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处于恢复期。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本国的经济,维护国家利益,引爆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热潮。这使我国解决贸易纠纷、促进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我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3月17日,世界银行发布一份名为《贸易保护:初现端倪但趋势令人担忧》的报告,该报告显示,自2008年11月以来,G20中的17个国家已经实行了47项贸易保护措施,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对贸易进行限制。在世界各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的无情吞噬并且各国政府谋求振兴本国产业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正在迅速蔓延。本文分析了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新特点、危害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经成为遭受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为中国产品走出国门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文章围绕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唤起出口行业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推行所带来的出口壁垒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4.
郑恒 《浙江经济》2004,(6):9-11
在以促进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世贸组织推动下,经过乌拉圭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后,各成员国间的贸易保护政策有所收敛。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高关税日渐消亡,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也普遍得到削减或约束。但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贸易保护主义又成为各国贸易政策的支撑点。一大批被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反倾销、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被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打着“公平贸易、保护环境”的旗号,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实施手段。我国作为出口贸易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更成为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因此,正确全面地认识这些手段,以有效突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对保持我国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楠 《特区经济》2012,(3):242-244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以管理贸易理论为指导的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保护主义不同,新贸易保护主义极大影响了各国外贸的发展,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原因、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我国外贸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WTO框架下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新发展与我国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贸易自由化的主流下,发达国家并没有放弃贸易保护,而是采取了更为隐蔽和“合理”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充分享受到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利益,针对中国商品出口的限制和调查层出不穷。这促使我们要重新审视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积极应对,以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贸易保护的产生与发展,介绍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与手段,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态度以及中国从贸易保护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东云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52-154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纷纷出台,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与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交错,尤以后者更加隐蔽,企图以此刺激国内经济快速复苏。文章建立了基于开放经济奈件下的两国贸易模型,模拟分析了政策干预下自主性进口的改变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外贸收支的原理,发现乘数越大的国家在贸易保护战中所受的损失也越大。文章指出,为快速有效的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应该摒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9.
于欢 《辽宁经济》2010,(3):103-103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中国向其出口的轮胎、油井管、钢板等产品频频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这不仅对中国相关企业和产业造成巨大损失,还对产品的出口前景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2008年初至2009年1月底,中国就遭遇来自以美、欧为主的22个国家和地区103起贸易救济调查,影响出口约65亿美元.新贸易保护频繁针对中国有多方面的原因,对中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要趋利避害,积极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1.
论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贸易自由化使得传统壁垒作用大大削弱.世界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又加剧了行业间乃至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不平衡,加之关贸总协定以及世贸组织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按照WT0规则,允许以健康保护和动植物检疫的名义来设置一系列标准,各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能力和检验手段,来设置技术标准,而这些标准则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手段),渐使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  相似文献   

12.
刘琳琳 《中国经贸》2009,(16):12-12
本文概括了金融危机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呈现的新特点及其成因,重点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话题。“绿色壁垒”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文章将从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和表现入手,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不良影响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扩散。本文通过阐述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的新特点,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层面提出了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使中国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1970~2008年美国进口倾向变化的统计分析,探讨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真实经济周期(RBC)理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奥巴马推出"购买美国货"这一保护性措施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并提出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了双边关系对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影响,而鲜有学者考察双边关系改善能否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发生。近年来,逆全球化动向不断加剧带来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为世界经济复苏与中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理念,切实增进与贸易伙伴国的政治互信并不断扩大务实合作,良好的双边关系为双边贸易发展巩固提质。对于双边关系改善能否抑制贸易伙伴国对中国发起贸易保护这一问题,作者基于国家间双边关系这一制度视角,选取2008年11月至2018年12月高频月度双边关系定量指标与各伙伴国贸易政策监控数据,构建计数面板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双边关系对抑制贸易保护有正向效应,与发达国家的双边关系对贸易保护的溢出效应大于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效应。随着贸易伙伴国正式制度质量的提高、两国间非正式制度距离的缩小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双边关系改善对抑制保护主义的正向效应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张文平 《特区经济》2010,(9):233-235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企稳复苏的关键时期,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后金融危机下愈演愈烈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积极主动进行妥善有效的应对。本文以中、美轮胎特保案为例,据此提出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下中国外贸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界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产业结构的重构、出口市场的集中及制度的缺陷是贸易摩擦形成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完善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各项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李敏 《辽宁经济》2003,(7):34-34
面对当前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和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商品出口遇到层层壁垒的挑战。中国只有加快跨国投资的步伐,以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出口、带动和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在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取得我们应得的份额。  相似文献   

20.
麦文伟 《中国经贸》2009,(19):54-57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的背景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一些国家加大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强度,纷纷采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保护本国利益和本国产品.给中国出口水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下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中国地方政府部门、外贸出口企业和行业组织急需探讨和解决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