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1.建立土地储备的专门组织机构。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涉及到诸如土地管理、计划、经济、财税、规划、房管、司法等部门,城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是保障储备制度成功运作的关键,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土地储备制度很难发挥调控城市土地市场的作用。只有成立城市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才能从组织上确保土地储备制度的彻底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
土地储备与城市经营的融合、互动与协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昌中  陈敬雄  范宇 《经济地理》2004,24(1):91-94,90
从历史、经济和政策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土地储备和城市经营所产生的背景,并阐明了当前土地储备和城市经营融合的经济意义,进而明确了土地储备在城市经营进程中的机构和功能定位。并以南京市土地储备实践为例,印证了土地储备在政府城市经营中大有可为,分析并提出了储备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和规避机制,以及土地收储过程中土地收益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国土地储备机构相关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土地储备机构在时间、区域与不同城市等级上的分布情况,结合土地储备制度发展的背景,推演出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发展的动力机制,即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与国家政策推动的交互作用,并指出我国土地储备发展的重点应由机构的建立转移到内涵的丰富上。  相似文献   

4.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随着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各地纷纷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开展土地储备工作,目前已取得明显效果,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建立土地储备机构2420个。为更好地做好土地储备工作,本文对土地储备的目的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土地储备机构拓展融资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金一直是制约土地储备机构运行和发展的“瓶颈”,拓展土地储备机构的融资渠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土地储备机构都因背负着巨额的银行贷款而举步维艰。与此同时,国内存在大量闲置的社保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难以找到风险较小的投资渠道,国际资本在一些新兴市场寻找良好的投资机会。土地储备机构筹集到资金后,可做长期的储备规划,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土地出让后将部分收益支付给投资者,可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土地增值带来的好处。这些均为土地储备机构开创了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6.
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运作与经营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利益博弈机制和产权分析的角度,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不同运行模式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对其与依托单位、下游企业、科技部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及路径选择基础进行了充分论证,指出当前研究中心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是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博弈取得均衡后的结果,最后在此基础上从产权改革和外部支撑环境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地区相继成立区域孵化器协会,使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由原来“地方政府—孵化器”二级治理模式发展为“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孵化器”多中心治理模式。从网络结构和网络治理两方面研究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系统框架,指出网络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①多中心治理使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结构表现出网络结点分层、治理结构分层和网络平台化运作等特征,从宏观层面出发应建立信任机制、合作机制、联合制裁机制和声誉机制,从微观层面出发应建立学习创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决策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②促进网络主体间建立更多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各类网络主体间互动,增强网络主体间协同创新效应,是提升网络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养老产业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参与养老服务的新发展模式,是我国优化养老机构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养老产业PPP项目实施促进了养老、医疗、康复行业发展,增加了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吸引了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市场,提高了养老服务产业管理运营水平;拓展了养老服务创新思路,有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养老产业PPP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存在项目前期规划不合理、后期监管不到位;养老服务业需求与社会资本投资偏好不匹配;福利型、非营利型与营利型养老产业PPP项目布局不合理;社会资本承担的责任和利益不对称等问题。实现养老产业PPP项目有效运作,需要政府与社会资本充分合作,规范养老产业PPP项目运作机制;厘清责任—利益主体,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属性养老机构协调发展,保证养老产业PPP项目的服务性与营利性;完善促进养老产业PPP项目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政策的引导与合作利益的驱动下,山东省高校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有力地推进了产学研结合。但也存在一部分高校服务意识淡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科技创新水平低;政府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利益分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配套、合理、规范的高校产学研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我省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体化协调运作体系,充分发挥省属科技情报机构以及各地市科技情报机构服务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作用,建立规范协调的技术知识体系并出台一些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用户等多个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链环模型以及当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性构建了金融介入的政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协同模式,分析了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用户的金融角色和作用,阐述了该技术创新协同模式的运行原理,以及在金融、政府和用户三方联动作用下金融介入产学研技术协同创新实现机制,可以解决产学研利益协调和风险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和实施,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种创新,对我国区域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加速中部崛起、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背景下,推动安徽主体功能区建设,要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创新运行模式;实现生态共建、产业协同;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城市群发展联动,构建区域协调与生态和谐的良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土地和资金是土地储备制度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储备过程既是一个土地的权属流转的过程,也是一个资金循环的过程、实践过程中用于购买土地的资金和沉淀在储备土地上的资金都很庞大,再加上开发成本和银行利息压力,没有大量资金的支持,土地储备制度难以有效运作。本文通过封A市土地交易市场(履行该市土地储备职能)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剖析其发展情况,进而以点代面对我国政府主导型土地储备机构的融资渠道拓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军民深度融合大背景下,合理构建军队、“民参军”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描述“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的基本内涵,从信息共享机制结构出发,分析信息共享机制内部运作机理;借助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技术创新成功率、技术创新总收益和利益分配比如何影响机制运作;针对信息共享机制运作现存问题,从打破信息孤岛格局、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提升信息主体实力3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即推进“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的平稳运作,共同促进国防技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主体间冲突以及多主体协调机制成为制约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法,结合Y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践,构建协调机制,剖析主体之间冲突的根源。研究发现,冲突源包括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分歧和权力配置不合理,以及某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力”不对称;协调机制包括通过文化协同协调由利益分歧引发的利益相关者间目标不一致,通过分散控制协调由权力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争夺,通过动态管理和孵化服务整合协调由“利益—权力”不对称引发的利益相关者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权力”分散对称配置、彼此间关系有序。  相似文献   

15.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应强调管理者、当地社区、经营者、市民(游客)以至专家学者等各个关系主体之间的联系。本文运用利益主体理论的相关研究,根据对松山自然保护区的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及相关背景资料的分析,确定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处、游客、大庄科村村民、旅游经营者为其利益主体。通过解析各利益主体各自特点以及两两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为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出优化建议: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进一步合作,规范经营环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树立保护区形象;以高质量服务赢得游客,用高级管理人才实现景区高效运作;管理处充分行使协调功能,各利益主体协作共事等。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利益主体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协调生态旅游利益主体间存在的关系出发,首次将生态旅游地作为主要利益主体之一,分别从生态旅游的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提出了生态旅游利益主体的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在企业协同知识创新中利益冲突的产生及其形式,并使用利益冲突曲线对其进行形象描述;通过分析与总结AIM联盟在协同知识创新利益协调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借鉴相关领域对协调机制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完善、合理、可操作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重点对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进行了研究。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机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功能定位体现政府导向、治理模式去行政化、体制机制灵活创新、政产学研高度协作。在协同创新模式上,主要分析了合作建设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合作研发模式和合作服务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机制是投入机制、收益机制、运作机制、用人机制、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的耦合。在新型研发机构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重点对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进行了研究。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机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功能定位体现政府导向、治理模式去行政化、体制机制灵活创新、政产学研高度协作。在协同创新模式上,主要分析了合作建设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合作研发模式和合作服务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机制是投入机制、收益机制、运作机制、用人机制、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的耦合。在新型研发机构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创新与万众创新具有内在一致性,内涵基本相同,均要求组织边界模糊、内外部资源整合以及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要素创新。传统创新模式由于自有资源限制,研发周期长,很难快速取得创新成果;无边界的万众云创新模式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的无边界资源,将创新过程阶段化,充分利用创新主体的多重身份,实现产品快速创新。并且,万众云创新模式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主体加入到产品创新和价值创造过程中来,形成利益导向机制、互动反馈机制和动态学习机制,打造稳定、交互和不断向前的云生态,微信"众创"生态的形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