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静安寺地区     
《上海商业》2011,(9):13-28
静安寺地区从常德路至乌鲁木齐北路,长约500米,占地面积40公顷。静安寺地区以静安古寺为核心,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上海西区的重要文化地标、商业中心及换乘枢纽。静安古寺占地8066平方米,对面是静安公园,占地33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静安寺地区从常德路至乌鲁木齐北路,长约500米,占地面积40公顷.静安寺地区以静安古寺为核心,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上海西区的重要文化地标、商业中心及换乘枢纽.静安古寺占地8066平方米,对面是静安公园,占地33000平方米,是以精致和小中见大称誉上海第一批五星级公园之一.其间之下是南京西路地铁2号线和7号线十字交叉的静安寺站,“寺、园、站”其同构成了“绿色城市客厅”.静安寺地区是上海著名的高档宾馆、娱乐休闲区与办公建筑的聚集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静安心     
王国平 《上海商业》2014,(12):20-23
静心…… 安心…… 静安心…… 静安是上海中心城区,以拥有1800年历史的静安寺而得名,面积7.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38万。昔日的静安曾是“冒险家的乐园”、海派文化发源地之一。今日的静安已打造成上海国际购物的标志性地区、上海国际商务的核心地区、上海国际文化的时尚地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示范地区,并成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高品位商业商务区、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  相似文献   

4.
前言 上海是海,海纳百川,海藏蛟龙.昂头崛起. 在推进静安"国际商务港"建设中,有人将海纳百川的上海静安南京路喻为海藏蛟龙,把静安寺一带喻为蛟龙之首;把梅泰恒"金三角"与世界名品长廊一带喻为蛟龙之身;把正在紧锣密鼓打造的"静安太古城"一带喻为蛟龙之尾.  相似文献   

5.
正"从心而生"不久前,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主场系列活动之一的"再生,交流——绿色设计"作品展在静安公园拉开序幕。静安公园是个有趣的地方,1898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此辟建静安寺路公墓,俗称"外国坟山",1953年市政府投资18万元将公墓改建成公园,1955年初开放。再到1966年"文革"开始以后,公园毗邻的上海市委办公楼受到冲击,公园西草坪辟作大字报张贴区,芦席棚上贴满大字报,园内秩序紊乱,树木花草遭到无情的践踏。1971年,园内建地下防空工程,公园停止开放,绿化也再次被破坏。直到1998年,静安公园实施改建,一个以人为本,具有现代园林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集休闲、健身、娱乐、观赏、旅游于一体的敞开式都市花园诞生了,它不再是万国坟山,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旧公园,一片富有活力而多彩的乐土由此诞生。设计师们  相似文献   

6.
上海久光百货有限公司地处南京西路1618号,东靠上海机场城市航站楼,西南与扩建的静安寺、静安公园相映成辉,总建筑面积91833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地下与地铁2号线、7 号线静安寺站直接相连,地面公交线路更多达10多条,交通十分便捷.这个集商业零售、餐饮、超市、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百货公司,正以其闪耀的时尚魅力,成为...  相似文献   

7.
知青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深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知青文化旅游已成为苏北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吸引了大批外来旅游者。目前,苏北地区知青文化旅游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无合理规划、缺乏可持续性和创新精神、营销手段落后、产品无特色等问题。苏北地区应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联动效应,有效开发苏北地区知青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保证苏北地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静安畅想     
上海的静安区,因境内有著名古刹静安寺而得名。早在二十世纪初,来自海内外的各路名门富贾就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建造象征自己地位的馆邸豪宅,如闻名遐迩的犹太富商"嘉道理公馆"(今中福会少年宫)、海格公寓(今静安宾馆)、胡公馆等。辖区内有众多名人故居,如革命教育家蔡元培故居、著名画师朱屺瞻故居,还有旧时代的社交娱乐行宫,如斐声中外的百乐门舞厅、美琪大戏院等。那一座座富有艺术鉴赏价值的老式经典建筑,不管风格是西洋式还是中西混合式,在每一幢华贵陈旧的老房子背后,都蕴藏着一段人文典故或轶闻趣事,唤起人们的遐思与追想,这便是静安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独特民族风情和人文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其旅游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问题和完善路径三个方面,探究如何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1)
本土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这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卖点之一,其个性独特、鲜明的特点也使其能够成为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部分之一。对于地方特色鲜明的地区,政府应着重于进行旅游业的开发,这是发展地方旅游的必要策略。广西本文旅游文化丰富,有值得探讨与有待挖掘的内容,这为发展地方旅游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广西地区进行了探讨,对该地区的旅游文化内容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对广西地区本土旅游开发有利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广西地区本文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河南旅游业在近年得到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豫北地区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为进一步提高豫北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地成长,笔者对安阳文化旅游产业市场进行了数次调查,以了解安阳及豫北地区的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相似文献   

12.
<正>天津市杨柳青镇,依靠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进极具地方特色文化产品,杨柳青这个古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杨柳青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民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小镇旧有戏楼、牌坊、文昌阁,称为"杨柳青三宗宝",现在文昌阁尚存。清代有津门著名的崇文书院及古寺院40余座。现尚存普亮宝塔、报恩寺、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但过度旅游开发导致西部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退化,甚至遭到毁灭性破坏。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往往不重视甚至忽略民族文化保护。泰文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必须基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从自然观光旅游转向文化旅游,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呈现出体验度低、游客满意度低、游客重游率低的局面。文化旅游产品相较自然观光类旅游产品更难直接给予游客体验。本文采用ASEB分析工具,以羌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为例,分析了羌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制约条件及提升游客体验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加大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民族地区发展最大的资源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一旦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消失,旅游资源面临枯竭,民族地区的发展会停滞,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就会中断。民族地区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如何对待地方民族文化的问题。要发展旅游必须保持文化独特性;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又必须学习和接受西方文化。于是民族地区出现了为了发展旅游,积极挖掘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文化,发展了旅游却带来学习西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冲突现象。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随着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停含量的提升,类型多样并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以其强烈的文化差异性带动着民族旅游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旅游的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带来了各种影响,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趋同和改变,导致了民俗民风商品化,民族文化庸俗化.在开发和保护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时,应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当地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新疆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贫瘠,经济发展缓慢,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该地区不仅是典型的历史文化交汇区,还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化聚集区,同时该地区还拥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本文从新疆南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概况、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学科建设等视角进行探讨,给出提高该地区旅游学科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以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新疆南疆地区旅游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贵州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本文以贵州为例,说明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景观特征,探讨民族地区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认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以"民族文化"为总的文化导向,结合文化赋存的时间和空间,综合发掘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2016,(5)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的信仰和灵魂所在。民族文化旅游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失的一部分,如今发展特色民族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必然,同时也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而黔东南则以发展文明原生态旅游为主体,所以我们要发挥原生态旅游的特色,凭借本身具有的特色抓住机会来大力开发,争取实现经济的迅速提高。本文在原生态旅游开发中主要朝着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民族旅游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商品、以及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宣传等方面着手。大力推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宣传少数民族旅游精神文化产品,全面提升黔东南旅游文化的形象,打造一个以少数民族原生态旅游文化为主题并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民族旅游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20.
渝东南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发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成为目前研究重点。论文从分析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发展途径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发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