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历史性的巨大工程,数据大集中给银行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业务效率的提高,而将是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全新变革.提到大集中,数据中心不能不提,作为银行的"大脑",数据中心装备着全行最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存储着银行全部的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可以说数据中心规划、运行的成败关系着大集中工程乃至整个银行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2):2-3
近年来,国内银行陆续走上了数据大集中的道路,数据集中统一处理造成了数据量的急剧膨胀,但是,数据大集中为管理信息的归集、挖掘和利用创造了条件。伴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银行调整了原有服务理念,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优质业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长期被忽视的客户信息资源作为银  相似文献   

3.
张庆新 《时代金融》2014,(8):113-114,120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金融成为热点,而且许多人相信这将成为现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深入的研究,渐渐发现网络金融是其实就是一个渠道和平台,它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产物,它对银行的挑战更多是从渠道层面来讲的。客户行为变化也主要变现在渠道体验和心理变化两个方面。本文指出商业银行要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推进结构调整、经营转型的战略高度,整体规划和协调推进网络银行发展,把网络渠道作为营销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客户的重要渠道,作为打造"特色业务"的重要手段强力推进。  相似文献   

4.
王炎方 《银行家》2016,(4):41-45
银联数据成立于被称为"中国信用卡元年"的2003年,致力于为银行尤其是区域性银行提供信用卡发卡系统外包服务。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银联数据已为近130家客户提供了信用卡发卡系统外包服务,累计运营信用卡超过7400万张,应偿信贷余额规模达5663亿元。银联数据不仅见证了区域性银行信用卡业务所取得的成绩,也深刻了解区域性银行在业务发展中所面临的困惑。作为区域性银行忠实的合作伙伴,银联数据总裁将从观察者的角度,分析所接触得到的百余家银行和数千万张卡的数据,站在区域性银行的立场上,总结区域性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阐述区域性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5.
数据是银行为连锁零售行业提供个性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基础.银行传统的数据集市相关内容主题建设方法是基于其自身的业务与业务逻辑,外部数据仅作为有限补充,因此无法满足需求.本文在当前银行数据集市建设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工作思路和内容,以行业客户特征为对象,通过引入业务专家全面参与、基于行业研究设计数据主题和内容,构建动态的数据预警质量管理模式,实现银行数据与连锁零售行业数据的高质量深度融合,全面描述服务连锁零售店运营方与各加盟店的情况与特点,为相关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高质量数据.同时,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数据开发人员已有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相关人员的学习成本.  相似文献   

6.
银行是历史悠久、服务范围广泛、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金融机构.近年来,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业务模式、风险特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分支行行长作为银行经营管理架构中的中坚力量,其个人品格、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极大地影响着一家银行的经营业绩和发展状况,进而影响着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7.
数据变更作为数据中心生产运维的一项日常工作,是直接面向银行生产系统,进行数据提取和数据修改,用于解决生产运行事件、业务需求以及各类异常情况的重要手段.随着银行金融产品的日新月异,银行系统也不断推陈出新,在面临系统数据呈现海量增长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陈勇 《中国金融电脑》2003,(12):13-14,18
一、信息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背景 1.银行信息资产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科技人员多年的努力,目前国内银行大都实现了数据集中.随着业务量的增长,日益膨胀的数据信息在支撑着银行信息化的同时,也给银行的信息系统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对银行来说,这些数据不仅是业务发展的历史数据备份,而且是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数据背后更深层次经营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宝贵的信息资产.如何在这些繁杂的数据中选择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增值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华南金融电脑》2007,15(9):46-47
伴随着金融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国金融行业已迈入"后数据大集中"时代,并逐步趋于成熟.在国内,以银行、保险、证券、邮政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正开始延伸其IP业务网络到业务的终端,即注重贴近客户界面的网点端的建设.这也是我国银行业逐渐从"数据大集中"向"多业务整合"的后数据大集中时代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金融数据中心作为承载金融机构业务的重要IT基础设施,承担着金融机构稳定运行和业务创新的重任,7×24小时不间断地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支持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企业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服务手段,连续进行着对海量重要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交换操作,保障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随着我国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机房的建设逐渐向大型化、密集化、可扩展化方面发展,金融机构对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制冷、配电、防雷、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