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客是上帝”不仅是对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的简要和形象化的表达形式,也是对更加先进的社会营销观念的高度概括。因此,它是现代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准则。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只有以顾客为“上帝”,才可能与顾客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价格与市场》杂志1999年第12期刊载向栋才《几点经营理念的批判》一文(以下简称向文),作者对“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进行了种种指责和批判,并指出“顾客不是上帝,而是伙伴”。向文的这一观点不仅没有理论依据,而且也缺乏事实基础。 1.“顾客是上帝”理念是现代市场营…  相似文献   

2.
史光起 《商界》2010,(6):92-94
“顾客至上”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理念,传到中国后被我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译为了“顾客就是上帝”。但现实是,即使把顾客当作上帝,也不会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甚至被宠坏了的顾客会反复无常,使企业忙前忙后,焦头烂额,却还讨不到顾客的好。我们似乎应该摘下顾客头上的上帝光环,以发现的目光,重新定义一下顾客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顾客就是上帝”是商家的至理名言,关于顾客在商业中的重要作用,商人们早已是耳熟能详。传统商业的商家也想尽各种办法来赢得“上帝”们的亲睐。从名目繁多的各类打折到各种会员卡、积分卡,其目的无非就是想吸引顾客和留住顾客。传统商业在赢得顾客方面由于有长期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应该说做的较为成  相似文献   

4.
盛郑新 《商业时代》2005,(28):57-57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并不相信世上有所谓的“上帝”,但从加油站的经营管理这个角度上看,我们的顾客还是很有“实力“充当这个角色的。加油站是一个特殊的服务性经营场所,在这里,“顾客就是上帝”!可口可乐的前任老板伍德拉夫曾夸下海口,即使可口可乐所有固定资产一夜之间统  相似文献   

5.
商界经常流传的一种说法是“顾客就是上帝”。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卖乖的噱头。这种谬论成立的唯一前提就是“商家都是活雷锋。”商家逐利,天经地义;顾客“上帝”,欺人自欺。试想,谁敢跟上帝要钱?你敢跟人家要钱的人怎么可能是你的上帝?你给上帝捐钱可能还来不及呢。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贸导刊》2005,(13):53-53
顾客是“上帝”,这在日本可不是一句口号,在商家心目中顾客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比虚幻的上帝更实在,欺骗和得罪顾客就等于砸自己的饭碗,简直“不想活了”。  相似文献   

7.
《光彩》1999,(6)
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听得最多的要数“顾客就是上帝”了。在现实生活当中,对顾客笑脸相迎几乎每个个体业者都能做到,热情服务,文明经商,真正把顾客当成“上帝”看待的也数不胜数,然而有的个体业者,往往表面上热情有余,内心里却视顾客为俎上“羔羊”,...  相似文献   

8.
<正> 顾客是指买商品或买服务的人。对商家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就有了不同的理解。有人奉顾客是“上帝”,有人称顾客是衣食父母,更多的人则将顾客看成普通的消费者。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些观点都有点功利主义的痕迹。奉顾客为虚无飘渺的“上帝”,充满着神秘感,不仅没有拉近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反而使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变  相似文献   

9.
乐之 《中国市场》2003,(10):44-49
又逢“金九银十”,上半年被SARS蹂躏惨了的商家现在目的更加单纯:让顾客快点把钱尽数从钱包里拿出来。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顾客也不再是容易上商家的“当”。 顾客的意识在改变,那么商家的意识也必须改变,而且要比顾客变得更快,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顾客的“心”。当顾客意识到自己才是“上帝”时,商家就要卖力地舞起“撒手锏”来讨好“上帝”了。  相似文献   

10.
“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对于提高中国企业营销水平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如果不能真正把握“顾客是上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对于企业是一件有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上帝的愤怒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传到了天国 ,万能的上帝感到十分好奇。心想 ,这“顾客”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居然能与自己这位宇宙主宰相提并论。他便吩咐耶稣到人间走一遭 ,了解一下顾客的情况。耶稣来到人间 ,信步走进一家副食品店 ,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买奶粉 ,奶粉标价15元 ,她还价14元 ,经过一番争执 ,最后以14 8元成交 ,售货员极不情愿地找给她两角钱 ,待她走后 ,自言自语地说 :“没见过这样的顾客 ,真是个吝啬鬼!”耶稣回到天国 ,如实向上帝汇报 :“父亲 ,原来顾客是个吝啬鬼。”“孩子 ,你肯定没了解清楚 ,想我上帝割肉喂鹰 ,人们…  相似文献   

12.
王友珏 《商业时代》2004,(22):44-45
“加油吧”把顾客当兄弟不当上帝,兄弟需要的是真情相待,“加油吧”就是给顾客带来轻松愉快和真情。  相似文献   

13.
“顾客至上”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一个经营理念,在中国市场经济初期时被传到了中国,“顾客至上”被我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译解为“顾客就是上帝”,这也昭示着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但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与深人,一般性服务已经普及,微笑待客、质量担保、售后服务等原来算是“奢求”的服务已经变成今天企业市场准人的标准门槛后,顾客的“上帝”身份,似乎就不那么恰当了。  相似文献   

14.
“顾客就是上帝”这一经营管理理念一度风靡各行各业。在酒店服务业,“顾客第一”更被奉为至理名言。所谓顾客第一,是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列为最高准则,每一位员工都以解决顾客的问题、满足顾客的需要为己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目前商家取悦顾客的现象,来剖析商家对“顾客就是上帝”在理解上缺陷,提出从“关注顾客”需求到“征服顾客”理念建立,以及征服顾客采用的方法,从而使商家获得忠诚顾客,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16.
<正> 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重视人文理念的核心就是要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1.对顾客的再认识。有人就提出了多元化的顾客定位,认为顾客应当是A+B+C+……,在理念上顾客是至高无上的上帝,在情感上顾客是友好的朋友,人格是平等的,在互利方面.顾客是联合体中的合作伙伴,在新的时代顾客,顾客又是学习者,知识经济要求顾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目前商家取悦顾客的现象,来剖析商家对“顾客就是上帝”在理解上缺陷,提出从“关注顾客”需求到“征服顾客”理念建立,以及征服顾客采用的方法,从而使商家获得忠诚顾客,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18.
“上帝”莫忘手中“剑”野风顾客是上帝几乎人人皆知。用上帝来比喻消费者,是讲消费者对经营者来说至高无上,其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经营者之所以把消费者尊为上帝,这与经营者利益息息相关,没有消费者的光顾,经营者赚谁的钱!得罪了上帝,不就断了经营者的财源吗?许多...  相似文献   

19.
以顾客满意(CS)塑造顾客忠诚(CL)是企业经营哲学的具体化。企业应树立始终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视顾客为“上帝”,通过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服务是心     
<正> 一、服务是诚心 “无信不为经商事,有信总得故人来”。经商必须有宗教信徒般的虔诚,真正把顾客当上帝,而不是把顾客当财神。 同仁堂上海分店的一名服务员曾经有一次在临近下班时突然回想起早上回答一位购药顾客的询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