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泊  谭振波 《经济论坛》2005,(23):50-52
2005年1月1日,持续了40多年的世界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这对纺织品生产大国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个福音,理应可以更好地发挥优势,迎来一个出口的春天。然而,美国和欧盟并不愿意看到中国主导世界纺织品市场,进而对中国纺织品连续设限或启动特保机制,中国纺织品再次面临配额限制。为了缓和美欧与中国间紧张的贸易关系,中国政府5月20日主动提出调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但美欧对中国的诚意置之不理,继续坚持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此时,单方面的让步已经无济于事。中国政府30日宣布取消81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中美欧纺织品贸易战似乎一触即发。本文拟从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法律依据、原因和中国应采取的对策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入世这三年多来,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仍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后过渡期和各种保护措施的消失,我国一些敏感行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我国的出口主导产业——纺织品服装业。入世后,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国目前己成为纺织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体制宣告结束,原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的国家将取消配额限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纺织业如何应对美国的“特保”条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涛 《经济纵横》2005,(1):42-45
“特保条款”现如今已成为美国封杀中国纺织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一件法宝 ,从 2 0 0 4年 1月2 3日起 ,美国利用特保条款对中国的文胸、袍服、针织品三类纺织品进行设限。 2 0 0 4年 9月 ,美国政府又考虑美国纺织服装业协会的申请 ,可能会对更多的中国纺织品设限。中国的纺织业到底该如何应对 ?本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4年达成的全球纺织品服装协议,从2005年1月1日起,实行了30多年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将废除,各成员约定以关税取代所有类型纺织品的出口上限,使纺织品进入了一个自由贸易的新时代。这对于中国这个纺织品出口大国无疑是个利好消息。然而配额取消的进程却仍然是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据中新网报道,中国官员警告说,如果美国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对中国输美纺织品采取不公平的设限措施,中国将保留诉诸世界贸易组织的权利。他还说,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出口自动设限。美国商务部次长阿尔多纳斯日前表示,美国纺织业界担心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制造的纺织品“涌进”美国,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布什政府将细心研究此事,而且有可能采纳业界的意见。中美关于纺织品出口设限的争执已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周英 《时代经贸》2005,(8):93-95
商协会作用日渐凸现 近年,我国与发达国家及某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以纺织品为例,自今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以后,欧美接二连三地启动“特保”机制,印度、墨西哥、土耳其也纷纷对我挥舞起“反倾销”的大棒。2005年4月4日,美国自主启动对从中国进口的棉制袜子、棉制针织衬衫等3种服装产品的保障措施调查。4月6日,欧盟公布了《对出口欧盟的中国纺织品采取保障措施的行动指南》,对从中国进口的各类纺织及服装类产品设立预警区。  相似文献   

7.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志新 《经济前沿》2005,11(12):52-56
针对后配额时代,即纺织品取消配额的第一年2005年我国纺织业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特别是欧美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连不断对我国纺织品设限和采取特别保障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业在后配额时代面临的新环境,为我国纺织业在后配额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使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纺织业在后配额时代的新环境下逐步提高自身的竞争买力。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1日,配额的取消使世界纺织品贸易步入一体化时代.从自由竞争理论分析.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中国纺织业应该获得更多出口机会。然而,由于世界各国对纺织品市场的激烈争夺,导致贸易摩擦不断.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受到遏制。  相似文献   

9.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华 《时代经贸》2004,(7):28-34
据《国际商报》报导,日前,“2004中国纺织品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中国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向企业界正式宣布,全球纺织品配额将于2005年1月1日按照既定时间表取消,在纺织品服装贸易配额下长期备受压抑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特别是依据新《外贸法》新近获得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更是对  相似文献   

