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草食牲畜温室气体排放量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体系,以肉羊、肉牛、奶牛等草食牲畜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SBM模型与GML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2004—2015年草食畜牧业TFP变动,并与未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GM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温室气体排放对草食畜牧业TFP的影响由不显著向显著转变,技术效率作用凸显。各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制约程度存在差异;奶牛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较为严重,其次为肉牛与肉羊产业。肉羊与奶牛产业GML指数较GM指数降低主要在于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术效率;而肉牛产业GML指数较GM指数降低则为温室气体排放阻碍技术进步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约束下的地区TFP变化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日粮结构、饲养量及肉产量(奶产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2030年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畜牧业是我国主要的碳排放源,如何在保障畜禽产品持续稳定供应的同时减少碳排放,事关居民美好生活所需,也事关“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奶牛产业为例,基于全产业链视角,运用生命周期法测算2008—2020年奶业碳排放,并设计优质饲草日粮减排情景。研究发现,在奶牛日粮中以3公斤、6公斤和9公斤苜蓿干草代替部分精料饲喂低、中、高产奶牛,可减少27%单位原奶碳排放;以人均牛奶消费量翻番、国内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为目标,在优质饲草模式下,奶业可在2036—2037年碳达峰,较当前模式达峰时间提前11年,峰值减少25.5%,此外,该模式下,草地碳汇可有效中和碳排放。优化饲草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饲草畜牧业是“双碳”目标下奶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碳金融的快速发展始于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目前,促进低碳项目建设、温室气体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  相似文献   

4.
瞿理铜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11):29-30,47,55
发展低碳经济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通过调控土地利用方式,构建低碳土地利用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调控的基本思路主要有:创新土地储备和供应方式,逐步回收高碳项目用地;充分发挥地价杠杆作用,支持低碳经济项目;控制高碳产业建设用地总量;及时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革官员考核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增加土地供应的碳排放指标考核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我国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逐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通过市场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降低社会减排成本的碳交易市场逐渐兴起.虽然我国碳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但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诸多问题,急切需要对我国碳金融市场进行审计,规范市场秩序,促使我国碳金融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战略选择。有研究表明,通过一系列的政府政策和行业举措,中国已经在过去的15年里通过努力,持续地提高了经济领域的“碳效率”,将每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每年减少了4.9%,而在美国和德国,这一数字仅为1.7%和2.7%。  相似文献   

7.
大食物观所蕴含的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理念对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农业食物系统固碳减排存在巨大潜力,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作用,探讨如何将大食物观的理念与碳减排目标结合起来,提出大食物观视角下的低碳减排和粮食安全的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食物系统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的权衡关系出发,分析了大食物观视角下的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的现状、挑战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大食物观以消费端需求为导向,为低碳减排目标与粮食安全目标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框架指引,农业食物系统可持续转型能助力粮食安全与低碳减排双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够有效满足居民需求,农业食物系统在2018年已经实现其自身的碳中和,温室气体排放转为净碳汇;但是随着未来人口和收入的增长,实现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和推进低碳农业食物系统转型过程仍面临自然资源约束加剧、小农为主的生产模式、不均衡的居民膳食结构,以及食物损失与浪费严重等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大食物观引领下的农业食物系统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农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性产业,在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农田土壤固碳是实现农业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但在国家整体“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农业碳达峰、助力碳中和应该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纳入国家总体布局中;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晰。方法 文章对目前农业固碳减排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凝练,针对我国不同阶段农业固碳减排在“双碳”目标实现中所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明确了“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不同阶段农业固碳减排需关注和解决的三大关系(固碳减排与生产力稳定性之间的协同关系、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减排之间的协同关系、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关系),并在系统监测、碳贸易方法学、构建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及建议。结论 为科学控制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绿色农业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贡献农业力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氧化亚氮(N2O)是农业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北京市农业N2O的排放情况,并为北京市低碳农业发展提出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文献调研与数据统计方法,收集了2015—2019年北京市各区种植业与畜牧业基础数据,进行全市和各区的农业N2O排放核算工作,并对核算结果及其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1) 2015—2019年北京市农业N2O排放呈下降趋势,2019年北京农业N2O排放量为26.1万tCO2e,较2015年减少了46.88万tCO2e,减排率高达64.2%;(2)种植业N2O为北京市农业N2O最大排放源,占2015—2019年北京市农业N2O排放年均贡献率的58.3%;(3) 2015—2019年北京市种植业N2O与畜牧业N2O排放均呈下降趋势,它们的最大排放源分别...  相似文献   

