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内涵及其特征的分析,探讨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提出应更好的利用人力资本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VAR模型,对中国1985~2004工业结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FD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检验了工业结构与进口、出口、FDI之间的长期协整均衡关系和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刻画了脉冲响应函数(IRF)。结果显示,工业结构升级、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FD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口贸易和FDI对工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出口贸易对工业结构升级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显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盘存法和受教育年限法测算我国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误差修正(VEC)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手段研究三者之间的长期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经济增长要依靠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人力资本贡献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持续显著的效应。因此,我国应平衡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比例,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也同其所拥有的其它资源一样,在区域竞争中一直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只有构建起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教育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实现人力资本积累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才可能从根本上遏止住西部地区人才严重流失和人力资本积累困难的趋势,保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可持续推进,实现西部地区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层面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理及路径,得出如下结论及启示:中国工业行业1995~2010年间的出口技术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其优化动力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FDI资本要素的积累与进步。但随着这些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制和路径也发生了动态变化:2001年前,物质资本是影响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首要要素,但2001年以后,物质资本对出口技术结构的提升效应明显减弱,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且呈现出边际贡献动态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大对人力资本要素培育和创新将会成为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策性创业资本的地位及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将创业资本划分为政策性创业资本与商业性创业资本,提出政策性创业资本不应以追求商业利润或与私人部门分享利润为目标,而是以税收、就业、区域发展、出口和经济发展作为追求目标。它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功能,政策性创业资本的定位就在于通过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调节来分散、分担商业性创业资本的经营风险,吸引、引导、鼓励、扶持商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国家战略与中国地区差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后凯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1):91-95,114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然而,这种经济的全球化主要是沿海地区的全球化,而中西部地区在这种全球化进程中所享受的好处并不多。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尽管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至今并没有从根本上遏止东西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从长远发展看,今后中国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开发,努力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大力推进中西部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使中国迅速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好处能够更多地传递扩散到广大的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The article aims to present and discuss estimates of levels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in Italy??s regions over the long term, i.e., roughly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p to the present day. The results are linked to newly available evidence for regional value added in order to begin to form an explanatory hypothesis of long-term regional inequality in Italy: convergence in value added per capita is tested in light of the neoclassical exogenous growth approach, which incorporates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as conditioning variables into a long-term production function. In contrast with conventional wisdom (e.g. Putnam 1993), we find that social capital was not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economic growth in post-Unification Italy: It grew in importance only in the last decades. Conversely, human capital was more importan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was not one single conditioning variable over the long run, thus supporting the view that, in different periods, conditioning variables can be determined by technological regimes.  相似文献   

17.
Italy’s regions experienced different rates of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Although southern regions were very disadvantaged when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took place in 1861, they caught up at a very slow pace—and a remarkable regional divide in education persisted until the interwar period. While previous hypotheses have focused on the role played by fiscal capacity, this paper sheds new light on the effect that enfranchisement had on the growth of schooling. The presence of large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local electoral franchise is confirmed by the data;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ting rights, the intensity of local direct taxation and municipal fiscal capacity is weak at best. Furthermore, if the impact of these factors is analysed separately through a number of econometric models, fiscal capacity stands out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of education across Italy’s provinces. Against recent hypothese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political voice within Italy’s municipalities did not determine the persistence of regional inequalities in schooling in the long run: it was Italy’s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ogether with remarkable and pre-existent regional disparities, that slowed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in ru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with immense costs in terms of future prospect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力资本生产效率和物质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存在正外部性等途径,促进人力资本积景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并导致金融发达、经济高增长的高度均衡和金融欠发达、经济低增长的低度均衡并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长期存在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双顺差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通过对双顺差现象分析发现:过高的储蓄率、出口鼓励政策、中国贸易中出口加工贸易的支配地位是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于引资的不合理利用、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是中国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建议降低高储蓄,促进内需、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外汇储备"走出去"、健全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世界范围的挑战.在这场围绕人才资源抢夺的人力资本竞争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一般属性和自身的特殊属性,尊重其产权化的现实要求,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为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