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3月29日,四川啤酒市场风云一夕数变。上午,蓝剑集团宣布在过去的一周将川内3家啤酒厂纳入了旗下,一统川啤已胜券在握。话音刚落,华润集团在数小时后也正式对外发布全资收购四川蓝带高利啤酒有限公司的消息。至此,川内所有啤酒厂已被4大啤酒集团瓜分完毕,啤酒大战凸现山雨欲来之势。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消费者食用啤酒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组织对福建省市场上销售的啤酒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6家企业生产的20批次啤酒,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5%。  相似文献   

3.
《辽宁经济统计》2006,(1):46-46
进入冬季,人们喜欢吃火锅,烦恼的是火锅吃多了容易上火,因此,吃火锅时,在汤汁中倒入适量的啤酒,可使汤汁略带香味,鲜美可口,同时因啤酒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缓解因吃火锅而上火。当然吃火锅时配饮啤酒,其二氧化碳可将体内热量带出,防止食物对口腔的烫伤,更有其妙处。  相似文献   

4.
啤酒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消费量最大的酒精饮料,同时也是仅次于水和茶的第三大饮料。啤酒是用含有淀粉的谷类(主要是大麦)酿造而成的,多数添加啤酒花来调味,有时候还会添加一些香草和水果,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饮料之一。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目前,我国啤酒产品种类主要包括淡色啤酒、浓色啤酒、黑色啤酒、熟啤酒、生啤酒、鲜啤酒、特种啤酒等。  相似文献   

5.
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地方国营小厂,现已发展为国家大型企业,福建省啤酒行业龙头企业。其主导产品惠泉啤酒畅销各地,已连续 17年实现"零库存,无淡季"。惠泉牌商标 1998年被确认为"福建省著名商标",惠泉啤酒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全国啤酒行业优质产品"、"中国食品工业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惠泉公司在多年的 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把质量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有效方法,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以质量创名牌,提升名牌。 1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抓 质量   树立…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中秋节期间消费者食用啤酒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前组织对我省中小型啤酒企业生产的啤酒产品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9家企业生产的9特产品.产品抽椿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几大啤酒品牌的跑马圈地以及跨国啤酒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啤酒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随着国内啤酒业几大巨头的整合力度日益加大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啤酒业的“洗牌”运动十分明显,国内啤酒厂数量从以前的上千家迅速下降到了不到400家,其中剩下的大多也是举步维艰、引不起买家兴趣的小厂。青啤、华润和燕京三大巨头三分天下的格局渐渐明朗,尤其在当前外资大举杀人的情况下,大联合、大并购将成为中国啤酒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作为竞争最激烈的华南地区,珠江啤酒一直保持较快的业务增长,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突围,笔认为珠江啤酒的成功关键在于借势,进而亮剑。  相似文献   

8.
张保东  星河 《新质量》2001,(10):11-16
我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人均年消费啤酒量达16升(世界人均年消费量为21升),啤酒品种也是花样别出。喝啤酒可消暑健体,但啤酒喝多了也会头晕脑涨、口干舌燥,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更可怕的是,劣质啤酒瓶爆炸声不绝于耳,仅去年夏季全国啤酒瓶爆炸案件发生了485起,这足以让啤酒族心惊后怕。所以,喝啤酒不仅要喝出高质量、好口味,更要喝得适量、安全,才能称得上深谙啤酒之道。  相似文献   

9.
李杨  IC 《东方企业家》2006,(6):94-95
中国的啤酒生产诞生于1900年,青岛、哈尔滨等品牌也有百年历史。但到了改革开放之初,啤酒市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真正普及消费啤酒是最近20年的事。  相似文献   

10.
《监督与选择》2004,(8):B023-B025
啤酒酒标上的度数与白酒上的度数不同,它并非指酒精度,它的含义为原麦汁浓度,即啤酒发酵进罐时麦汁的浓度。主要的度数有18、16、14、12、11、10、8度啤酒。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的啤酒多为11、12度啤酒。  相似文献   

