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据统计 ,截止 1 999年 1 2月底 ,外省拖欠山西煤炭货款已达 1 2 0亿元 ,占全国煤炭货款拖欠总额的 1 /5。占当年全省煤炭销售收入的 7/1 0 ,比 1 998年增加 2 0亿元 ,增幅为 1 /5 ,即山西煤炭外销每年约有 1 5 %要形成拖欠。目前山西煤炭行业仅仅因为 1 2 0亿的外欠款 ,每年就要损失 30亿元 ,占外欠款的 1 /4。究竟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煤炭货款拖欠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等都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拖欠金额有增无减 ,因此 ,笔者认为 ,应转变思路 ,采取新的方法 ,并提出清理山西煤炭货款拖欠问题的基本思路。1 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以…  相似文献   

2.
目前煤炭市场形势看好,煤炭产品供不应求,煤炭价格持续上升,货款回收正常一但前几年遗留下来的形形色色的煤款拖欠,仍是煤炭企业棘手的问题,须认真研究对策,尽早解决?  相似文献   

3.
谈煤炭销售执行“三不”政策及存在的问题邢台矿务局财务处贾根源煤炭企业在销售中执行“三不”政策,是多年来煤炭回收的重要改革,也是解决货款拖欠的重大举措。通过今年上半年的实践,收到较好效果,给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长期难以解决的煤款拖欠得到...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赊销是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销售方式。赊销虽然能够增加企业的销售额 ,同时也造成了企业应收帐款的增加。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由于国家煤炭总量失控 ,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 ,造成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煤炭销售困难 ,赊销成为企业的一种主要销售方式 ,赊销额占销售总额的80 %以上 ,加之用户拖欠货款 ,应收帐款逐年增加。截至1999年 6月末 ,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应收帐款达 391 2亿元 ,大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 30 %以上 ,其中超过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 83 2亿元 ,占应收帐款总额的 2 1 3%。如此高额的应收帐款一方面造成企业资金紧…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专家分析 ,在当前全国煤炭用户拖欠的2 0 0多亿元煤款中 ,有近一半很可能形成呆账。因此 ,如何搞好清欠工作来盘活存量资产是国有煤炭企业面临的一个严肃课题。一、要研究制定科学的清欠策略和方案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 ,应收账款的账期多则三个月 ,少则几天 ,而我国企业间的拖欠有很多都在三年以上 ,清欠难度相对较大。在市场经济下 ,行业景气都是周期性的 ,各国有煤炭企业要抓住当前煤炭市场好转这一有利时机 ,研究制定科学的清欠策略和方案 ,扩大清欠成果 ,切忌因经营资金的相对充足而放松清欠工作。为了帮助国有企业解决拖…  相似文献   

6.
发展非煤产业,搞活多种经营是煤炭企业减人提效,不断深化内部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转轨变型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对煤炭企业的客观要求,特别针对目前全国煤炭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销售不畅、价格下滑、货款拖欠严重、亏损大幅度增加的严峻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国 5 0年来 ,煤炭为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煤炭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到 2 0 0 0年上半年 ,总量过剩 ,供大于求已经持续 8年之久 ,价格大幅度下跌 ,煤炭企业亏损面达 90 %以上 ,货款长期拖欠高达330亿元 ,企业的经营运转陷入困境。进入2 0 0 0年后两个季度 ,煤炭价格开始回升 ,需求量有所好转 ,煤炭企业看到了新的曙光。然而 ,又受到铁路运输的制约 ,煤炭企业仍然在困境中挣扎。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  相似文献   

8.
曾经多年名列全国煤炭行业“利税十强”的新汶矿业集团,近几年同所有煤炭企业一样,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煤炭销售持续疲软,商品价格逐年下跌,货款拖欠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职工工资严重拖欠,企业处于经济低位运行状态,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9.
健全产权约束机制更好解决企业内部责权利问题义马矿务局梁炳轩,李丰恩,李登宣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由于产品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和受运力不足的制约,加之巨额煤炭货款拖欠、贷款利息递增及煤炭生产所需生产资料价格上扬幅度较大等诸多因素,致使多数企业不...  相似文献   

