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邮政储蓄业务和邮政业务实行分账核算,主要是全面、真实、合理反映邮政储蓄机构的经营过程和成效,促进邮政储蓄机构建立邮政储蓄业务账务管理、财务收支、档案管理等体系.并着重建立风险分析和预警体系。最近我们在对某省邮政局邮政储汇局邮政储蓄分账核算工作的调研中发现,邮政储蓄分账核算使邮政储蓄从业人员成本效益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提高,为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调整后对农村资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3年8月1日起,人民银行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1.89%计息;邮政储蓄新增存款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可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或在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邮政储蓄转存款与央行再贷款利率倒挂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截止2004年12月末,海北银监分局被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5家。其中:农业发展银行县支行以上机构3个;农业银行县支行以上机构5个,县支行以下机构11个;建设银行县支行以上机构3个,县支行以下机构3个;邮政储蓄网点6个;农村信用社县联社4个,信用社24个,信用分社10个。年内撤销机构9个,其中,农业银行1个,建设银行6个,农村信用社2个。  相似文献   

4.
邮政储蓄机构监管的问题、难点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武 《青海金融》2005,(11):56-57
伴随着邮政储蓄的发展壮大,监管当局对邮政储蓄机构的监管也在逐步加强。但由于邮政储蓄机构身份上的两重性、邮政储蓄经营管理的相对松散粗放、邮政储蓄机构改革方案迟迟难以落实、监管政策规定的滞后等,使得对邮政储蓄的监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一、  相似文献   

5.
高伟 《中国信用卡》2007,(10X):56-60
随着信息、通信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邮政储蓄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中国也不例外。2005年12月,中国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在福建、湖北、陕西等三省首批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以下简称“存单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存单质押贷款,即邮政储蓄机构向贷款人发放的未到期整存整取定期人民币储蓄存单为质押担保,且到期一次性收回本息的贷款。福建省于2006年3月18日开办了存单质押贷款,湖北和陕西两省于同年3月29日也开办了此项业务,邮政储蓄从此告别了“只存不贷”的历史。2006年8月25日,中国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在北京、天津、山东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办存单质押贷款。2007年2月2日,中国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存单质押贷款。[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邮政储蓄的总体功能定位选择可分两阶段实现:第一步,把现有邮政储蓄机构改革组建为商业性的专业银行;第二步,在专业银行的基础上,等条件成熟再改造成现代商业银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一)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没有资金运作权。尽管国家出台了政策允许邮政储蓄的新增存款开始走向市场,自主运作,但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没有资金自主运用的权力。监管部门规定,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的权力集中在国家邮政总局,邮政局省级及其以下机构无权开办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基层邮政储蓄部门的新增存款全部上划省局,导致邮政储蓄总局大量“吸收”农村地区的资金。这种权力集中化的运作模式使“协议存款”在基层无法发挥作用,邮政储蓄资金本地化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邮政储蓄超常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推动邮储改革,2003年9月,人民银行出台政策,对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转存款实行新老划段,2003年7月31日以前的转存款,仍然按年利率4.131%计付利息,2003年8月1日以后新增转存款,按年利率1.89%计付利息;同时规定,自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存款新增的部分,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为了解政策执行一年以来邮政储蓄业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宝应县邮政储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电脑》2006,(4):81-81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策性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表示,今年银监会将积极做好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工作,督促邮政储蓄机构加大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的力度,积极支持邮政储蓄加强网点基础建设,加大案件治理力度,发挥监管合力,不断提高风险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0.
邮政储蓄自恢复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其负外部性逐渐凸现,从而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结构和金融体系的正常秩序。邮政储蓄制度改革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所关注的焦点之一,问题的产生在于背后的制度因素,制度变迁应该是改革邮政储蓄机构的根本路径。就邮政储蓄制度的现实而言,机构银行化是一个取向,但也并非一蹴而就,而表现为一个过程。改革推动者应该遵循整体利益大于制度成本的原则设计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邮政储蓄机构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以来,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几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互助县邮政储蓄机构开展小额质押贷款的调查,查找分析目前邮政储蓄机构开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2007,(10):69-70
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对此,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湖北省邮政储蓄机构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于2006年3月底开始实施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试点运行已有一段时间,目前开办情况怎样,还存在那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邮政储蓄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湖北省的试点单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邮政储蓄与农村信用社协议存款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有关降低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转存款利率以及允许邮政储蓄新增存款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已半年多了,但其实质性运作仍无法推进,政策传导梗阻,有关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天祝县各家国有商业银行机构进一步萎缩,使得邮政储蓄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我们通过对天祝县邮政储蓄机构违规行为的查处,使得邮政储蓄经营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人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平 《浙江金融》2005,(11):27-27,24
我国邮政储蓄发展过程 自1986年我国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业务以来,邮政储蓄机构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储蓄存款余额管理核算时期:一是手续费核算时期,在1986年至1990年期间邮政储蓄机构将吸收来的居民储蓄存款全额上缴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按其存款平均余额2.2‰的比例向邮政储蓄机构支付储蓄存款手续费.  相似文献   

16.
1.邮政储蓄分流资金较多。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蓄分流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资金。目前,与农村信用社吸收资金构成直接竞争的是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具有农村信用社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通存通兑、结算便利等。据调查,我省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蓄1999年以来存款每年的增幅都在20%以上,虽然2003年人民银行调整了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但2003年仍保持了20%的增长率。2003年全省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蓄存款新增量与农村信用社存款新增量之比为0.64:1,这对于县域经济不发达的黑龙江省而言,增大了农村信用社市场筹资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县级以下)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机构布局:县城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邮政储蓄机构、政策性银行机构、农村信用社;县级以下的乡镇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在贷款业务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以办理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和个人房屋按揭贷款为主;邮政储蓄机构只办理存单抵押小额贷款;政策性银行机构办理粮食收购及加工企业贷款。  相似文献   

18.
一、制约县域邮储资金回流的瓶颈 (一)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没有资金运作权.尽管国家出台了政策允许邮政储蓄的新增存款开始走向市场,自主运作,但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没有资金自主运用的权力.监管部门规定,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的权力集中在国家邮政总局,邮政局省级及其以下机构无权开办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基层邮政储蓄部门的新增存款全部上划省局,导致邮政储蓄总局大量"吸收"农村地区的资金.这种权力集中化的运作模式使"协议存款"在基层无法发挥作用,邮政储蓄资金本地化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用卡》2006,(8X):12-13
绿是邮政的标志色,同时寓意“生命力及畅通”。邮政储蓄发行的银行卡品牌“绿卡”这一名称充分体现了绿卡依托邮政、网络通畅、成长迅速的特点。借助邮政储蓄20年发展形成的遍布全国城乡的金融网络,绿卡业务从1995年起快速成长,为广大居民提供日益便捷的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经过10年发展,截至2005年底,已拥有1.03亿卡户,在全国各家发卡机构中仅次于农行、建行、工行,居第四位;卡户存款余额和卡交易金额等指标也均居各发卡机构的前列,成为国内使用最广泛的银行卡之一。(绿卡历年发卡量及增长率见图1,绿卡历年交易笔数及增长率见图2。)  相似文献   

20.
关于邮政储蓄“零风险”经营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情况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邮政部门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同年3月18日,邮电部成立邮政储汇局,并相应组建了各省、市、自治区邮政储汇局,此后各地陆续建立了邮政储蓄营业机构。邮政储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的经营方针,行政上隶属于国家邮政局领导,业务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