11.
戴旺基 《经营者》2005,(10):109-111
<正>雪津、惠泉,福建省啤酒两大龙头企业, 年产能啤酒均在35万吨以上,二者产销占整个福建总量的70%,牢牢控制福建省啤酒市场,多年来二者都把对方当成主要竞争对手,互有攻守,各有得失,业界把二者称为“福建的青啤、燕京”或“福建的可口可乐、百事”。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气候炎热,当地居民有拼酒的爱好,也因此培育出了良好的酒文化土壤。据有关数据显示,福建啤酒市场容量达188万千吨,人均消费量居全国第一。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也是福建历来成为啤酒业竞逐的福地。从"惠泉"与"雪津"的两虎相争,到"青岛"入驻后的三分天下,再到国际啤酒大鳄抢滩后,"英博雪津"、"燕京惠泉"、"青岛"、"华润雪花"的四强鼎立,作为中国最大的啤酒消费地——福建的啤酒市场,演绎着一段段的精彩。  相似文献   

13.
报告解读:日前,福建省质监局组织对福建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啤酒、葡萄酒及果酒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本次监督抽查依据GB4927—2001《啤酒》、GB15037—2006《葡萄酒》等有关标准,对啤酒中酒精度、原麦汁浓度、二氧化碳、双乙酰、甲醛、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铅,以及葡萄酒(果酒)产品中的酒精度...  相似文献   

14.
相马人 《质量跟踪》2003,14(3):40-41
1月20日,青岛啤酒西安有限责任公司(“青啤”西安公司)与宝鸡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爆啤”公司)正式签署《租赁合同》,又青啤西安公司自合同签署之日起租赁经营宝啤公司的全部资产。青岛啤酒开始借力宝鸡啤酒,“剑锋直指大西北”。  相似文献   

15.
在雪花啤酒抢占市场份额的进程中,巧借外力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携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信息技术合作伙伴,雪花啤酒最大限度地控制了供应链资源。  相似文献   

16.
金威啤酒对品质的追求并不都是方针口号中提到的,自董事局主席叶旭全到任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足以证实金威啤酒的高端技术,作为食品企业必须要通过的认证,金威基本都已做到了,并在同行业中开创了多个先河的奇迹,素有“科技金威”之称。2002年至2005年,金威啤酒集团实现了效益与销量同步增长,销量年均增长30%以上,这样的增幅在全国啤酒行业是少有的。金威啤酒公司在优化和提高啤酒酿造工艺及品质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业界侧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啤酒上游原料及相关成本均处于上涨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啤酒原料中大米涨幅50%、麦芽涨幅15.20%、煤涨幅30%、包装物涨幅20%、水电及运输物流成本等也大幅提高,受其影响,估计每吨啤酒的生产成本上涨20%左右。如果年产量在200万吨以上,则成本就会增加1.2亿元,这对于利润本来就微薄的啤酒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米勒牌啤酒曾经被定位为“一种乡村俱乐部的产品”。后来发现,乡村俱乐部这种地方,啤酒的消耗量并不大,因而米勒啤酒的销售就发生了困难。根据这一情况,米勒啤酒改变广告宣传重点。做广告时,常常用很豪华的场面作为衬托,以表明它是一种质量很高的啤酒。外包装也用金纸,看上去跟香槟酒差不多。后来他们用一个两维的图表进行市场调查,一维是便宜货和贵货;另一维是男性和女性(即这种啤酒是男人喝的还是女人喝的)。结果发现,米勒啤酒在顾客的心目中被认为是女人喝的,而且是比较贵的。然而,在美国整个啤酒市场中,价格较高而又是女性饮料没…  相似文献   

19.
包头雪鹿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啤酒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之一,国家二级企业,1992年被全总评为全国先进企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公司生产的雪鹿啤酒曾多次荣获内蒙名酒称号、轻工部啤酒评比感观第三名,1995年被自治区认定为“内蒙古名牌产品”,同年全国评比中荣获啤酒行业最高荣誉中国优质名牌啤酒称号。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在高速发展的啤酒行业中,基本已形成企业集约化、产品多样化的局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环境中公司总经理布和又提出了“眼睛盯在市场上,功夫下在质量上,从严抓在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当世界啤酒巨头AB全面进军中国,并将触角探向中国三线市场的县级区域时,中国本土啤酒生产企业还在高产销量和微薄利润之间挣扎,怎样跳出价格战的泥沼,让中国啤酒业直面世界啤酒大鳄们的挑衅?近年,众多一线啤酒企业纷纷上马“节能工程”似乎能够暗示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