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经营正在成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型零售企业或集团的战略选择.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零售集团中,有一半以上实行跨国经营战略.例如,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除在美国本土有3500多家分店外,还有1000多家分店分布在世界各地.到目前为止,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商,已有70%进入中国,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佳世客、荷兰的万客隆等,不仅在中国东部安营扎寨,而且很多已踏上了向中国西部进发的征程.  相似文献   

2.
<正>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国际零售巨头涉及的价格欺诈案给了中国政府、百姓和零售业一个警示,即对零售市场交易秩序的管控要提高到国民经济内需拉动战略的实施、老百姓民生利益要得到有效保护、零售业要能健康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与对待。一、退去国际零售巨头头上的光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资零售商采取了全世界最为开放的政策,世界零售业最靠前排名的零售巨头们都集聚到中国市场开店,家乐福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沃尔玛是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公司在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经营正在成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型零售企业或集团的战略选择。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零售集团中,有一半以上实行跨国经营战略。例如,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除在美国本土有3500多家分店外,还有1000多家分店分布在世界各地。到目前为止,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商,已有70%进入中国,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佳世客、荷兰的万客隆等,不仅在中国东部安营扎寨,而且很多已踏上了向中国西部进发的征程。他们在给中国零售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更大程度地加剧了国内零售业领域本已激…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零售巨头纷纷实施国际化战略来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但基于东道国与母国市场环境的差异,跨国零售商往往不能将在母国市场发展起来的专业技能完全移植到东道国市场,有效运用本土化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社会网络嵌入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案例分析,发现跨国零售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后,将嵌入到一个全新的社会网络中,只有有效利用由社会网络带来的社会资本与知识资源优势,才能有效的实现零售专业技能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5.
零售本土化是跨国零售企业海外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选取家乐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家乐福在中国市场高度本土化的策略和在韩国市场高度全球化的策略,导致不同的经营结果,说明了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与母国市场差异较大的海外市场时实施有效的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性,同时也分析了本土化的模式与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 一、引言入世以来,随着世界商品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等的进入,中国商品零售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发挥本土优势,构筑深入社区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中国零售业者提高核心竞争力,回应挑战的战略选择。北京任我行电子商务网与大兴区六家农业企业合作,形成了  相似文献   

7.
零售业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又到岁末年初时.这个时候的我们总是对已经过去的一年充满无限感慨和眷恋,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憧憬。回首2007,零售业界的竞争似乎较往年更加惨烈作为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零售商的家乐福超市,从1995年开始进入中国就一直快速发展,2004年家乐福(中国)还一度被国内媒体评为"在华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然而12年后,面对激烈的竞争,家乐福不得不将其进入中国以来的第一家独资经营的分店——西安北大街店关门停业;而关门歇业的零售企业不仅仅是家乐福,它只是众多关门歇业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8,(2)
文章根据市场调研,从品牌形象设计、展示设计、广告宣传设计和新媒体应用方面对家乐福本土化设计进行了深入探析。旨在通过对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公司在中国市场推行本土化战略的阐释及分析,研究其成功原因,并和麦德龙与沃尔玛超市的视觉设计进行了比较研究,阐述了三者怎样将自身品牌调性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将外来品牌打入中国市场做了很好的典范,同时也为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并在全球经济不断走向一体化的今天,能够为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发展跨国贸易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最后提出国外超市在进军中国市场中,还需要进行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深入本土化以适应中国文化。跨国企业若想开拓世界市场,就不能只注重战略和扩张,而忽略了强大的本土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9.
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现状、策略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外资进入的规模与分布(一)总体规模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外零售资本加紧在中国市场“圈地”步伐。据商务部统计,从1992年至2003年9月,全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3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64家,分店2200多个;另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统计,自1992年开始试点至2003年底,累计已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350多家,总投资为40多亿美元,分布在国内20个省市,其中国家正式批准的合营商业零售企业已达46家。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有40多家在中国“抢滩登陆”。其中,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伊滕洋华堂、万客隆等零售巨头已遍地开花。在全球…  相似文献   