10.
国家决定对七省区国有重点煤矿点贷清欠 经报请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近日决定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和安徽七省区国有重点煤矿1999年3月31日以前被拖欠的煤炭货款实行点贷清欠。清欠范围包括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开立基本结算户的国有重点煤矿和拖欠煤炭货款的企业。清欠起点金额为同一个企业累计拖欠煤炭货款在100万元以上。此次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由于市场持续疲软,销售不旺,煤炭货款拖欠上升,煤炭企业在经济运行中遇到严重的困难,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志产生消极等待的畏难情绪,看困难多,看有利条件少;看客观因素多,看主观因素少,对做好今后的工作缺少坚定的信心。因此,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从改革中寻求企业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2.
自1997年以来,煤炭企业的煤难卖、价难保、款难收的困难局面越来越严重,以大同矿务局为例,1999年与1996年相比,煤炭销量下降了252%,售价下跌了282%,应收货款拖欠增幅高达200%,因销量下降影响企业减盈增亏446亿元,因价格下降影响减盈增亏1106亿元,企业亏损剧增。除了煤炭总量过剩等因素外,煤炭企业营销机制不活,也是重要原因。本文就煤炭行业如何尽快转变营销机制,适应市场变化,进行研究与策划。一、对煤炭行业营销机制的诊断根据煤炭产品的特点,针对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用现代营销理念去审视营销的每一个环节,反思过去营销过程的得失。1企业…  相似文献   

13.
加大煤炭货款回收力度本刊评论员去年底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业工作会议提出:1996年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三不”原则,在保证不久新帐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清理回收回欠款上,争取回收100亿元。今年以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贯彻这个精神,在清收煤炭货款方面作了大量...  相似文献   

14.
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2月末,用户拖欠国有重点煤矿煤款163亿元,比年初增加3.27亿元,其中2月份货款拖欠净增5.6亿元,分析家认为主要因为煤炭供给大于需求,处于买方市场,故实行煤炭总量调控,实行煤炭产量和库存量“双控制”。笔者认为,煤炭市场供大于求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造成大量赊销的原因似还在于企业管理环节,如赊销政策,收帐政策等似存在不足,如何使赊销成本最小,是本文想探讨的主要问题,在此问题上,本文愿作引玉之砖。一、实证研究的启示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矿业大学会计系主任朱学义教授经过对国内外应收帐款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一、初战告捷 为解决煤炭企业货款大量拖欠问题,去年11月煤炭部出台了煤炭购销经济合同制和商业汇票结算办法两项改革措施,实行“不付款不发煤,不给商业汇票不发煤,不还欠帐不发煤”的“三不”原则。这些政策措施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和有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逐步走向市场,煤炭运销的“龙头”地位愈来愈突出。面对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的货款回收迟缓、结算资金占用多、债务链长等问题,强化煤炭企业运销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煤炭企业货款回收难,结算渠道不畅,资金长期大量被占用,直接损害了煤矿的经济利益。分析近几年影响煤款回收难的原因,归结  相似文献   

17.
一、认清形势任务,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是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发展两大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煤炭行业扭亏脱困的攻坚年。由于受煤炭总量过剩,市场持续供大于求的影响,煤炭企业普遍销售困难,价格下跌,货款拖欠严重,经济效益滑坡。加上其它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造成国有煤炭企业亏损严重,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困难,改革脱困任务相当繁重。国家煤炭局党组提出,  相似文献   

18.
一、煤款拖欠的危害煤炭生产销售是煤炭企业的主营业务 ,煤款是煤炭企业的主要收入 ,煤款回收好坏与煤炭企业的运行质量成高度正相关。近几年来 ,愈演愈烈的煤款拖欠导致煤炭企业资金周转极度紧张 ,资本流动不畅 ,严重地削弱了煤炭企业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企业改制工作 ,给国家利益、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 煤款拖欠损害了国家利益。部分煤炭企业由于煤款拖欠而无力按时向国家交纳税费 ,造成税费拖欠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同时 ,由于煤款拖欠 ,煤炭企业无力偿还到期的国家银行贷款 ,部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由此带来的供求关系变化,绝大多数商品都处于买方市场状态。而煤炭产品的总量严重过剩,煤炭产品的赊销经营、欠款发煤,不仅导致煤炭企业应收货款居高不下,更使煤炭企业与其它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纠纷亦随之增多。本文从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角度出发,对煤炭企业应收货款纠纷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关键是做好企业自身工作本刊评论员今年,国有重点煤矿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比去年减亏20亿元。完成这项任务一开始就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是煤炭货款拖欠问题更加严重,企业资金极度紧张。由于产需双方对煤炭价格协商不一致,致使煤炭订货合同签不下来,或者只签供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