10.
扬秀清 《时代经贸》2004,(12):34-36
9月17日,在西班牙小城埃尔切,数百名西班牙人叫嚷着“把进入这个城市的所有鞋子烧掉”,放火烧毁了一批中国鞋子.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800万人民币.10月26日,欧盟委员会表示,2005年1月1日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取消后,中国的纺织品最有可能对欧盟市场造成冲击.提议建立跟踪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的监控体系,以便在进口猛增时及时采取对策,包括重新实行进口限制;  相似文献   

11.
卢仁山 《经济论坛》2005,(20):31-33
根据WTO乌拉圭回合最后协议,从2005年1月1日起,WTO成员国间纺织品服装配额全部取消,我国纺织服装的传统大市场欧洲、美国、加拿大对我国实行多年的配额限制将不复存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后配额时代。但是,美国与欧盟为了保护其国内纺织服装生产厂商的利益,置WTO的准则和协议于不顾,对来自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屡屡设限。面对机遇与挑战,武汉纺织服装业应如何基于自身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武汉纺织服装产业的振兴,这是政府、  相似文献   

12.
透视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仍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意在牵制中国经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不符合WTO规则。“设限”的背后,是要挟中国在对美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等方面对美做出更大的让步。在竞争中谋合作,在博弈中求双赢,在相容中共发展,是中美纺织品贸易未来发展的理性和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萍 《经济导刊》2007,(10):51-51
据商务部产业损害局、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主办的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10月,我国纺织品已经受到或正在接受他国贸易设限制裁的案件总数高达70多起. 2002年入世以后,国际社会对我国纺织品发起的案件有64起,占案件总数的90%以上,2005年共发起19起,2006年前10个月共发起24起,由此可见,针对我国纺织品的贸易摩擦案件总数正在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4.
高桥万见子 《经济》2006,(1):98-103
主持人:首先我们想问一下,2005年中日经济关系中出现了哪些变化? 武田胜年:据我所知,2005年先后有不少日本政治家、高官访问了中国。中日之问存在着教科书问题、历史问题、油田开发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国国内也出现了涉日游行,原因在于两国信息交流不充分、相互理解做的不够。结果出现了一些伤害对方感情的事。了解了原因以后,两国不仅在政治上,也在文化、经济及其他方面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对话。包括政府在内.人们在希望加强沟通。  相似文献   

15.
艾华 《时代经贸》2005,(3):43-48
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贸易将取消配额管理,实现纺织品贸易一体化,长达40年的配额管理体制也将彻底终结。世界纺织品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中国政府也将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在2005年一体化后,对部分纺织品采取从量税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  相似文献   

16.
浅析近期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限制被取消,纺织品贸易进入了一个后配额时代。由于配额制度的消失,使中国以及所有的纺织品出口国的出口不受限制。这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广大消费者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但美国政府却声称,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已给美国的纺织业造成近20亿美元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孙继文 《时代经贸》2005,(10):60-61
对全球纺织业来说,2005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今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贸易彻底摆脱配额体制,实现了一体化。作为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纺织品一体化是所有世贸成员经过长期艰苦谈判达成的共识.有利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8.
张梦 《资本市场》2005,(1):36-37
<正>2005年1月1日,实行近40年的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 制取消了。人们普遍认为,这对中国纺织业是一次新的发展 机遇,中国纺织品服装可以自由进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 家。 有关专家提醒国内企业不能盲目乐观。在国际纺织品 市场供大于求的总趋势下,失去配额限制的国际市场,价格 竞争将更趋激烈,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因此,对中国 纺织业自身来说,最重要的是解决目前的”内忧外患”。才能 成为“后配额时代”的赢家。  相似文献   

19.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和欧盟委员会就中欧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重新达成协议,现存的10种中国输欧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将如期于2007年底结束。与此同时,中欧双方决定将启用为期一年的"双重许可监督制度"。即并不对出口设限,但在此制度下,中国批准的出口许可以及欧盟批准的进口许可将受到密切监督。  相似文献   

20.
纺织业作为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一直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产业之一,2004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为973.85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约占有25%的份额.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结束,世界纺织品贸易进入一体化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