10.
乐之 《中国市场》2003,(2):47-47
<正> 历数2002年的外资突进与政府规范的典型事件,前进的脉络自然清晰可见。2002年6月的家乐福整改事件,让外资零售商中国违规开店再次成为关注焦点;10月,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与中信集团携手,首次进入上海市场;12月,麦德龙表示,将在未来3至5年内在中国投资3亿美元,以便在中国12个主要城市新开40家店铺;接近年底,一向谨慎的沃尔玛宣布其进入比京市场的第一家分店已拿到最后一道批复文件,2003年5月将如期开店。外资商业企业仍然在寻找突围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从1995年第一家外资零售业巨头家乐福跨入中国,到2004年年底中国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及股权和数量方面的限制,中国零售市场的格局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与国际零售巨头的正面交锋中,本土零售企业如何应对外资冲击所带来的零售业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取消对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的种种限制,促使全球零售巨头加速了在中国的发展步伐。本文通过对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家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进行分析,揭示外资零售企业的战略调整新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使国内零售企业在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优势市场地位的政策和策略,以期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乐福(Carrefour),这家连锁店遍布世界的跨国零售业,目前是仅次于美国沃尔玛(Wal-Mart)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并购与创新,总部设在巴黎的家乐福已成为一个拥有9483家分店的跨国零售业巨头,在欧洲、亚洲、拉美的零售市场上显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1999年,家乐福全球销售收入已达468亿美元,净利润逾10亿美元。家乐福每到一处,其分店超大的规模、低廉的价格、高效的物流与财务管理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新型观念,无不让大大小小的本地超市、百货公司乃至其他跨国零售商感到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家乐福以“大卖场”形式进入中国,并在此后因地制宜地发展连锁超市;目前,大卖场数量64家,冠军生鲜超市8家,折扣店200多家,名列中国连锁百强第5;2005年的销售额增长了25%,突破200亿元,在中国这片市场,家乐福远远地将大哥沃尔玛抛在了后面,稳坐外资零售巨头的头把交椅。业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零售业两大巨头,家乐福和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上一直进行着精彩的博弈。两大零售巨头在中国的不同表现,足以引发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的深思。  相似文献   

16.
家乐福每开一家店,方圆几公里内的商店就会倒下一大片,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家乐福进入中国的十多年中,这样的情景并不少见.只不过那时更多的发生在一线城市的市场.现如今,不仅仅是家乐福、沃尔玛等这些国际零售巨头,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扩张也带来这样的效应.区域零售企业已经面临内外夹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现代商业》2002,(10):67
日前,沃尔玛宣布,年底前其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将正式开业.此外,世界五百强的英国百安居、法国欧尚、德国麦德龙也将进入北京.在国际零售业巨头加快抢占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有关机构开始制订针对外资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家乐福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首先要归功于公司内部富有战略构想力的企业家精神和高超的政治交涉力,使商店数量得以顺利扩展;其次要归功于家乐福的战略地位,作为大型店的发起者,它有效地利用其在各地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及世界零售业中地位所产生的期待购买量;其三,家乐福成功地削减了中国连锁经营模式未进入轨道前的购买费用及物流费用;其四,形成了具有顾客指向学习能力的商店零售组合.并成功地达到一定的顾客满意度。本文从零售格式和零售组合的角度,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家乐福南方店与世纪联华的体育馆店,对其经营状态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比较分析,认为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原因除了具有先发者优势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店在食品、服装及日用杂货卖场等特别重视“顾客指向”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突出了“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商业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19.
吴倩 《市场研究》2007,(8):43-49
<正>作为世界零售业两大巨头,家乐福和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上一直进行着精彩的博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乐福在中国本土的渗透程度、影响力和收益等方面似乎更胜一筹。截止2005年,家乐福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到62  相似文献   

20.
曹雨 《中国品牌》2008,(Z2):108-112
18年前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品牌之一,如今卡地亚不仅仅满足于品牌先入为主的优势,还迅速铺设店面。当Tiffany、Boucheron等世界五大珠宝巨头悉数登陆中国时,面对竞争,卡地亚早已胸有成竹:"别人只有5家分店时,我们已经有30家了,这就是抢跑的优势。"然而,在瞬息万变的奢侈品市场上,谁也无法保证曾经取得的成就可以永续辉煌。尤其是2005年之后,中国钻石零售市场彻底对外开放,法国钻石世家、美国钻石星纪、香港周大福、谢瑞麟等珠宝钻石商家纷纷进军内地,竞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品牌宣传上,更是高举连锁扩张大旗抢占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