10.
低碳农业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固碳和可持续发展等日趋紧迫的压力。如何避免东北三省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内部弱势条件和外部威胁,充分利用内部优势条件和外部机遇,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成为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亟待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的吸收和排放,人们将目光从传统的化石能源转向了林木生物质能源。通过分析当前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资源与技术水平现状,并结合森林固碳和林木资源的替代减排作用,从生命周期分析角度,阐明了林木生物质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重大作用,林木生物质能源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2.
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2006》,依据交通工具的类型、活动水平、单位距离的碳排放系数,以中国知网2017年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为例,对会议论文活动中交通过程产生的CO_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研究发现,2017年学者参加中国重要学术会议产生的交通能源CO_2排放总量为2 941~14 178 t,平均每篇论文对应的交通能源消耗产生CO_2排放量为92~443 kg,占中国人均CO_2排放量的1.2%~5.7%。其中,中国学术会议CO_2排放量较多的月份集中在8、9和10月,分别占全年比重的16.1%,15.3%和17.7%;学术会议CO_2排放量总量多的城市大多为经济发达的、交通便利的省会城市。据此,提出了优化会议地点、采用视频会议、低碳交通出行、进行有效碳中和等促进中国学术会议低碳化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是运用SSBM模型对奶牛规模养殖环境效率及技术效率(技术效率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下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效率小规模最高,其次为中规模与大规模;技术效率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大规模、小规模与中规模。二是运用GML指数方法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规模、大规模与小规模养殖场;GML指数较GM指数(GM指数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数)降低的原因各异,小规模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术效率变化导致,而中、大规模奶牛养殖场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阻碍技术进步所致。就地区而言,奶牛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低的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态势明显,其环境效率改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湿地特殊的水热效应和温室气体代谢过程决定湿地是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人类活动破坏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而农业排水和开垦是湿地丧失的主要原因。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储存库,其储碳量占地球陆地碳总量的15%。土地利用的变化改变了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大量温室气体被排放,对全球变化产生深远影响。湿地的恢复与重建能促进碳积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5.
农业活动是我国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在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农业部门肩负着重要责任.我国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走势取决于未来农业活动量变化和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变化两大因素.本文的预测模拟思路是,先预测主要农产品城乡人均消费量变化,再根据人口总量和城乡结构变化推算主要农产品消费总...  相似文献   

16.
一是运用SSBM模型对奶牛规模养殖环境效率及技术效率(技术效率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下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效率小规模最高,其次为中规模与大规模;技术效率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大规模、小规模与中规模。二是运用GML指数方法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规模、大规模与小规模养殖场;GML指数较GM指数(GM指数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数)降低的原因各异,小规模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术效率变化导致,而中、大规模奶牛养殖场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阻碍技术进步所致。就地区而言,奶牛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低的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态势明显,其环境效率改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10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部常务会议,研究推进中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审议加强农业行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会议称,中国奶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多方面严峻挑战,今后要加大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改良奶牛品种,建立高产母牛核心群,提高奶业发展竞争力;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加快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增加优质牧草供给总量;鼓励建立奶牛合作社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加快建设奶源基地,健全养殖和加工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加  相似文献   

18.
农业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仅仅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而且其加工业消耗能源排放的气体也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全球应对气候日趋紧迫和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低碳农业应运而生.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 低碳发展是指在减少碳的排放量的同时,积极促进碳的吸收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在农业部门的实现形式.以往的环保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在于探索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低碳农业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节约型农业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低碳农业应运而生.作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农业如何减排?与气候资源密切相关的农业如何发展?本文从建设低碳农业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角度,通过对当前有关低碳农业发展法律法规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发展现低碳农业的可行性,以及通过法律推进我国农业从高碳转为低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人口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因而中国的煤炭消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寻找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低的低碳经济。为应对气候变化,当前国际贸易的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潮流。鉴于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很大,因而在经济转型中必须实行低碳化。我国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都会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我国外贸出口也将会受这种影响,必须从高碳出口向低碳出口转变。本文首先分析与碳关税有关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得到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活动带来的损害,从而根据有关知识提出相对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