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随着村民自治向纵深推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面临许多新情况,党组织建设也受到诸多新的挑战。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中之重的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维、新观念,选好“领头雁“,配强一班人,找准结合点,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而有凝聚力、务实而有战斗力、开拓而有进取力、廉洁而有免疫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以人为本,就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建设好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提高乡、村两支干部队伍的素质   一方面,牢牢抓住班子建设这一重心,逐步提高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整体战斗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好农村工作的首要之举就是要把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进一步夯实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下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内部不团结、缺乏战斗力的农村党支部班子;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通过“内选外派“的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能人、复员退伍军人、历届高中毕业生中挑选那些党性强、事业心强、作风正、能为群众办事、有号召力的同志或从县、乡选派肯吃苦...  相似文献   

2.
许倬恺 《魅力中国》2012,(32):153-154
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践者,承担着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的重要职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海陵区将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在调整配备、能力培训、日常管理、待遇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对农村工作和农村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海陵区村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着力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着力选优配强能人型村党组织书记;着力提升村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着力加强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着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江苏泰州市高度重视以"能人型"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启动实施了选派百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全市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已顺利完成。一大批品德好、能力强、威信高的农村党员被选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村看村,邻看邻,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干部群众的"主心骨"、致富发展的"领头雁"、新农村建设的"带路人",要做到"四讲"。  相似文献   

5.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铸造农村社会的“村魂”,是一项历史性课题和长期的战略任务。笔者在渝、川、藏三地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巡回检查工作中,通过对数十个不同类型村的深入调研,走访基层村支部书记、党员和干部群众,召开党员和群众座谈会,了解到一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对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形成了一些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王瑞 《改革与开放》2011,(22):149-150
为了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2010年信阳市选派了317名机关干部深入“双薄弱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该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目前最需要深入研究的是:有哪些成功经验,还有那些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把此项工作推向深...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党在农村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村级组织的“领头雁”,担负着组织领导广大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地位十分重要。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领头雁”队伍建设,发挥好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是当前基层农村党建领域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官员在线     
自己不会富,当不好干部;只有自己富,群众不拥护。——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8月21日—23日,惠州市以"建强书记队伍建设幸福乡村"为主题,开办了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全市1041个行政村1477名"村官"将分6期进行培训。黄业斌在给培训班首期学员授课时说。  相似文献   

9.
张超 《辽宁经济》2010,(5):40-41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肇始于河南省邓州市农村,是在新农村建设开始后,经过邓州市农村党支部和群众的探索形成的。它破解了农村党组织在推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课题,迈出了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建设重要一步,也是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0.
正软弱落后村的整顿转化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2015年以来,掌起镇按照"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部署,牢牢抓住村级组织建设相对薄弱、干部队伍整体执行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推进,通过抓班子配备、制度执行、重点突破和教育培训,切实推进软弱落后村整顿转化工作。抓班子配备,提升组织凝聚力。我们通过抓住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建立村书记季度例会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供销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以村级党组织为引领、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基层社联动的发展新路,以实际行动服务“两强一增”行动、助力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1年11月底,汉中市2571个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基本结束.新一届村级班子的学历、年龄、女性成员比例、"双带"能力得到优化和加强. 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 此次换届选举中,各县区坚持把选好带头人作为换届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引领农村发展、带领群众致富能力,针对不同村情,多渠道拓宽选人视野,切实把好村党组织书记"入口关".  相似文献   

13.
刘宝琳 《当代陕西》2008,(10):36-37
村“两委会”换届,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可以说,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班子建设是核心,经济发展是关键,社会稳定是基础,共同富裕是目标。因此,为了真正把那些党员群众公认、有“双带”能力和奉献精神、真心实意为党员群众服务的人选进村“两委会”班子,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应做到“三个坚持”、“把好四关”和“五个确保”,  相似文献   

14.
金台区跨宝鸡市城郊,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一批能人离乡创业,如今有的已发展为百万甚至千万元的民营企业老板。如何发挥好“能人资源”效应,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区委以“围绕发展选干部,选好干部促发展”为指导,积极召回、选派各类“能人”回村任职,实现了村“两委”班子由“维持型”、“守业型”向“创业型”、“致富型”的转变,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他们的做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13,(21):74-75
奉化市针对少数村存在班子薄弱、发展停滞、本村确无合适书记人选的问题.在今年6至8月采用“竞标选才”方式公开选拔后进村第一书记,将各村三年发展目标作为“标底”,运用招投标办法吸引能人贤士竞标,择优聘用后实绩明显的给予优厚保障激励,切实拓宽了配强后进村“领头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南郑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着眼于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五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行党员中心户长党员责任区制度,创新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办法,延伸了党组织服务群众新链条,搭建了党员履职新平台,使党组织“三力”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实现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设置,构筑“四级”网格化服务平台.紧扣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求,制定了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将党员日常表现细化为参与政策宣讲、民情收集、代理服务、卫生整治、文明新风、纠纷化解等具体事项.  相似文献   

17.
安庆学 《当代陕西》2010,(12):46-47
2008年以来,渭南市以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创先争优”为目标,选派1900多名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到三四类村兼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书记),推行乡村干部一体抓增收、促发展、保稳定,实现了农村苯层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双赢,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两年增长1174元,年增幅均在20%以上;全市3215个村党组织中,  相似文献   

18.
乐亭县马头营镇张庄子村地处偏辟的沿海,全村1130口人,耕地近2300亩,这样一个偏远的几乎让人忘记的小村,2006年至2008年三年时间投入了41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目前该村的集体固定资产将近800万元,2007年人均收入8002元。这些都得益于该村的党支部书记裴春民,这位55岁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二十几年如一日,情系群众疾苦,牵挂社员冷暖,积极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勤劳致富,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用老裴自己的话说,“我觉得当干部就要为群众想事干事,让群众得实惠,让大家跟着咱过上好日子。”二十年来,他矢志不渝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村党支部连续六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他本人也多次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农村干部”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如何搞好贫困后进村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好配强一名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具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能力的党支部书记,一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几年,平邑县采取从县乡机关选派干部到村挂职、任实职等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进村班子瘫了整、整了瘫、屡整屡瘫的问题。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农村支部书记素质不高。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二是农村干部人才难选。有些村党员年龄老化,缺乏合适的党支…  相似文献   

20.
6年前,从部队复员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的李国海,带领支部一班人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风气好”的农村新社区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抓党建促经济,以抓经济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文明的农村新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