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新兴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研究中交易成本视角、实物期权视角的融合。文章在整合两种视角相关变量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投资进入模式及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交易成本变量中资产专用性、投资不确定性分别对中国跨国公司(MNE)采用全资子公司、合资的进入模式起到积极的影响;实物期权变量中经济不确定性、战略弹性分别对中国MNE采用合资、全资子公司进入模式起到积极的影响;整合两种视角理论要素、检验变量的实证模型提高了预测的有效性,符合两种视角一致性要求的进入模式选择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有着绩效提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内部创新效率较低,成熟企业难以像创业企业那样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公司创业投资成为成熟企业从创业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战略手段,并在实践中迅速兴起。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运用2001—2014年间376家参与公司创业投资活动的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创业投资数量与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形关系;投资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和自身的内部创新投入对于上述关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公司创业投资实物期权属性对投资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实证证据,揭示了公司创业投资获得的外部创新资源与企业内部创新投入之间的互补效应,丰富了公司创业投资和实物期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跨国企业(MNE)是一种实施国际化战略并在不同东道国有效管理与控制商业组织的重要形式.MNE公司治理融合了企业战略(国际化)与公司治理的内容,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以代理理论、信息处理理论、相互依赖网络观及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对国际化程度、全球竞争程度、子公司战略角色及制度落差这四个影响MNE公司治理的关键变量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它们的逻辑关系为基础构建了MNE公司治理的框架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尤其针对我国MNE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最后给出了企业战略与公司治理互动视角下MNE公司治理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制度理论与跨国公司理论,从政治因素视角出发,以2006~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199起投资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风险对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双边政治关系和企业性质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制度风险较高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提高了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制度风险较高的沿线国家的可能性;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制度风险较高的沿线国家。研究结论将对中国企业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更为恰当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以及积极应对制度风险、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平  胡君 《世界经济研究》2023,(2):34-49+134-135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已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外资利用的不可忽视因素,而加快促进外资新企业进入是实现制造业“稳外资”的重要目标。基于外资新企业进入视角,在利用工商注册数据对外资活动进行准确测度的基础上,文章试图揭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外资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外资新企业进入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程度与其面临的贸易风险敞口相关;贸易政策不确定通过实物期权效应与制度摩擦效应,降低中国制造业外资新企业进入的数量与规模;(2)当外资企业所处行业的资产可逆性较小或契约密集度较大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外资新企业进入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3)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合资型、研发型外资新企业进入的影响较小;(4)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提升与地方营商环境改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外资新企业进入的抑制作用将会显著弱化。文章结论将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现中国制造业“稳外资”目标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问题一直是国际商务领域的热点问题。在过去的20年中,交易成本方法一直是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框架。20世纪90年代,跨国并购快速增长,出现了进入方式的组织能力视角,认为企业的进入方式选择不仅是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更需要考虑组织能力的最大化。本文论述了跨国企业进入方式理论范式的发展,并通过对海尔和联想进入方式的研究,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朗,企业越来越重视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而国际化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基于实物期权视角、针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企业国际化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取得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成果。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认知、国际化过程中的实物期权创造、不确定条件下的国际化决策优化三个方面系统评介了国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并针对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对该领域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8.
网络创新成为企业突破内部创新资源障碍的关键。在网络创新模式下,合作主体属性多样化,网络异质性成为网络创新的显著特征是现阶段网络研究的重要问题。借鉴SCP经典模型,提出社会网络关系视角下的SCP模型,并选择以外部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网络位置为调节变量,分析网络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网络异质性对探索式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外部知识整合在网络异质性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网络位置能够部分调节网络异质性与外部知识整合作用。本研究结论对理解差异性主体创新及其对探索式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跨国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作为影响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决策过程包括两个递进阶段:先选择海外子公司的建立途径(以跨国收购的方式还是绿地投资的方式),再确定海外子公司的股权比例(采用合资还是全资的方式)。本文以此为框架,对各阶段FDI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为国内日益增多的FDI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康青松 《科技和产业》2012,(11):138-144
首先构建了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之后基于对华投资韩国制造企业的数据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基于企业资源因素、战略因素、区位因素的研究模型,对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海外投资模式,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企业的差异化优势、出口生产导向型战略对独资方式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市场导向型战略、东道国对外资企业的规制政策对合资方式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有存 《特区经济》2007,224(9):148-149
本文通过对管理层收购的分析,旨在讨论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公平性的分析,强调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确实存在资产流失的现实,但这并不是反对搞M BO的理由,主要是在于加强外部制度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我国特许经营行业的发展,简要地介绍和评述了我国特许经营的发展现状,列举了目前我国特许经营中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投资陷阱、故意违约及实力不强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丁硕 《特区经济》2007,225(10):268-269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灰色收入现象悄悄地蔓延到各种经济活动之中,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剧、大量税收流失和腐败现象肆虐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灰色收入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拟就灰色收入问题分析其来源及成因,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龚中纯 《特区经济》2005,(4):202-203
<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资银行可以向客户办理本外币业务,他们的资本雄厚,管理先进,这样,我国商业银行既面临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同时又面临国外商业银行的挑战。因此,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市场,是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本文从中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入手,分析其后果的严重性。进一步从市场失效角度分析了政府已有的措施未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叔宁 《特区经济》2009,(11):207-208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对近两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梳理,指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宇 《特区经济》2009,(5):264-267
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日渐消耗等引发了人们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考。如巴西、美国、中国等国正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技术。但如果一如既往以大量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势必和人"争食"、"争地",造成人类生存隐患,生物质能源走"非粮"路线是大势所趋。本文将着重分析了中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并对2009年企业发展燃料乙醇项目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FDI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cooperation and joint venture being dominant. Nowadays, there is the trend towards wholly foreign-owned and proprietary companies. Based on theories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this article not only makes an analysis of projects involving FDI, amount of FDI in use and its percentage in GDP,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of FDI in use and FDI projects, but also probes into the contribution of FDI to employment and revenues. Analysis shows that foreign enterprises arc playing an ever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port of high-tech products. However, sacrificing the market did not realize the expectation of gaining technology needed, super national treatment not only consumed huge resources which is not reclaimable, worsened eco-enviromnent but also decreas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To some extent, domestic enterprises blindly imitate, and lost gradually self-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hus, greatly improving original and integrative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re-innovation capability based on digestion is the only way to defend our economic safety.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economic crux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external diseconomy; it causes the market malfun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take measures to carry on essential intervention to the market.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includes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characterized of orders and controls and the economic means based on market; the latter mainly includes two kinds of measure: emissions charge and emissions trading. On the contrary, emissions trading have great advantages; it is on terms that the gross control index of disposal of pollutants is confirmed, using the market mechanism, through emissions trading between the polluters, to achieve the low cost pollu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人才使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晓  高建 《特区经济》2005,(9):76-77
一、中国科技人才使用状况1.中国科技人才总体状况。经过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素质较好、水平较高、专业门类齐全的科技队伍,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有些学科甚至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已经形成了有层次、有梯度、老中青相结合和涵盖不同学科的科技队伍。据统计,2003年我国共有科技人才328.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225.4万人,分别比1997年增加了13.80%和35.13%。而且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由1997年的57.8%上升到2003年的68.7%。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科技活动人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