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植入治疗肝癌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采用B超、CT导引,KL-SIRPS-3D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将125I放射性粒子经皮穿刺,植入预定靶区进行照射治疗,同时进行全面系统的、全过程责任制的科学化整体护理。结果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科学、系统、精心的治疗护理下,125I粒子植入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成功率为100.0%,局部控制率为85.0%,全过程护理治疗满意度为95.0%。结论随着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125I 粒子组织植入治疗为少血供肝癌患者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但也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做到全面、科学、系统、真诚、人道的全程护理,对癌症患者粒子植入治疗的成功与疗效、生存期与康复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手术后服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三组,米非司酮组36例于术后第2天开始服药,1次/d,12.5mg/次,连续6个月。中药组36例于术后第2天开始服药,2次/d,100ml/次,连续6个月。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组36例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方法米非司酮与中药同上。比较3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组症状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单一给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加用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术后辅以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组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疗效优于术后辅以单一米非司酮或中药物治疗,延迟病灶复发时间,降低复发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电切术(PKRBT)治疗浅表膀胱肿瘤100例,术后丝裂霉素和卡介苗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大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无中转开腹手术,无需输血。随访3~60个月,4例复发,其中3例单个肿瘤复发,1例多发性膀胱肿瘤术后6个月复发,二次行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电切术,12个月再次复发行膀胱全切。其余96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PKRBT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手术安全,出血少,创伤小,生活质量高,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部转移肿瘤使用显微配合框架立体定向技术进行手术的效果分析。方法对18例脑转移肿瘤患者使用显微配合框架立体定向技术进行手术,术后进行常规方法的全脑放疗。结果 18例患者中,16例肿瘤全切,2例肿瘤大部分切除,手术过程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11例神经症状达到完全缓解,4例达到部分缓解,2例无变化,1例恶化,整体缓解率达到83.3%;局部复发率为22.2%;存活率为1年55.6%,2年为22.2%,3年为11.1%,半数生存期为13.5个月。结论显微配合框架立体定向微创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脑部转移肿瘤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可以减轻患者疾病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优势。方法抽选156例已确诊为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为临床研究,采用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n=78例,单纯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和观察组(n=7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以及胸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75.6%、空洞闭合率48.7%以及其病灶吸收率7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4.9%、19.2%、41.0%(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能明显提高近远期治疗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的临床应用,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灵山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接受根治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对比治疗前后排便功能的变化.进行随访,统计术后复发与转移情况,观察存活率.结果术后半年,患者的排便功能较治疗之前,出现显著改善,比较差异P〈0.05.术后出现4例吻合口狭窄与3例吻合口瘘,并发症比例为4.4%.随访年限为0.5~5年,共123例存活,存活率为76.9%.7例局部复发,5例肺转移,19例肝转移.结论针对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套入式吻合保肛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控制吻合口狭窄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出现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适于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的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19例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BRS、HAMD、BRMS评分要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结论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分裂性精神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直肠癌位于直肠内,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癌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根据癌干细胞的理论,直肠癌组织内存在的少量癌干细胞,最终导致了肿瘤治疗后的复发和转移。通过癌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可帮助确定癌干细胞,并且研究标记物在直肠癌与正常直肠组织表达的不同,以及它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在本实验中,对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中的癌干细胞标记物CD133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33蛋白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它在癌组织和正常直肠组织中表达的不同特点。结果与正常直肠组织相比,直肠癌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它的表达还与肿瘤Duke’s分期和TNM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分期越高,肿瘤组织表达的CD133染色率越高。而且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样本组,CD133的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人直肠癌中,癌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可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做出评估,说明它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外侧植骨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A组采用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术;B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个月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评价的差异。结果 94例患者均获25~56个月随访,平均26.9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随访时植骨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优良率为83.33%,B组术后优良率为80.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外侧植骨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均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但前者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行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将其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CT引导下行微创穿刺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的意识状态和病死情况,以及治疗6个月后的ADL分级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昏迷和病死为42.2%(19/45),对照组为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7,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昏迷及病死为26.7%(12/45),对照组为46.7%(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1~2级患者占60.0%(27/45),无植物状态患者,对照组ADL1~2级患者占3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6,P<0.05)。结论 CT引导下行微创穿刺手术应用于基底节高血压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与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3例难治性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托吡酯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联合托吡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癫发作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8%)优于对照组(74.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发作次数两组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程度较小,可用于临床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以保乳手术为主的治疗措施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进行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身体恢复顺利,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基本满意,满意度高达98.5%。经术后随访无肿瘤复发患者。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和疗效得到了肯定,且保乳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的形体改变较小,对其术后生活质量不产生影响,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环扎电凝术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 年7 月以来,收治体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患者共30 例,用5 ~0 的可吸收线(3 个月吸收)先在血管畸形周围环扎阻断血管血流,选择5 号留置针,刺入血管电凝3 ~5秒钟,确认血管内血凝固阻塞形成栓塞,术后随访6 个月~1 年.结果 治疗30例患者于术后6 个月~1 年无复发,5 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于治疗后1 年复发,均再次电凝治疗后痊愈,1 年后未见复发.结论 环扎电凝术治疗是体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研究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氯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氮平单独用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率为46.9%(23/49),总有效率为89.8%(44/49);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40.8%(20/49),总有效为73.5%(36/49)。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神经病理症状及PANSS总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6/49),低于对照组的16.3%(8/49),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提高临床疗效,优于氯氮平单独用药,且联用药效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宫颈癌术前采用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1%。经过术前辅助化疗后,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全部患者均顺利切除病灶。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Ⅰb1~Ⅱb期患者治疗安全有效,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及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理。方法针对实施妇科盆腔手术的125例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有20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0%,发生时间集中在术后1周时间内,平均为4.2 d;术后有105例患者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妇科盆腔手术后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早期筛查该病症的手段是检测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水平检测并与静脉超声检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膀胱冲洗、会阴擦洗,术后按时拔除尿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及发生率。结果性别、术前新辅助治疗、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手术方式等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综合治疗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肛门直结肠外翻拉出保留肛门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五年,观察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 36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按照肛门节制大便功能评价,优20例,良14例,差2例,优良率为94.44%,无吻合漏、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5年内复发4例,复发率为11.11%,5年观察期结束,生存28例,生存率为77.78%。结论经肛门直结肠外翻拉出保留肛门吻合术可有效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大部分控便能力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且复发率较低,五年生存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来曲唑在乳腺癌术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分别于术后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来曲唑治疗)与对照组(枸橼酸他莫昔芬治疗),各20例。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为65.0%,对照组总缓解率为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作为乳腺癌术后新辅助内分泌的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保乳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天马颗粒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对照组不予以其他处理,观察组予以天马颗粒。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年临床症状积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半年、1年息肉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年,观察组各临床症状(黏液血便、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口苦、里急后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1年,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马颗粒对内镜下切除术后的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预防术后复发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