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基督教的思想传统是西方文明史不可分割的思想来源之一。西方的艺术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因此音乐的发展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通过对基督教音乐的形成和发展的阐述,从基督教的音乐经典、音乐理论、音乐形式以及音乐创作几个方面分析了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更好地欣赏西方音乐。  相似文献   

2.
身份认同建构是一种动态社会过程,各类组织的利益内涵和边界在此过程中形成、明确或重构。作者以认同政治为视角归纳了当代基督宗教传教运动的全球政治效应。基督宗教以信仰为基,通过传教运动不断发展信徒、扩展组织并建立跨国网络,在此过程中持续改变或强化个人和集体认同,推动基督教继续向南移动,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同时西方基督教仍居世界基督教的中心地位。在传教进程中基督教组织成为全球公民社会重要主体,推动基督教从私人信仰走向公共宗教,同时通过深化次国家认同和超国家认同对民族认同形成挑战。其表现在于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安全战略形成合流、推动认同整合和分裂而影响传统安全、在疾病防治等方面对非传统安全产生影响。基于此,基督教传教运动可在全球、国家和地方层面发起观念、组织和制度革新或革命,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革新或革命引信。  相似文献   

3.
王钧 《魅力中国》2013,(26):108-108
赞美诗是基督教音乐的一部分,与基督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些年来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现已广泛流传。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基督教音乐在中国已逐渐形成,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4.
拜占廷帝国,是欧洲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专制君主国家。基督教在帝国内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帝国建立前,其开国之君君士坦丁一世扶植和利用基督教,扩大割据势力,统一帝国。帝国建立后,则控制基督教以强化专制皇权。同时,君士坦丁一世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利用不仅对东罗马帝国影响深远,而且对基督教本身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从此以后,基督教成了西方社会的惟一重要的宗教。  相似文献   

5.
彭安毕 《魅力中国》2014,(15):31-31
基督教的传入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远离现代文明,基本过着与世隔绝生活的少数民族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西方现代文明闯入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他们在接受基督教的同时。也接受了许多新的观念。基督教的传播冲击动摇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对各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的理性传统为西方带来了现代科学,同时也影响着西方财政体制的形成与运转。公共财政体制在西方的建立同样源于根植于基督教的理性传统,在欧洲产生的这些理论与思想.包括契约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法制传统和宪政精神.促使政府的行为以纳税人的公共需求为目的,形成了服务性政府.建立起议会中心主义的公共财政体制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保证纳税人的消费者主权在公共财政体制中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匡丽  肖月 《老区建设》2008,(18):37-38
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世界文学的最基本的素材,其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尤为明显。本文通过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来探讨其中宗教信仰的运用,基本上有两种情形:宣扬基督教的仁慈、宽恕、博爱:牺牲、重生精神;反映宗教统治下的人性悲剧。说明宗教文化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形式灵活多样,影响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音乐史学的差异早已有之,当这种差异被当作从历史延续下来的的时候,通过深刻的思考我们发现:中国音乐理论历史、西方音乐理论历史、中西方音乐史学的诉求有所差异,中西方音乐史各有特色,别具千秋,但是,中国对于西方音乐史研究却有待提高,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西方音乐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从中西音乐的起源、发展道路以及中西方传统思维和艺术审美的观念比较入手,浅谈其相互间的差异及其影响。中国音乐“源于本土”多为宗教性音乐;西方音乐源于希腊,宗教信仰仪式和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中国音乐追求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便形成了对线形的偏爱;西方逐步确定了调式调性、复调、和声等系统理论及系统的演唱演奏方法;中国音乐特点为:五声音阶的调式结构,与文学、语言、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形式等。西方音乐的记谱法、乐器乐队的组织、演奏技术的成熟以及作曲法都是值得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张波 《魅力中国》2014,(11):66-66
19世纪末,基督教传入三原县,三原基督教会在基督教传入陕西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其晚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它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社会所起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锐 《理论观察》2009,(2):50-51
作为指涉代际关系的重要伦理范畴,“孝”观念在传统儒学主导下的东方和深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都具有深远影响。东西方孝文化在原始意义和社会意义上都有很大差异,理论根源、社会结构上的差异形成了东西方“孝”观念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同状况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东西方“孝”观念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从一定意义上说获得了成功。他的传教策略是把基督教的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融合,找出两家的相通之处,成功地进行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利玛窦首先熟悉中国的文化,从心理上感化中国人,融合两种不同的观念,使基督教中国化,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玛窦的传教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交流,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学习,代表了不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末到17世纪,西方传教士接踵而来,将西方文化带人了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中国,围绕着这一时期,两种独立发展起来的不同文化首次有了实质性的接触。在这种接触中,中国与西方在世界观上显露出巨大差异。著名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及其著作《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集中体现了上述这种差异。作者通过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对彼此言行所进行评述的展示,精辟地论述了中西方文明首次对话中所发生的冲突,所遇到的困难,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这其中谢和耐提出的一种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尤为值得我们思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希才 《魅力中国》2014,(1):113-113
钢琴教学是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手法,是钢琴发展的主流。钢琴的发展在接受程度上或是影响上,都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钢琴音乐辅导进行梳理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钢琴技巧进行科学正确有效的引导,用更新的辅导理念与教学方法完善我们的教学体系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杜娟 《魅力中国》2014,(5):78-78
合唱最早是源于西方艺术,是西方音乐文化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体裁。中国的合唱艺术发展是受外来音乐的影响,并与中国人民的社会斗争实践及文化教育发展紧密相连。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政治、经济的不同,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使中国合唱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研究了由于东西方人类哲学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东西方在社会保障理念、制度、实践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性,并据此进行了文化思辩对比,提出社会保障的文化重建与反思的观点,社会保障制度应该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融合过程的发展,借鉴西方基督教文化发展经济与科技,发扬中国儒家文化发展社会与道德,依此重建社会保障的新理念,新制度。  相似文献   

17.
苏扬 《魅力中国》2014,(12):52-53
在非洲音乐中,打击乐占有了重要的地位。非洲音乐凭借其带有激情的特色的节奏韵律,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非洲音乐中通过自由奔放的打击乐作为伴奏,对于生命和自然崇拜是非洲音乐最初的旨意。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部分非洲人口的迁移,带来了音乐文化的相互交融现象。本文中笔者从非洲打击乐的概速、非洲打击乐在现代世界音乐中的应用、这几个方面阐述非洲打击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寒宁 《魅力中国》2013,(14):227-227
河南拥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拥有着大量丰富的传统音乐元素和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而戏曲音乐则是河南传统音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如今虽然有很多高校开设有戏曲欣赏课,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从学生们反馈的效果来看,传统戏曲在高校的教育中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本篇中,笔者将简单分析河南传统戏曲在高校中的现状,并对其中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欣洋 《魅力中国》2011,(2):271-271
中国自有钢琴以来,至今为止,已产生了无数的钢琴大家,以及为大家们所创作的许许多多的作品。作为西洋产物的钢琴,若要演奏中国音乐,则无论从音乐结构或是音域上,都需特别处理。而中国的钢琴作品也确实有别于西方。中华音乐内容之深邃,意境之广袤,仍需每一个音乐人的努力研究、努力学习、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层层面面。从广义上讲,宗教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而语言又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裁体。研究佛教与基督教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正确的认识宗教的作用,以利于我们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产生文化误读现象,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推动东西文化交流向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