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卢莉萍 《魅力中国》2011,(14):204-204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今天有人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还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赵敏 《魅力中国》2013,(19):169-16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因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对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苏小敏 《魅力中国》2014,(2):126-126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讨使用了一下几种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收到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文 《魅力中国》2013,(34):160-16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他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去探索科学领域的规律。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那么,你如何坚持和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低年级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刚入学孩子的心理及教学学科的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带领孩子进入数学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学习兴趣的倾向性,精心设计导语,充分利用选修课和活动课激发学习兴趣,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培养学生的物理审美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笔将物理教学与科技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采取各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学写小论活动,大胆地去创新、实践。此种做法决不可仅仅理解为活跃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更应认为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以下几种看似常规的做法,笔却赋予其新的涵义,另有一番匠心。  相似文献   

7.
张敏 《魅力中国》2014,(23):213-213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而高中的物理课程在学习的实际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也不高,这也直接影响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结果,由此也造成该学科在高考的考试过程中依然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鉴于此,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高考及其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松峰 《魅力中国》2013,(29):198-198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驰 《西部大开发》2011,(10):92-92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基本条件,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应注重从各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文就从物理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加强和创新试验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对学生充满感情的教学、创设学生成功机会的教学方法来谈一下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0.
李凤红 《魅力中国》2014,(2):223-22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的训导一语道破兴趣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教学要想不断地有所突破,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而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隋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1.
刘丽 《魅力中国》2013,(22):151-15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在力求更深入地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方面的意识倾向。“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12.
王有俊 《发展》2010,(9):133-133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因此,它在教学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以下是我在几年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张瑞玲 《魅力中国》2009,(9):124-125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卜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彭永 《魅力中国》2010,(19):277-27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人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应该是我们教师最应该做的事,最重要的任务。现在,学校、学习以外能够给学生带来短暂的、特别是身体上快乐的诱惑比较多,能够把学生的兴趣留在学习上,让学生乐学实非易事。其实,让学生乐学又是能够办到的,关键还是在于老师,我们只要能够做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乐学就不会只在我们大家的嘴上。  相似文献   

15.
王芳 《魅力中国》2011,(10):397-39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美术产生并保持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以更充沛的精力、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6.
魏亚莉 《发展》2011,(5):147-147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说的“乐”其实就是兴趣。兴趣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会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使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吕景树 《魅力中国》2014,(1):196-196
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学会数学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快乐学习”的优越性。“润物细无声”,要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应将这一理念始终灌注于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滕昭莲 《魅力中国》2011,(4):144-144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而《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充分说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和强大动力。只有在一个人喜欢学、想要学的时候.一个人才会积极的投入进入。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当他对这门功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有迫切的学习愿望。  相似文献   

19.
吴丽珍 《魅力中国》2013,(32):123-123
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去学习的强大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求知,乐而不倦的勤奋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部分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阅读部分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陆显友 《魅力中国》2013,(11):109-110
只有让学生喜欢学、爱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自发地去追求和学习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培养起来,才能更好地学好历史,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